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再起武林風

2024-10-19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祁道鵬

天地之中看鄭州,中嶽嵩山少林功。10月19日,在這「最是橙紅橘綠時」的深秋,第十三屆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暨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大賽在武術之鄉登封精彩亮相。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當天,來自國內外的嘉賓、運動員、武術愛好者匯聚「功夫鄭州」,共同感受少林功夫的深厚底蘊和無窮魅力。

嵩山之間,少室之巔,禪宗祖庭,天下武宗。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被視作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一入登封,一幅少林功夫和世界「共武」的恢宏畫卷便鋪展開來。「這場武林大會太有排面了」「被少林功夫硬控了」「一招一式盡顯武術風采」……一系列活動精彩紛呈、震撼人心。

這是一場「行走中的少林武術博物館之旅」。

在嵩山少林風景區核心打造長達1.5公里「少林世界」表演方陣,沉浸演繹橫跨1500多年、源遠流長的少林故事,展示「功夫聖地」的真功夫。

以少林功夫文化為基點,從嵩山少林寺到開幕場地全長13公里路線上,分溯源少林、絕藝少林、薪火少林三部分表演,3萬名功夫小子演繹少林武術的傳播之路,十八般兵器、七十二絕技各顯其能,讓四海賓朋切身體會到少林武術的枝繁葉茂、守正創新。

「一路精彩不斷、驚喜連連。」雖然多次到登封,長江商學院研究學者王建寶還是被感染到了,「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少林功夫真神奇。」

第一次來鄭州,世界非遺保護與發展基金組織主席格雷戈里·科申鮑姆感觸頗深,他用手勢比划著說:「打心眼裡感覺不可思議,武術這麼多元、厲害,文化底蘊這麼深遠,以後我會帶更多的人來鄭州學習交流。」

天地之中,武動世界。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是一項集武術、旅遊、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節會,既是切磋技藝、以武會友的舞台,也是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本屆武術節參賽國家多、賽事設置全、參賽人數多,創歷史新高。

這是一場「源武少林、美美與共」的功夫盛會。

在塔溝武校萬餘平方米的五環演武場,文藝展演驚艷眾人。「開山門·傳武韻禪心」「立天地·合四海之音」「聚八方·邀神州共武」三個篇章接續上演,功夫元素貫串始終,數千人武術陣列變換自如,充分演繹世界與少林的雙向交流,生動展現文化河南、功夫鄭州的時代魅力。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優美動聽的主題曲《牧羊曲》家喻戶曉。

一旁是華夏古典器樂,一旁是西方管弦樂器;一邊是少林武僧團表演,一邊是來自國外的武術愛好者展演,《牧羊曲》原唱鄭緒嵐立於中央,重新詮釋這首經典歌曲,掀起一波感人至深的「回憶殺」,東西方文明於此和諧交響。

「老少爺們、兄弟姐妹,讓我們一起打一段八段錦,弘揚中國武術精神。」功夫明星于榮光也來到現場,和數百名演員共做少林八段錦,傳達「全民運動、全民健身」理念。

外國歌手搭配功夫女團,用流利的中文演唱,這樣自然「混搭」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俄羅斯歌手Katy唱響融合了中國戲曲韻律的歌曲《回馬槍》驚艷全場,東西方文化的璀璨碰撞在這一刻更加具象。

這樣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最後,2400平米的巨幅五星紅旗平懸在武術方陣上方,少林功夫表演者組成「為國爭光」四個大字,定格成一幅壯觀遼闊的畫卷。「這是中國武術的精神所向。」塔溝武校教練張艷霞說,「開幕式展演環節,表演者多是武校學生,近半個月刻苦訓練,就是要完美展現這股子精氣神。」

少林功夫的魅力,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連接中外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的橋樑。

玻利維亞前外長費爾南多·瓦納庫尼是少林功夫的「鐵桿粉絲」,他連續多屆參加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每次來,都能感受到少林功夫文化一直在不斷創新發展,學習少林功夫和中國文化帶給我強大力量,這是我一生最好的課程。」

「中國功夫,中!」巴基斯坦自媒體達人美月被深深吸引了,她不時拿著手機記錄每一個精彩瞬間,「以前也來過少林寺,了解的並不全面,這次活動非常精彩,都是真功夫。」

身著功夫短衫,西班牙人潘阿里在武術節上饒有興致地展示起練習多年的少林「硬功夫」。他來中國已經15年了,從事文化翻譯工作,算得上一個「中國通」,「這次專門來交流、感受武術節,希望能夠將包括少林功夫在內的優秀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播到海外。」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天地之中再起少林風,生生不息續寫新傳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82732e770956ef15a02ec2c9be23a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