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長,是段視頻動漫IP的最佳歸宿?

2022-08-11     ACGx

原標題:變長,是段視頻動漫IP的最佳歸宿?

題圖 / 思無邪
嘗試跳出舒適圈

「年輕的觀眾喲,你追的短視頻變成泡麵番了。」一句話,便能概括《小鯉與琥珀》到《思無邪》的轉變。

去年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微博等年輕人聚集的平台,《小鯉與琥珀》女主曾因「錦鯉大王」人設名聲大噪,吸引眾多網友至評論區許願。今年,則有很多人好奇為何《小鯉與琥珀》更新頻率越來越低,且新內容主要與廣告、慶賀節日等相關,直到7月9日《思無邪》在芒果TV、嗶哩嗶哩開播,許多人才知曉了官方是在籌備動畫劇集這個大動作。

《思無邪》也沿用了這一頭銜,但效果變成了「不太靈」

面對幾十秒的短視頻,晉升為不加片頭片尾5、6分鐘的泡麵番,不少觀眾的感慨都濃縮進了震驚貓貓頭表情包里,在《思無邪》評論區也不乏「可愛」「有趣」等讚美之詞。不過也有觀眾認為,劇情重置後的《思無邪》相較於舊版內容,存在「節奏放緩」「笑點不夠集中」等問題。

娛樂向短視頻晉升「電子鹹菜」

如果說《小鯉與琥珀》,聚焦的是軟萌可愛錦鯉精×修為高深貓妖CP打打鬧鬧的日常,那麼調整時長後則主要刻畫的是兩人的一路冒險,簡而言之,即日常搞笑段子到輕鬆愉快「公路番」的轉變。正因為如此,《思無邪》的內容元素進行了許多調整。

首先《思無邪》開篇增加了故事背景,世界需要真龍引領世界重返人妖和平共處的無邪時代。人物方面,多了兩隻跟隨主角團、負責賣萌的糰子,以及有點戰鬥力但不多的秋水,身份為崑崙派除妖師,首集登場時與主角兩人處於對抗狀態。

不過在許多《小鯉與琥珀》粉絲看來,他們最在意的,莫過於小鯉與琥珀初見橋段的變動。無論在《小鯉與琥珀》還是在《思無邪》中,兩人相遇的開端,都是千年錦鯉被貓妖釣起,從而引出貓要吃魚、魚想求生的笑點碰撞。但兩部作品的解決方式卻不同,《小鯉與琥珀》里當女主了解男主「為備用糧起名字便不捨得吃掉」後趕緊開始自我介紹,於是真的成功留在男主身邊,倒有幾分「命運般的CP」感;而《思無邪》男女主的火花沒能持續很久,迅速進入「女主拜大哥、男主收小弟」的狀態,致力於推進除妖師秋水與妖陣營對立的主線劇情。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是為何有網友評價「更喜歡之前兩人的相遇」的原因,可見從《小鯉與琥珀》到《思無邪》,並不僅僅是時長變化,後者的人物背景設置、劇情節奏、笑點萌點,相較於此前都已發生較大改變。

儘管《思無邪》憑藉精巧靈動的建模、輕鬆搞笑的劇情,在視頻平台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喜愛,但很顯然,將短視頻IP變長並非易事。

短視頻碎片化的特徵,在敘事層面具備優勢,節奏緊湊、反轉與笑點齊聚,《小鯉與琥珀》單集內就可大玩《誠實的樵夫》《十萬個冷笑話 樵夫篇》以及《阿拉丁神燈》《龍珠》梗,同時適配當今廣大網友的娛樂習慣,動畫更易於傳播,最初被微博、B站流傳的短視頻合集「萌翻」的網友同樣不在少數。

更何況動畫出品方大禹網絡是一家MCN機構、新媒體IP孵化平台,深諳短視頻IP的生產、運營法則,旗下提供心靈雞湯的《一禪小和尚》至今仍屬抖音平台動漫領域的頭部創作者,《阿巳與小鈴鐺》在撒狗糧領域也找到了「流量密碼」,且兩大IP的內容聯動已有先例。由於《小鯉與琥珀》也與這兩部作品共用世界觀,此次新的泡麵番《思無邪》以小鯉的冒險為線,更是將所有關鍵角色串連到了一起。

既然短視頻已是娛樂消費大勢、又為運營方擅長之處,而且如今長視頻內容還要擁抱短視頻形式進行宣發,那麼像《小鯉與琥珀》這樣依靠短視頻打響名聲的動漫IP,究竟還有沒有必要變成番劇?

頭部短視頻動漫IP,需要跳出舒適圈

在回答「短視頻動漫IP有沒有必要變長」的問題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當今高人氣短視頻動漫IP的內容策略——此類作品往往一開始通過短動畫,迅速設立有辨識度的主角人設,內容治癒溫馨、沙雕搞笑,主打「日常」和「人設」,以滿足不同網友的精神需求,再憑藉後續更新將潛在觀眾轉化為粉絲。粉絲們奉上點贊收藏轉發,用角色的壁紙、表情包,有的還會玩梗以示喜愛。

但隨著短視頻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張,加劇了創作者在內容質量與差異化層面的競爭。曾經因短視頻名噪一時的IP主角們,近年來也開始在內容打造方面尋找IP發展的「重點」。

比如《開心錘錘》將高頻更新貫徹到底,每1-2天更新近2分鐘左右的動畫;關於真人實拍+虛擬形象內容,萌芽熊抓住了關鍵詞「情感治癒」、豬小屁貼近「親子生活」。

而想要「變長」的短視頻動漫IP更不在少數,《虎墩小鏢師》大電影《小虎墩大英雄》已經在今年春節上映,《奶龍》的抖音簡介表示「長篇劇集創作中」,《一禪小和尚》電影也列在大禹網絡的計劃里……高人氣短視頻動漫IP,已經展開了更多嘗試,這是短視頻動漫IP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畢竟用戶注意力資源越發稀缺,將令用戶對IP的黏度也越來越弱。用戶黏度,卻是衡量內容商業價值的重要指標。與此同時,短視頻IP的商業化集中在流量分成、直播、授權、廣告等方面,若想繼續拓展商業變現的路徑,勢必需要跳出短視頻的流量舒適圈。

內容「變長」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方向。過去不定期更新,變成穩定周更,通過豐富有趣的「故事」留住粉絲,還可以吸納更多新用戶,進而建立IP與觀眾的默契聯結。增加的內容也為粉絲討論、二次創作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間。優質的內容和運營策劃,有利於IP授權、衍生開發。

目前《思無邪》繼續選擇輕鬆搞笑的風格則是十分討巧的行為,在芒果TV、嗶哩嗶哩的口碑表現,也多集中在「角色可愛」「製作不錯」等層面,從「該不會還有大電影吧」「快出周邊」「要是有cos就好了」等評價中,也足以證明「短視頻變泡麵番」的優勢已初步顯現。可另一方面,有觀眾好奇「這樣12話能講些什麼」,升級後時長更長的內容,勢必會讓觀眾用新的標準看待,其實也對團隊的創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929f6266477c3a9a06a66e06543bb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