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涼是穿少了?這樣穿衣,娃少生病→

2024-11-02     洞庭湖邊那些事兒

氣溫下降,孩子容易著涼生病

如何判斷孩子冷不冷?

該不該添減衣物?

許多家長會通過摸手腳來判斷孩子冷不冷,但其實,秋冬季節手腳冷很正常,並不代表全身都冷。

判斷孩子是否冷, 更靠譜的方法是摸孩子的頸部和背部:溫溫的沒出汗,說明溫度合適;濕熱出汗,就說明熱了;冰冷冰冷的,就說明冷了。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一般可以自主表達體感溫度, 建議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條隔汗巾和一件小馬甲:在孩子出汗時及時拭去汗水,保持身體乾爽,以免受涼;在天氣突然變化,起風、降溫時及時添衣保暖。

原則一:下厚上薄

人體下身血液循環比上身差, 氣溫低的時候,給孩子穿上擋風的褲子,注意腹部和腿腳保暖。氣溫適宜時,不要給孩子上身捂得太多。

原則二:先脫後穿

孩子準備做大運動量的遊戲前,或到氣溫較高的地方時, 應提前適當減少衣物,選擇透氣好、寬鬆、吸汗的衣服。

孩子運動後容易大量出汗, 家長應及時用干毛巾或紙巾把汗擦乾,並穿上外衣,讓孩子休息一會兒,避免受涼。

原則三:隨時增減

家長要根據孩子身體情況,合理增減衣物。對於體質較弱的孩子, 減衣需循序漸進,逐步適應氣溫的變化。

兒童穿衣四要點

1

衣著:洋蔥式穿衣

內層穿排汗吸濕的衣物,中層衣物保暖,最外層防寒防風,既保暖又方便穿脫。

2

部位:頭腹足要保暖

頭部血管豐富,氣溫驟降時給孩子做好頭部保暖措施,避免受寒生病。

腹部是胃、脾、腸的聚集地,腹部暖和不僅能預防拉肚子,還能促進消化與吸收。

腳部對外界寒氣敏感,如果腳部總是冰涼,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容易生病。

3

時機:冷空氣來前未雨綢繆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密切相關。 建議家長養成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在氣溫發生改變前一兩天,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4

溫度:注意早晚溫差

不宜突然給孩子添加過多衣物。家長應注意早晚溫差,白天氣溫較穩定時保持正常穿著, 早晚及時添加衣物

本期封面

你問醫答丨長了智齒,一定要拔嗎?

易生病、胃口差?這幾個推拿動作助您調理!

按時「吃花」,揭秘花式養生!

來源:省婦幼保健院

編輯:祁佩

編:鄧睿、張龍、向宇晨

聲明: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還不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86246dac457fa54ba0de0f6183669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