這種金魚,被譽為「天魚」

2019-07-20     金魚的王者KOG


蝶尾金魚,以其尾大如蝴蝶而得名。自上世紀70年代由國內的玩家從大尾龍睛裡面定向選育出來以後,就因其緊湊均勻的體型、豐富多變的色彩和在水中翩翩舞動的姿態而深受廣大魚友們的喜愛,被譽為「天魚」。那麼一尾好的蝶尾大致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魚友又怎麼去欣賞一條好的蝶尾呢?我個人認為可以從眼睛、體型、尾巴、色彩、游姿等五個方面來鑑賞。


眼睛:擁有一對凸出的龍眼是蝶尾魚的重要的品種特徵。依其眼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棋子眼:扁平如圍棋的棋子而得名。因雙眼凸出不明顯,似乎不大受魚友們的喜歡,近年來已經很少看到了。

綠豆眼:小而圓,形似綠豆。

蠶豆眼:大而長圓,如蠶豆。

算盤珠眼:大、圓如算盤的珠子。

燈泡眼:眼睛像圓柱一樣,上下一般粗細,前段像燈泡一樣,是不多見的一種眼型。

牛犄角眼:眼睛基座粗大,越往上越尖,形如牛的犄角。

至於這些眼型什麼算好,哪些差,爭論已經很久了。除了公認的牛犄角眼不好以外,其他的眼型我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這裡不做論述。但是不論是什麼眼型,蝶尾的眼睛均要做到眼距大小適中、眼睛大小一致。眼距過小則顯侷促,過大則鬆散。眼睛大小一定要一樣,否則不能算一條好蝶尾。


體型:分為平背長身和平直短身、高背短身幾種。

平背長身的蝶稍顯瘦弱,體型長,背部凸起不明顯,側線以上一般只有5道鱗。飼育到2齡才會出彩。

平直短身:體型短,背部凸起不明顯。

短身高背:體型短圓、顯得肥碩,背部凸起明顯如高背琉金,側線以上一般有6~7道鱗。飼養得當的話,當歲的魚就很好看了。

我個人偏向喜歡短身高背的。體型的要求要左右對稱,身上的鱗片要排列整齊,整體看著勻稱舒服。




尾巴:一對大而形如蝴蝶的尾巴是蝶尾金魚的另一個重要的品種特性。尾巴一般應該為四尾(扇尾例外)。依其大小分為大蝶尾、小蝶尾。小蝶尾的尾巴長度在身體長度的2/3左右。大蝶尾的尾巴長度等於或是遠遠大於體長。

從形狀上,分為平直型、反翹型、扇型。平直尾的尾巴形似蝴蝶,尾巴與身體的角度呈180°平面。反翹尾,尾巴向身體兩側的方向向前翹起。扇尾,尾巴是三尾,打開如扇子的扇面。

蝶尾的尾柄要長短適中。過長或過短都不好。尾巴的位置要高低適中,過高會造成尾巴上翹,俗話說的架,身體容易失去平衡,過低尾巴會下塌。尾芯要正,尾芯歪亦容易造成身體失衡。尾付要寬闊,過窄會造成夾尾,同時寬闊的尾付也能很好的保障尾巴的張力十足。兩尾之間夾角的開度大致在5~15°之間,但是有些地區的魚友偏好那種尾巴開叉很大的蝶尾。尾巴要軟硬合適,過硬遊動時稍顯呆板,過軟也會大大的影響游姿




色彩:蝶尾的色彩是及其豐富多變的,幾乎擁有金魚所有的色彩變化。單色的有:紅、黑、白、紫、藍。雙色的有:紅白、喜鵲花、鐵包金、紫白、紫蘭花。三色的有三色、熒鱗三色,還有五花。近年來又培育出了軟鱗櫻花(紅白)。

在蝶尾的過度色彩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極少見的花色,比如十二紅、十二黑、十二紫、瑪瑙眼。丹頂等等。如果這些魚沒有什麼大的毛病的話,就堪稱極品了。

色彩的要求:單色的話,紅則正紅,紅至尾邊、白則雪白不能有一絲雜色、黑則漆黑、紫則醬紫、藍則有如金屬般光澤。雙色中只有紅白算是比較穩定的,要求紅白分明,色塊分布均勻對稱,紅白間過度明快。熒鱗三色的三種色彩分布合理,不能看著有髒的感覺。五花應以藍色為底色,紅、白、黑、黃色斑分布好,色彩間過度明快。




游姿:要求蝶尾在水中遊動自如,不徐不疾,雍容大度,要給人一種飄逸靈動的感覺。


其他的一些要求:各鰭齊全舒展,背鰭挺拔,鱗片整齊,尾皿不能缺鱗。


總體來說,一條雙眼對稱、體型勻稱、色彩艷麗、尾展好,游姿飄逸的蝶尾就是條好蝶尾。

蝶尾金魚中的十二紅蝶尾是中國金魚的特色品種。最早從紅、白花色金魚中定向培育而成。魚體上十二個部位包括兩隻眼睛、兩邊胸鰭、兩片腹鰭、四片尾鰭、口唇和背鰭呈現紅色,其餘均為白色且沒有一絲雜色。




十二紅顏色中以唇紅最難穩定,這也是其名貴之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N-9PmwB8g2yegNDBJ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