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收到一份「舌尖上的安全攻略」

2020-01-22     珠江頻道

新年臨近,家家戶戶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置辦年貨,「吃的」那是重頭戲

出去「掃貨」,又怎麼少得了農貿市場

蔬果、海鮮、肉類、乾貨…

那麼,食材到底新不新鮮

會不會暗藏「危險品」

近日,《法案追蹤》記者,隨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對廣州老城區的農貿市場來一場說來就來的「飛行檢查」。

@你 收到一份「舌尖上的安全攻略」

這次抽查到的是位於廣州海珠區的小港肉菜市場,抽查的重點是蔬果、豬肉、冰鮮等攤檔的貨單,以及對八個蔬菜品種一個肉類品種一個水產品種進行快檢,重點檢測蔬菜的農藥殘留、豬肉的瘦肉精添加以及海鮮的抗生素超標的問題。當天整體抽查情況良好。

那麼,大家是怎麼辨識食材的「安全性」呢?

記者隨機採訪了農貿市場內的街坊,發現大多人基本是靠「眼力」經驗,挑看上去新鮮的,可是對於農藥超標、瘦肉精、抗生素等隱藏在食品中的「危險品」,就表示「沒有符」。

面對農貿市場眾多的品類,如何才能知道TA是否「表里如一」,除了憑經驗,街坊們還可以依靠下面兩款「神器」助力。

「神器」一:掃一掃,八一八食材來路

在農貿市場內,記者發現每個攤檔上面都有一個可供掃碼的微信小程序,街坊可以通過掃碼了解所購農產品的產地(進貨地點)、上架時間等信息。既是讓大家明明白白消費,也是讓大家一起共同監督,大大降低了購買到來路不明的農產品的風險。

神器二:快速檢測,曝光「危險品」

在市場入口,記者發現有一間檢測室:1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超聲波清洗機、恆溫水浴鍋、電動離心機、檢測機、冷藏冰櫃等檢測設備一應具備。每天例行對菜類,肉類,海鮮類農貿產品進行抽查檢測,重點檢測蔬菜的農藥殘留、肉類的瘦肉精及海鮮類的抗生素添加等問題。

快檢結果最快在15分鐘內就會公示在市場內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平台上。大螢幕翻滾每日快檢信息,供市民選擇消費。消費者也可以觸摸大屏了解市場主體信息公示、食品監管動態資訊等信息,包含攤位號、經營者、抽樣品種、項目、檢測結果等內容。

不僅如此,消費者也可以將自己買來的菜品,送到檢測室進行送檢化驗,等待十幾分鐘就可以知道自己今日的菜籃子是否安全。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經營處的楊世峰告訴記者,快檢工作不僅讓市場工作者把好第一道關,在蔬菜進入市場之前進行最後一次檢測,讓市民對蔬菜質量更加放心,另外也能讓監管部門提高監管效能,開展針對性檢查。

據楊世峰介紹,為了讓老百姓全吃上放心菜,從2016年起,廣東在全省範圍內的農貿市場逐步設置了檢測室,目前已經超過2000家農貿市場正式啟動了蔬菜和水產品的快速檢測。此外,各地可根據市場經營項目及當地消費習慣,增加選取銷售量大、風險較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進行快檢,保障流向餐桌的最後一公里的安全。

外出就餐,看「臉」吃飯

逢年過節,闔家團聚,下館子是個不錯的選擇。餐飲行業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自然是大家最關心的事。

這裡,小編給大家一個小貼士:看「臉」吃飯。

目前國家在餐飲行業推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通過考核對餐廳評出食品安全等級,並公示於餐廳顯眼位置,一來以供消費者參考,二來激勵餐廳經營者能夠爭取評優。

民以食為天,民以食為安。怎麼才能吃得安心吃得開心,《法案追蹤》特地請來了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經營處副主任科員徐小潔,給大家支支招。

「六招」讓你「吃」得放心

1、 選擇證照齊全的餐飲單位

2、 選擇食品量化分級等級高的餐飲單位

3、 謹慎選擇高風險的食品:例如涼菜、滷菜、生食水產品等

4、 不貪口腹之慾

5、 就餐後保留小票,以防不時之需

6、 維權熱線要記牢:12345

六招傍身,《法案追蹤》祝您過個平安健康幸福年。

更多打擊食品違法犯罪的精彩案例,敬請收看珠江頻道今晚(1月21日)22:00《法案追蹤》播出的《舌尖上的保衛戰》。

編輯 | 曉鈺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微信公眾號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Ig3y28BUMKGWtVOv7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