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范莊村的楊惠今年29歲,幼時因摔落而導致脊柱嚴重受損,雙腿無法正常行走。婚後的楊惠在外地從事縫紉工作,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提高家裡的經濟收入,卻因帶著孩子身處異鄉,城市裡的高消費、高壓力,迫使楊惠不得不選擇回到家鄉。有朋友知道情況後,推薦她去本地服裝企業洋榮服飾上班,說廠里工資待遇一點不比外地差。楊惠起初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兒,等進廠一了解卻讓她喜出望外。
位於縣產業集聚區的河南洋榮服飾有限公司,是我縣在2018年傾力打造的一家具有國際性代表的服裝龍頭企業,年產值近3億元。公司從2018年2月正式投入生產後,企業員工達到了1300多名。
楊惠在該廠依然從事著縫紉工作,與以往的工作並無差異,使她的技能得以充分施展。目前,每個月都可拿到三千多的工資。不僅如此,公司得知楊惠的身體情況後特為她開設綠色通道,楊惠是全廠唯一一個可以將車直接停在車間門口,並且可以乘坐車間貨梯的員工。高工資,好待遇,並且不誤持家,這也讓她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像楊惠這樣與洋榮服飾共成長的殘疾人還有很多。
這位在爭分奪秒地穿著褲繩的員工叫張排軍,今年22歲,他的情況與楊惠相似,兒時因小兒麻痹導致雙腿無法正常行走,初中也因身體情況選擇了輟學,外出找工作接連碰壁,張排軍就一直留在家幫助父母整理農活。後來,在姐姐的的鼓勵與幫助下,他再一次走出家門,成為洋榮服飾的一員。
車間主任 邊香枝:「(張排軍)工作非常勤奮,非常努力,在這幹將近兩年的時間,已經三次被評為優秀員工。」
張排軍:「待遇還可好,工資在兩千五至三千以上,還挺滿意的。」
張排軍的右手不如健全人那麼靈活,但絲毫不影響他行雲流水的手法,每天都可穿七八百個腰繩。有空餘時間的話,他還會接著繞褲扣,這樣每日工資可達到一百多元,平均月工資三千多。據邊香枝介紹說,張排軍特別懂事,自從拿到工資起,他每個月除了自己幾百元的開銷外,他會將其餘的錢全部交給父母。
洋榮服飾建廠以來一直將脫貧攻堅為己任,助力於扶貧助殘,目前,洋榮服飾招聘有三十多名為殘疾人,主要為肢體殘疾、聾啞人。根據殘疾種類不同,洋榮服飾會給他們安排合適的崗位,其中最高工資達6000元。
此外,作為一家「暖心」企業,洋榮服飾一直將員工的冷暖掛在心上,為便利員工的生活,特提供免費早晚公交、免費食宿;在廠內免費開設了暑期幼兒園,聘請專職教師照顧員工的孩子,目前又新增設周日班;還會給員工舉辦集體生日,購買蛋糕,舉辦「最美職工」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這些溫暖的動作使得原本簡單的僱傭關係變得親近,讓員工獲得稱心薪水的同時也擁有了幸福感和歸屬感。
記者;高淑萍 .呂晴晴
監製丨周玉廷 審核丨賈自旺 編輯丨朱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