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考博成為兒子"學妹",二人就讀同一所大學,榜樣力量不容小覷

2022-09-30     糖果媽媽

原標題:母親考博成為兒子"學妹",二人就讀同一所大學,榜樣力量不容小覷

近日,「母親考取兒子就讀大學博士,成為兒子學妹」的新聞走紅網絡,引起廣泛關注。

高考是一個分水嶺,大學畢業後,很多事情會牽扯精力,學習的專注力也不如學生時代。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學習力都會有一些退步。但是這位媽媽,克服了這些困難,在兒子上大學後,成功的考取了博士學位

結婚生子後,寶媽堅持追逐大學夢

媽媽的名字叫陳嵐,是浙江金華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1993年,從金華衛校畢業後,便成為金華市中心醫院的一名實習生

不過,她始終有一個上大學的夢想

「高校成了我一直追逐的那道光,我非常憧憬大學生活」

2002年的時候,她參加了高考,不是成人高考,而是普通高考,但是沒能考上心儀的高校。

結婚後,跟很多寶媽一樣,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工作、教育孩子、家庭瑣事所占據,所付出的辛苦和精力是當過寶媽的人都懂。

兒子不負媽媽的含辛茹苦,去年,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茶學專業

一般來說,結婚生子後,媽媽的大部分精力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嬰兒時期的哺育,之後送孩子去幼兒園,給孩子多方面的培養,孩子上學後對其學習成績的關注等等。

自己還要工作,真正的私人時間少之又少,甚至連打扮自己的時間也要精打細算

孩子到了上大學的這個階段,很多家長都會鬆一口氣,算是在育兒的道路上,到達了一個成功的里程碑

把兒子培養成大學生,雖然是做媽媽的理想和目標,然而這位媽媽不但要把兒子培養成才,自己也不忘初心,努力圓夢。

即便是結婚、生子、忙工作,即便是人到中年,記憶、學習力不如從前陳嵐始終沒有放棄她憧憬的那道「光」

在很多跟自己同齡的媽媽們感嘆時光匆匆,沒有與時俱進的時候,在很多媽媽們追憶青蔥歲月已往昔的時候,陳嵐去讀了在職大專、本科並考取了碩士學位。

2016年,在她成為一名主任護師時,曾被別人勸說安穩退休。不過,她不甘心如此「安穩」,在2017年底,給自己設立的讀博的目標。

就在今年,考上了浙江大學醫學院護理專業2022級博士研究生,成了自己兒子的「學妹」。

孩子身後站著的媽媽,不只會炒菜做飯,學習比孩子還刻苦

一般來說,每一位考上大學的兒子背後,都有一位好媽媽。

陳嵐的兒子去年考上了浙大農學院茶學專業後,今年自己的媽媽又考取了同校的博士學位,他身後站著的媽媽,不只是會燒飯做菜,關心孩子學習,自己還非常位勵志。很多網友都關心,媽媽跟孩子同校是什麼感受

陳嵐的兒子表示,知道媽媽成為「學妹」這個消息,其實他的心理還是有點緊張的

不過媽媽陳嵐覺得,跟兒子同校,並成為「學妹」這件事,挺有意思,她表示,雖然跟兒子同在紫金港校區,但是自己跟兒子說了,並不會去『騷擾』孩子

考上博士以後,陳嵐告別了醫院的工作,雖然從工作29年的地方辭職,有很多不舍,她心中諸多感慨。不過,為了夢想,她選擇了坻壢前行。

說起她的奮鬥精力,陳嵐表示,有了考博的想法後,她就抓緊付諸行動,馬上去搜索相關資料。

其實她的考博之路並不是那麼順利的,她有這想法的時候兒子在初中三年級,正是很多家長為孩子學習,心力憔悴的時候。

之後孩子考高中又考大學,媽媽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又準備自己考雅思,忙著寫論文。可以說,在培養孩子的道路上,跟孩子走上了不同賽道

在考博的賽道上,陳嵐付出的艱辛並不比別人少,但是第一次申請浙大,她沒通過

不過,這並沒有挫敗她,反倒是讓她靜下心來,改變奮鬥策略,她把大的目標給逐步的分解開來,變成了一個個小的目標

逐一實施,各個擊破。就在去年的時候通過了初試,複試是今年五月通過的,八月份就接到了錄取通知書。而且是全日制的。

對孩子的教育,不要停留在說教,要做到「言傳身教」

很多媽媽在在生完小孩後,把孩子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孩子將來考上好大學,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媽媽今後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媽媽把所有的愛和精力給了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孩子捧到自己手心裡照顧。

作為普通家庭的父母,自身的知識水平是有限的,甚至輔導孩子寫作業也是抓心撓肝的,生活資金都不夠,更沒有太多閒錢投資孩子的教育

陳嵐也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家長,她也了解在學習上並不能給孩子那麼多,不過,她卻讓大家見證了榜樣的力量

她的兒子表示,對媽媽的勇氣是非常敬佩的,媽媽認真執著的學習態度,也是感染著他。

現在的育兒觀是關愛和陪伴,但是不論給孩子做飯,為孩子起早,還是把很多省吃儉用的錢,投給了補課輔導班,有些孩子該不上進還是不上進

陳嵐的以身作則,在追求人生目標道路上的努力拚搏和奮鬥,時刻鼓舞著孩子

如果她的目標和追求是孩子的成績,那麼孩子感受的就會是壓力,這種家長的培育方式,會事半功倍。相反,以身作則的教育教育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指導

寒門學子雖然學有成就的不多,但不難發現,那些學有成就的孩子,家長不一定是有文化的,卻一定不懶惰,在生活上也是積極努力的人。

自己在生活上躺平,卻一味的要求要孩子拚命讀書,就不能稱之為夢想了,而是白日做夢

孩子的安全感,和愛源自原生家庭。孩子的長大成人需要的不只是生理上的哺育,還需要心理的滋養

父母的三觀,做法和態度,以及實幹精神,父母的以身作則比上多少個輔導班都有用。學習的精神,不是嘴上說說,要付諸實踐。

雖然,陳嵐的勵志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學到的,但在平時,如果家長可以多讀書,多學習,一樣也會給孩子樹立好的目標,並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糖果媽媽心裡話:

如果寄希望於孩子,在要求、指引孩子的同時,不要忽略言傳身教的重要性,除了口頭教育,這位母親的以身作則,以及追求目標的持之以恆的精神,才是真正讓人去學習的。

【今日話題】

在培養孩子的道路上,你會跟孩子一起努力學習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79b9eeffe41ee187b2d09781ea0a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