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安在線
原標題:中國科大附一院兒科新生兒亞專科成功救治580克極早產兒
1月11日,記者從中科大附一院獲悉,近日,該院兒科新生兒亞專科成功救治一名580克極早早產兒。
該寶寶「小貝」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剛出生時沒有呼吸、心跳,經過45分鐘的搶救寶寶才終於有了心跳。此寶寶是病房裡胎齡最小、體重最輕、救治難度最大、護理等級最高的,令人欣喜的是,經過該院兒科新生兒亞專科醫護人員140餘天的精心救治,「小貝」終於出院回家,目前體重已增至5斤8兩。
通常情況下,一般寶寶都是長到40周左右才和家人見面,「小貝」媽媽懷孕23周的時候產檢發現羊水少,雖然產科醫生盡力保胎,但小貝最終還是只在媽媽肚子裡待到26周,就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
數月前,在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的產房裡,小貝出生了。剛出生時身長29厘米,體重只有580克。胳膊比大人的一根手指還細,身體只有一個巴掌大,皮膚紅紅的像紙片一樣薄……
依據早產的分娩孕周,醫學上將早產分為極早早產、早期早產、中度早產和晚期早產。22-27+6周為極早早產,約占5%。不同孕周的早產對早產兒的危害不同,腦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等早產兒疾患隨著孕周的增加顯著下降。
可小貝出生時Apgar新生兒評分1分鐘0分、5分鐘0分……幸運的是,經過45分鐘的搶救,小貝終於有了心跳活過來了。隨後,通過綠色通道,小貝被緊急轉入兒科的新生兒病房。
因為小貝的各個器官和身體系統發育得都很不成熟,雖然被暫時救回來,可他還要面對呼吸、循環、感染、營養、神經系統損傷等難關。
新生兒科的醫生制定出詳細的每日診療計劃,並依據小貝的病情變化,不斷評估、修正治療方案,實時做出精細調整。
每天,都有護士專門來照護,每做一個操作都慎之又慎:剛進醫院的時候,因為呼吸機輔助通氣,不能經口喂養,每天護士就不厭其煩地通過特製的胃管,將媽媽甘甜的乳汁一滴一滴地喂給小貝。
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肺表面活性物質氣管內應用、床邊心臟功能動態監測……這些可能有些寶寶一輩子都遇不到的檢查,在小貝出生的前一百多天裡都經歷了。
幸運的是,在醫生護士們的精心治療照護下,小貝一天天好了起來——出生後的第69天,醫生幫小貝拔除了氣管插管,改為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小貝有了一部分自己呼吸的能力了。
出生後的第81天,小貝完全告別了呼吸機輔助通氣,撤去無創呼吸機戴上特製面罩低流量吸氧,在保溫箱裡慢慢長大。生後的第121天,小貝擺脫了對吸氧的依賴拿掉面罩,終於可以完全自由呼吸了。
乳汁在家和醫院間傳遞,從第一天的0.5毫升奶,到1毫升,5毫升,15毫升,30毫升……小貝的食量在一點點的增長,體重也在穩步上升中。
終於,經過140多天的精心照護,小貝的體重從剛出生的580克長到4斤多,增長了4倍;吃奶量從最初的一次0.5毫升到現在一次50毫升,足足增長了100倍!現在的小貝體溫正常,呼吸也很穩定。(陳冶方萍記者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