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珠江人家》出現的這些粵藥元素,竟都來自廣藥集團這家世界500強企業

2023-11-10     科訊天下

原標題:熱播劇《珠江人家》出現的這些粵藥元素,竟都來自廣藥集團這家世界500強企業

近日,年代劇《珠江人家》完美收官。該劇在央視一套,CVB(中國視聽大數據)破3,收視創新高!《珠江人家》講述了陳家三兄妹分別在嶺南中醫藥、粵菜、粵劇學藝謀生,在遭遇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的民族危難之際,兄妹三人堅守大義,保護弘揚傳統文化。其中,陳家大哥陳山河成為了藥鋪學徒,致力於傳承和發揚嶺南中醫藥。

(圖說:《珠江人家》黃金時段電視劇日排行榜第一)

劇中的粵藥元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而這些元素大多與「嶺南中醫藥活化石」廣藥集團密切相關。據悉,廣藥集團是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已連續三年上榜,目前位居426位。旗下有12家中華老字號,其中有10家已逾百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粵藥代表。

就在陳李濟中藥文化園舉行的電視劇《珠江人家》粵中醫藥媒體交流會上,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為了支持《珠江人家》拍攝,廣藥集團和集團內12家老字號企業一起參與其中,派出了中醫藥專家圍繞中醫藥理論、文化等內容進行專業指導,並提供工藝的技術把關,客觀真實還原嶺南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

(圖說:廣藥集團旗下12家中華老字號)

以「誠」為本陳李濟,百年堅守再出圈

首播第一集就出現了「陳李濟」牌匾,中藥鋪夥計口中的「烏雞白鳳丸、壯腰健腎丸、補腎益脾丸」就來自廣藥集團旗下中華老字號——陳李濟,其創建於明萬曆年間,迄今有423年歷史,被吉尼斯認證為「全球最長壽藥廠」。

(圖說:百年老字號陳李濟出現在《珠江人家》首播第一集)

(圖說:劇中提到的烏雞白鳳丸、壯腰健腎丸、補腎益脾丸至今仍是陳李濟拳頭產品,暢銷海內外)

四百多年來古藥飄香,陳李濟始終堅守「誠信為本,同心濟世」的企業理念,回溯其誕生就緣於一個「誠」字。

相傳,嶺南一家小藥鋪老闆李昇佐拾金不昧,經過日復一日的等待,最終將銀兩原封不動的歸還失主陳體全。陳感念李的高風亮節,將失而復得的銀兩半數投資李的中草藥店,兩人在各自姓氏中取一字,陳李濟就此誕生,寓意「陳李合作,同心濟世」。從此,陳李濟開啟了百年濟世救民之路。

陳李濟旗下名品眾多,其百年陳皮被奉為鎮店之寶。如今還流傳著「一兩陳皮一兩金」的說法,新會陳皮尤受老廣們追捧。《珠江人家》中陳山河年輕不懂事,想以「橘皮換陳皮」矇混過關,被師傅呵斥打罵。劇中師傅對新會陳皮的看重並非有意誇大,根據《中國藥典》記載,陳皮有普通陳皮和廣陳皮之分,廣陳皮品質為最優,而廣陳皮是以新會產地的陳皮為正品,是馳名中外的廣東名片。

(圖說:《珠江人家》中情節)

據介紹,陳李濟的「鎮店之寶」就是百年陳皮,它的特點之一是選用的新會陳皮都是三瓣陳皮,以新會茶枝柑為原料,經陳李濟獨創炮製和儲藏工藝,製成體輕而氣味清香、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養生佳品。陳李濟也因百年陳皮而飲譽全國乃至東南亞。

近年來,陳李濟依託「百年秘制工藝陳皮」,著力豐富「百年陳皮」大健康產業,開發創製出一系列健康陳皮佳品,覆蓋柑普茶、糖果、糕點、涼果等多個細化分類,廣受消費品歡迎。陳李濟百年秉持的三個堅持:堅持一種工藝「百年陳皮」秘制工藝,堅持一個原料產地「廣東新會」,堅持打造南藥陳皮第一品牌也成為其延續百年文化,傳承獨創技藝的根本。

(圖說:陳李濟百年陳皮)

傳承嶺南中醫藥

名品頻亮相喚醒嶺南記憶

劇中除了陳李濟,還出現了「采芝林」「潘高壽」「敬修堂」等老字號,這些百年老字號也均屬於廣藥集團,在劇中多次被提及。老字號集結了嶺南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是傳承與弘揚的重點對像。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嶺南人從小就對粵藥有情有獨鍾,一碗糖水、一煲靚湯、一杯涼茶都離不開中藥材,且都各有效用。在《珠江人家》劇情中,出現了大量對症用藥的情節,腹瀉剋星保濟丸,益氣養血烏雞白鳳丸,九吉公紅糖益氣補血健脾養胃,敬修堂康壽丸固本培元,還有活絡丹、小兒七星茶、川貝枇杷露、安宮牛黃丸……這一系列產品均來源於廣藥集團。不少南粵地區的人表示,不少有關嶺南中醫藥的記憶被喚醒了。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據了解,為傳承與弘揚嶺南中醫藥文化,廣藥集團還建設了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走進神農草堂就像來到了嶺南醫藥秘境,這裡有各種原生態草藥、更多知名杏林醫者、醫書典籍等等。目前,神農草堂已接待海內外遊客超300萬人次。廣藥集團還依託於神農草堂建設嶺南中醫藥博物館,不斷提升嶺南中醫藥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非遺技藝+紅色精神

再現嶺南中醫藥絢爛風采

「煮蠟、串圓子、蘸蠟、鎅殼、入丸、封口、剪蒂」蠟丸製作工藝出現在《珠江人家》第七集,就如劇中所說,蠟丸製作工藝是陳山河要學的製藥本領的最後一課,看似簡單卻大有來頭。

(圖說:《珠江人家》中蠟丸製作工藝情節)

嶺南氣候潮濕,蠟丸的研製,能夠讓藥物防潮濕、防霉變、防蟲蛀保持長久不變質。據白雲山陳李濟藥廠黨委書記、董事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傳承人石洪超介紹,當時的陳李濟在南藥製作工藝上已較成熟,其吸取以往的中藥包裝製作經驗,首創了蠟丸製作工藝,將蜂蠟與木蠟混合鑄成「蠟殼」,並將藥丸裹在「蠟殼」中,再用蠟密封,這樣可久存不變質。

(圖說:陳李濟始創蠟丸)

據悉,為了在電視劇中更好地還原嶺南中醫藥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傳承人莫國強還在劇組待了半個月,據他介紹,炮姜是老廣們熟悉的嶺南中藥產品「補脾益腸丸」中的一味藥,劇組為了還原炒炮姜這一製作工序,專門打造了一口大鐵鍋,「炮製到外面是棕褐色、裡面是棕黃色,才能達到入藥要求」。

中藥分為曬、泡、炒、煎等不同的工藝,如果中藥的藥材相似但製作工藝的不同,主治功能會大相逕庭。嶺南中醫藥有精妙的製作工藝與珍貴的非遺文化。

據了解,廣藥集團旗下有10個項目入選國家級或省級傳統中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國家級非遺項目六項: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王老吉涼茶、星群夏桑菊、白雲山大神口炎清、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中一「保滋堂保嬰丹製作技藝」,省級非遺項目四項:光華小柴胡製作工藝、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星群二天油製作技藝。這些非遺項目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影響力,其數量和質量在中藥行業中屈指可數,是珍貴的中醫藥文化資源。

一個月左右時間,《珠江人家》帶我們走進了那段抗戰歲月。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出現的革命先驅——楊殷,曾是廣藥集團陳李濟藥廠的一名工人,曾在陳李濟藥廠開展工運和革命活動,留下了深厚的紅色基因。如今,這份紅色血脈依然在廣藥集團薪火相傳……

(圖說:《珠江人家》相關情節)

借著這部劇,不少觀眾都能領略嶺南中醫藥的魅力所在,劇中處處有嶺南廣藥,也有著這家世界500強粵企廣藥集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9063b0e74a6560f6bb2aa34efc18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