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生前有輕生傾向!如何及早發現少年抑鬱,各處細節早有預兆

2023-02-02     糖果媽媽

原標題:胡鑫宇生前有輕生傾向!如何及早發現少年抑鬱,各處細節早有預兆

這幾天,關於胡鑫宇事件的說法鋪天蓋地,似乎孩子被找到後,他身上的秘密反而更多了。

而經過相關人士的調查和舉證後,上午10點,官方對於胡鑫宇事件做出了最新通報:明確胡鑫宇是自縊身亡。

事情並非像網友們猜測的那麼離奇,背後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成績和性格內向造成的心理狀態失衡,從而做出了厭世和輕生的行為。

胡鑫宇生前有輕生跡象,各處細節早有預兆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是不可能好端端地就有輕生傾向,一定是尋求了身邊一切力量無果後,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而胡鑫宇在輕生之前,也都是有一些徵兆的。

胡鑫宇生前就讀的班級為重點班,全班65名學生中他排名第58,也就是班級的最後幾名。在成績上和其他同學的巨大落差,讓本就內心有些敏感的胡鑫宇更加地自卑。

胡鑫宇的性格內向,甚至還孤獨,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很少與人做深入的思想溝通,這樣的性格也造成他在班級里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

胡鑫宇似乎也深知自己的學習成績和性格問題,在筆記中也記錄了自己的想法:

「最近近視加深了,因為我一直盯著書,幾乎不看黑板,怕老師看到我一臉茫然的樣子,然後又不耐煩地講」、「這內向的性格真煩,如果我不活了,將會變得怎麼樣」......

而這樣的輕生念頭在現場找到的錄音筆的錄音也是得到了證實,多個錄音里都有其要輕生的音頻,清晰地體現了輕生的意願。

胡鑫宇發出無數個信號,但父母沒接收到

對於父母來說,只要是能夠認真聽孩子說話,認真對待孩子的訴求,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這類悲劇的發生。

大部分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總會有這樣的誤區:孩子小的時候,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之後孩子稍大一些了,又覺得很多事情孩子會理所應當地理解。

而一旦孩子的成長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就會覺得孩子不懂事,毫不掩飾地表現出自己的失望,甚至還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值發展。

正常來說,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但在胡鑫宇身上,從最開始有輕生念頭以來,有過無數次的糾結和迷茫,而這個過程中,他沒有任何人去傾訴,只能對著自己的錄音筆說心裡話。

可能在胡鑫宇的心裡,父母並不是一個可以傾聽和理解自己的對象,即使自己或多或少地表達過,但父母不以為然地態度,更加劇了他想輕生的念頭。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出現問題後,很多家長都表示難以置信,反覆強調孩子在家裡很乖,不是老師說的那樣。

這其實,只能說明家長對孩子的專注度不夠,孩子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家長仍然沒有意識到。

如何及早發現兒童抑鬱,專家科普幾大先兆

兒童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曾在採訪中介紹:6-16歲兒童青少年患有抑鬱症的幾率是2.3%,青少年的抑鬱障礙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

常言道:「年少不知愁滋味」,似乎在孩子的世界上,並沒有讓自己發愁的事情。但實際上現代孩子的壓力並不比大人少,像學業壓力、父母的壓力和自身性格影響等,都會給孩子本身帶來痛苦,最極端的後果就是自殺。

雖然抑鬱症的表現更隱蔽,但也有一定的跡象,父母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加強觀察:

失眠壓力大:

抑鬱症往往會伴隨失眠的情況,難以入睡,睡眠質量很差,而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白天的學習和個人狀態,從而進入到晚上更加睡不著的惡性循環。所以說,孩子失眠是出現精神問題的明顯信號。

深夜或者獨處時痛哭:

抑鬱的孩子常常是內心十分悲傷,喜歡在深夜或者自己獨處的時候偷偷哭泣,如果發現孩子有擦淚紙巾或者是枕巾有淚漬,也要重視起來。

學習成績下滑:

孩子經常失眠就會導致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影響學習成績下滑,如果孩子成績下滑得很嚴重,家長也要考慮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想要保持孩子心理健康,需要做到幾下幾點:

  • 改變說話的語氣,將命令改成商量;
  • 尊重孩子,像對待朋友或者同事一樣對待孩子,讓孩子人格得到尊重;
  • 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能辦的事情放手讓孩子去做;
  • 改進教育方式,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滿反感時,要做的不是強制服從,而是反思自己的不當之處並及時調整改進;

總之,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c4926a92ce98e17eae2c9f8da0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