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什麼來頭?芝麻小村一年靠吃掙十個億

2019-11-09     走街串巷一壺酒

袁家村作為一個民俗文化小鎮的爆品項目,其本質更像是一個精品的特色餐飲購物中心。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吃,不僅是一條通道,還是一條捷徑,正所謂得美食者得天下。

陝西省禮泉縣袁家村,距離西安78公里,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有名勝古蹟和獨特山水資源。為了打造鄉村旅遊,袁家村村委會決定打造民風民宿一條街。

起初,由於位置偏遠,根本沒有人願意前來做生意。於是,村委會所有成員分片包干,到周圍的村鎮尋找最地道的小吃品種,挖掘最民間的廚師,挑選最本土的原料,堅決不要大酒店和廚師培訓學校出來的廚師。

最地道的民間廚師都召集到袁家村後,卻面臨一個巨大的現實:沒人氣,做出的東西賣不出去!於是袁家村村委會決定,這些民間廚師只管做,村裡給發工資。

廚師們做出來的東西,首先是在整個民俗街流通,整個街區的店家只能用當地生產的各種產品,多出的東西發給村民,再送給西安乃至陝西省相關部門和企業。

最終,袁家村地道的特色小吃打響了知名度,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如今,袁家村人流在平日裡能達到萬人,節假日達到數萬人,國慶、春節等特殊節假日,客流量高達20萬人。袁家村已經替代了西安市內著名的小吃一條街——回民街,僅餐飲業的日營業額已超過200萬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基本上超過10億元。

靠餐飲業能帶動一個地方的鄉村旅遊嗎?

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在特別講究吃的中國社會。別忘了,鄉村旅遊的初級形態——農家樂,就是以吃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在如今的城市,為了吃個特色,幾個人驅車幾十公里並不少見。可以說,吃,是市民願意去鄉村的原動力。


不少缺乏特色自然資源的鄉村,憑藉著特色美食成為了人們追捧的鄉村旅遊勝地。比如,溧陽天目湖的砂鍋大魚頭、盱眙小龍蝦、鄭州黃河大鯉魚、北京懷柔虹鱒魚等等。

這種美食的特色,還可以和地方美景緊密結合。可以在農家吃,坐在土炕上,感受鄉村的古樸;可以在戶外吃,一邊吃一邊欣賞著高山流水,小橋人家;還可以在特色餐廳吃,吃出不一樣的體驗。而今,鄉村主題餐廳也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在北京順義區的何各莊果園中,精緻的西餐廳吸引不少人前去體驗、嘗鮮。不僅吃飯時可以欣賞到掛在枝頭的青蘋果,特別是春夏時,吃過飯,還可以去果園裡採摘,欣賞湖裡還有盛開的荷花和青蛙的叫聲。

所以,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吃,不僅是一條通道,還是一條捷徑。相比景區建設的重投入,美食的吸引,更輕,更具操作性。

比如傳統的豆腐宴,一個鄉村就不斷地延伸,相繼開發初美容養眼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祛火的綠豆豆腐,還引入日本的豆腐料理。與此同時,在品嘗豆腐的同時,遊客還可以參觀豆腐的製作流程,甚至參與某些環節的體驗。

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誰能抓住城裡人的胃,誰就能抓住城裡人的心。

得美食者,得鄉村旅遊。

袁家村看似尋常,卻大有門道,不是誰都能複製得了

- 袁家村?什麼來頭?

- 陝西咸陽市一小村。

- 芝麻小村,何以聲名大噪?

- 2007年始,興旅遊,遊客百萬,收入過億,2015年十一黃金周,日接待量18萬,超「兵馬俑」居全省首位,被奉為鄉村旅遊黑馬之典範。

專家學者口中袁家村的成功之道
被說得最多的無非三點

1. 緊咬關中小吃

2. 景觀氛圍包裝

3. 消費體驗優化

慶幸的是,當大家都對袁家村的「成功學」深信不疑時,總有那麼幾個「不信邪」,敢於踐行的人,敘述出了他耳聞目染之中,一個不一樣的袁家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KJHEW8BMH2_cNUg8y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