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我們班的牛人」作文課堂「講評議」

2019-11-13     談文化論教育
現場/「我們班的牛人」作文課堂「講評議」

教學設計

  一、目標概說

  1.教學目標

  (1)用心從集體中,從班級中發掘身邊的榜樣。

  (2)學會細緻、深入觀察,細膩生動地再現牛人「牛」的場景。

  (3)學會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身邊的牛人。

  2.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出「牛人」的特點。

  3.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出「牛人」的特點。

  二、教學創意

  本堂作文課設計思路按照習作生成的思維規律而來,分為三個步驟:

  1.「發現」,即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明確「牛人」的概念,通過展示、交流等形式發現我們班內的各色「牛人」。

  2.「通過練筆總結寫法」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練筆,總結出寫「牛人」的方法:即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3.「運用寫法修改練筆」有意識地運用方法,修改練筆,突出人物的「牛」。

  三、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揭示課題。

  播放視頻,視頻中的女孩「牛」嗎?她「牛」在哪一個地方?

  生1:她很牛。滑冰的技藝很高超。

  師:觀察很細緻,高超的技藝的確讓我們驚嘆、折服。

  生2:我們在原地都不能自如的旋轉,她在冰面上卻能做出各種動作,很牛。

  師:從你的描述中我聽出了欣賞,我們驚艷於這位冰上精靈夢幻般的表演,讓我們讚嘆真牛。今天的作文課我們就來寫一寫我們班的「牛人」。

  (板書: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師: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生1:「牛人」是在某一方面很厲害的人,而且限定是在我們的班級里。

  生2:「曬曬」這個詞有展示分享的意思,所以文章還要表達出我對她敬佩、欣賞的情感。

  師:善於分析,能抓住關鍵詞來分析作文題

  (二)尋找牛人,發現榜樣。

  師:你認為我們班誰是「牛人」?他「牛」在哪一個方面?被介紹到的牛人也請向老師舉下手,讓我認識認識咱班的小牛人,好嗎?

  生1:小A是我們班的體育牛人,她跑得特別快,運動會上總能獲獎。

  生2:我們班的小B是詩詞牛人,平時她總是喜歡背誦詩詞,她還會寫詩詞呢。

  生3:小C會拉二胡,我覺得他是音樂牛人。在新年聯歡會上他演奏了一曲《二泉映月》,我們聽得如痴如醉。

  生4:我想說說我們班的小D,他特別愛吃,我想說他是吃貨牛人。(生笑)

  師點評:「吃貨」這個詞含有貶義,他在其他方面還有你覺得「牛」的一面嗎?(課後對此處的課堂處理有反思)

  生5:他打籃球也挺厲害,應該是體育牛人。

  生6:小E的拉丁舞跳的特別棒,在我眼裡就是舞蹈牛人。

  生7:小F特別愛讀書,總是手不釋卷,所以他知識特別淵博,好像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在我眼裡他是閱讀牛人。

  生8:我們班的小G特別善於畫畫,我們班的板報都是出自她之手,所以她是繪畫牛人。

  師:咱班真可謂是牛人輩出,我們班的牛人可以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於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物;還有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智力超人。總之,在德智體美勞某一方面超越平凡,讓我們學習欣賞,我們都可以贊他是牛人,現在請同學們選定我們班裡的一位牛人,動筆寫一寫。

  屏顯寫作要求:

  寫作要求:選擇班級中的一位「牛人」,通過具體描寫一個場景展現出他/她的「牛技」,語言要求:流暢具體生動,字數在200字以內,時間限定10分鐘。

  (三)寫作實踐,刻畫「牛人」

  師:請同學們讀讀你的作品,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看他從什麼角度對人物進行了哪些描寫,是否寫出了人物的「牛」。

  生朗讀:我認識的同學不算少,自然也會碰到許多與眾不同技藝高超的「牛人」,我們班就有這樣的「牛人」。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她跳舞很厲害,我剛開始只是聽說過她的風采,並沒有親眼見過,在一次元旦晚會上,我看到了她的「牛」。她身穿黑色的拉丁舞裙,伴隨著音樂,極有節奏感的揮著她的胳膊,手腳配合得很好,給人了一種巨大的視覺衝擊,贏得了台下陣陣掌聲。

  師:誰來說說她是從什麼角度對這個女孩進行了哪些描寫?

  生1:她主要從正面描寫了女孩跳舞,突出了她跳舞的牛,但是我覺得她的動作描寫不夠。動詞用的太少了。而且她前面介紹的過長,對舞蹈過程的描寫又太少。

  師:動作描寫要準確生動、具體細緻,要用連貫的動詞描述動作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描寫拉丁舞還可以運用哪些恰當的動詞?

  生1:伸、顫、轉、擺、飛

  生2:還有跳躍、挪移、閃現

  師:這樣文章就生動了嗎,就能突出她的舞技高超嗎?你們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嗎?

  生3:可以加一些修飾詞語,比如伸出雙臂,靈活躍起,飛速抖動。

  師:很好,只有準確生動的描寫出人物的動作,才能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如縴手曼顫、輕盈旋轉、靈活的挪移、飛快的閃現等。

  生4:我覺得還可以加神態描寫,比如她微笑著站在舞台中央,隨著音樂響起,她輕舒雙臂。

  師:真好,臉是感情的晴雨表,還可以具體寫寫她的神態,如她臉上流露著難以言喻的神采,眼含笑意,眸含深情。

  生5:還可以加入我的心理描寫來體現她的牛。比如她的舞蹈仿佛把我帶進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她怎麼能跳得這麼好呢?(生笑)

  師:通過旁人的心理來突出人物的牛,這是……

  生:側面描寫。

  生6:她在文中也運用了側面描寫「全場響起了雷鳴的掌聲。」這是用全場的反應來突出她舞技的高超。

  師:很好。多角度、多層次寫旁人的反應,更能凸顯牛人出神入化的牛技。默讀這段文字,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展開側面描寫的?

  屏顯:《「飛天」凌空》片段

  「妙!妙極了!」站在我們旁邊的一名外國記者跳了起來,這時,整個游泳場都沸騰了。如夢初醒的觀眾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澎湃的激情。

  呂偉精彩的表演,將游泳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她的這個動作「5136」,讓幾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這位年方16的中國姑娘,贏得了金牌。當一個印度觀眾了解到這個姑娘是中國跳水集訓隊中最年輕的新秀時,驚訝不已。他說:「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

  生7:通過外國記者的語言,游泳場的沸騰,觀眾的掌聲歡呼聲,裁判打出的高分,印度觀眾的驚訝體現出了跳水姑娘呂偉的「牛」。這些都是側面描寫。

  師:分析的很全面,這就是從多角度地以人襯人,從而寫出人物的特點。老師也寫了一個牛人,就是開課時我們觀看視頻里的主人公,她曾是我的學生,也是全國青少年花樣滑冰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

  屏顯老師下水文:

  事隔多年,她在冰場上翩然起舞的身影依然在我心底盈然。

  燈光亮起,隨著輕快的琴音瀰漫開來,她似輕靈的羽燕滑向場中。觀眾們似集體屏住了呼吸,原本嘈雜的冰場驟然安靜下來。一舞如歌,八音相合。只見她在冰面上隨著音樂忘情起舞,她身體微微傾側,輕舒雙臂,裙裾飛揚。我離她甚遠,卻仿佛看到了她臉上的微微笑意。雙手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像振翅的鶯鳥,又似落入凡塵的精靈,馳騁冰場行雲流水,乾淨利落的跳躍、恣意忘情的旋轉、輕盈優雅的落地滑行,她足間踏著的仿佛不是薄薄的冰刃,而是一雙充滿魔力的舞鞋。台下觀眾看得如痴如醉,猶如在夢境中,那是一隻高貴的天鵝在舒展頸翅,純凈的羽毛上閃著光。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曼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生掌聲)

  師:感謝同學們的掌聲,老師寫的人物「牛」嗎?

  生:牛!

  師:老師是怎樣把這牛人的牛技寫出來的呢?

  生1:老師的里用了對女孩的動作描寫,也就是正面描寫,比如「滑向、傾側、輕舒、劃出,乾淨利落的跳躍、恣意忘情的旋轉、輕盈優雅的落地滑行。"就寫出了女孩花樣滑冰的牛

  生2:還有對女孩的神態描寫,比如她臉上的微微笑意,仿佛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滑冰時依然輕鬆自在的女孩。

  生3:還有側面描寫,比如 「觀眾們似集體屏住了呼吸」「台下觀眾看得如痴如醉,猶如在夢境中」等是用觀眾們的反應突出了女孩高超的牛技。

  師:同學們很善於發現,巧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就會讓我們筆下的人物形神兼備。

  (四)運用方法 修改語段

  師:請同學們運用剛才總結的方法用紅筆在空白處進行修改,力求凸顯人物的牛。修改後,同桌二人可以彼此評價交流。

  生展示修改後的作文:

  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跳舞很厲害。剛開始我只是聽說過她的風采,並沒有親眼見過。在那次元旦晚會上,我才看到了她的舞技。只見她身穿黑色拉丁舞裙,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極有節奏感的揮舞著她的手臂,扭動著柔軟的腰肢,像被三月春風吹拂的柳枝。她面帶笑容,眼裡閃著自信的光芒,雙腳靈活的挪移,仿佛一隻蝴蝶翩翩起舞,給人一種巨大的視角衝擊,她自己仿佛也融入到了音樂里,台下同學觀看地極其認真,一曲終舞,台下響起了陣陣掌聲。

  師:說說她改後的作文好在哪裡?或者還可以在哪裡繼續修改?

  生1:她改後的作文動作描寫比之前多了,也更細緻了,比如揮舞、扭動、挪移等連貫的動詞寫出了她跳舞很厲害。

  生2:她還加了些神態描寫,「面帶笑容」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女孩的神采。

  生3:她還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台下同學觀看地極其認真,一曲終舞,台下響起了陣陣掌聲」通過同學們的反應突顯她的牛技。

  師:老師還可以幫你加個結尾,「這掌聲,不僅是對美的追求,對力的喝彩,更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生展示修改後的作文:

  他是我們班彈鋼琴的好手。小小年紀,就考上了鋼琴十級。他喜歡自己用鋼琴創作各式各樣的作品。請看,在音樂課上,他又陶醉地彈起了曲子。只見他的眼睛微微閉著,臉隨著他那略瘦削的手所彈出的美妙音符擺動著。而他的腳也在不時地有節奏地踩著踏板。身體也在隨著音符擺動,一個又一個靈巧的音符似天籟之音。我們閉上了眼,屏住了呼吸,靜靜地聆聽。一曲終了,全場既然無聲,瞬間大家反應過來,頓時掌聲如潮。(學生掌聲)

  生:他在修改時注意運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正面描寫出了男孩彈奏感情時的動作、神態,側面描寫用我們在聽他演奏時的反應來寫他彈奏音樂的美妙,就突出了他的牛。

  師:不僅僅有烈酒可以醉人,好的文字一樣可以使我們沉醉。文中是聽眾陶醉著欣賞著,文外是我們在一同欣賞著巧用方法後改過的美文。

  (五)總結全課,布置作業

  袁枚曾說「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白落梅也說「一剪薄弱的光,也要驕傲地捧出輝煌。」我們都是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他人眼中的牛人。那需要付出更多的堅持與汗水。今天這堂課老師看到了咱班許許多多的牛人,同學們學會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多方面描寫牛人,更令老師欣慰的是你們懂得去欣賞別人,今天的作業就是大作文《曬曬我們班的牛人》,字數600字,我們爭取人人做寫作上的小牛人。

  板書設計

  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動作、神態、外貌…

以人襯人 以景襯人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相結合

  四、

  本課教學重點在於引導,用「先寫後導」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從而把握牛人的概念,在交流班級的牛人中,學生們說了很多方面的牛人,如體育牛人,鋼琴牛人,舞蹈牛人等,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到了班裡有個吃貨牛人,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孩子的選材不好,建議孩子換一個選材寫,可是課後我想了想,如果當時課堂上點撥孩子如果寫吃出了滋味,吃出了文化,吃出了,比如蔡瀾寫《蔡瀾嘆名菜》、梁實秋《雅舍談吃》等也是吃貨的牛人,如果這樣點撥課堂上的生成會更加精彩。

  評 課

  楊老師這節課值得借鑑之處,我認為有三:

  一、低門檻,緩坡度。

  這節課,楊老師的教學目標很明確,就是引導學生從正、側兩個角度對人物進行多方面描寫。這個目標實則有兩個層級,一是有沒有,二是好不好。那麼授課班級的學情位於哪個層級呢?從開課伊始學生的當堂習作來看,學生對人物的描寫還停留在有沒有多角度、多方面描寫的層級上,所以,楊老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沒有貪多求全,而是主攻「有沒有」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初稿中添加側面描寫,添加神態、動作等描寫,力求先讓內容豐富起來。這樣的教學目標一則符合學情,二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比較容易達成,掃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實現了寫作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二、下水文,樹榜樣。

  楊老師有很好的寫作功底,這從她的下水文可見一斑。教師的下水文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激勵,是一個方向。《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那麼如何讓學生「親其師」?具備淵博的學識是讓學生仰視的因素之一。教師的下水文,會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平等,一種親近,一種差距,一種嚮往。這種教育教學效果是千言萬語的說教所不可企及的。

  三、勤反思,糾差錯。

  我很欣賞楊老師對於「吃貨牛人」素材的反思。作文指導課難上,原因之一就是課堂生成性大,對教師極具挑戰性。一個人的思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漏洞,尤其是當教師一個人的思維要迅捷應對一個班三、四十人的思維的時候,出現「誤判」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當然是「誤判」越少越好,這就要求教師不斷修煉「反思」的能力,尤其是對於課堂上被自己否定掉的、生生或師生爭議比較大的內容一定要在課後及時反思,久而久之,必會減少「誤判」,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師者。 評課人:鄧鑫

  工作室寄語

  楊老師的這節寫人教學課例,很好地詮釋了「少就是多」的語文寫作教學思維。這節課的重難點是「學會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寫出『牛人'的特點」,在教學目標的設計和教學效果預設達成上都做到了「少而精。」其次,楊老師的教學過程先後有兩次強化「牛人」這個概念,無論是視頻中的「牛人」形象,還是學生自主梳理班級的「牛人」形象,讓學生理解本課關鍵詞的切入點小,並由此深挖開去,進入到本課的寫作環節,深入擊破,讓學生有話說。正是這樣的教學設計,才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J4aZ24BMH2_cNUgGD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