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和神秘主義,誰更靈?

2023-07-07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人工智慧和神秘主義,誰更靈?

我們是否會被 AI 取代?

最近,主播吳琦總是在各種場合被追問這個問題。

他擔心自己只有充滿偏見的回答,解決不了年輕人的 AI 焦慮,於是拉來了熟悉 AI 的老朋友——正在圍繞地球加速度運轉、處於「全方位轉型期」的科幻作家陳楸帆

兩人一起,都對年輕人的焦慮感同身受。過去幾年的情勢,讓吳琦逐漸開始理解年輕人末日般的心情,「甚至是共情他們遠多過共情於我們的前輩」。陳楸帆也同意:「因為確實留給他們的世界、留給他們的社會和現實,就是這麼的無力、這麼的絕望,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樣的。」

和年初何雨珈 提出的「最小單元的抵‍抗」相似,陳楸帆認為,現在每個個體能做的只是構建自己「最小單元的行動綱領」。當資本與技術在宏觀層面合謀,我們只能在微觀層面發揮想像力,找到有別於大結構的自己的故事。

吳琦找到的敘事是「小地方」——這個概念不僅作用於「螺絲在擰緊」,也作用於單讀的最新一期 MOOK《小地方》 。陳楸帆則另闢蹊徑,跟隨薩滿朋友雲遊四方——身處無力感中,我們需要一些非理性,需要一些神秘主義,擁抱更深層次的科學與幻想的結合。

這一期,螺絲繼續擰緊。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喜馬拉雅

Spotify | 網易雲音樂|單讀 App

搜索「螺絲在擰緊」,或掃碼直接收聽

05:56

「這幾年,我的生活有點加速度」

09:35

技術焦慮時代,怎麼自我修行?

19:04

大家都有一種「收著」的狀態

22:30

熱力學第二定律:封閉的系統容易崩潰

24:19

最近的情勢,讓你完全共情於年輕人

32:46

AI 這個黑匣子,從軍備競賽到地緣政治

50:10

把對 AI 的焦慮,轉移給制度的設計者們

52:50

技術越發展,我們就越需要薩滿?

1:10:56

為什麼說,AI 也是一種赤子之心?

1:14:25

最後想說的:好好活著

談話中提到的公眾人物

李開復,信息技術及計算機科學研究者、企業家、作家

Sh.S.敖登托雅,青年寫作者、蒙古族傳統薩滿

劉寬,導演、寫作者、蹦迪高手,螺絲在擰緊 #066 期 嘉賓

淡豹,作家

梁鴻,學者、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螺絲在擰緊 #026 期 嘉賓

李霄峰,電影導演、編劇

張定浩,青年詩人、評論家,《上海文化》副主編

郭帆,電影導演

薩古魯·加吉·瓦殊戴夫(Sadguru Jaggi Vasudeva),印度瑜伽大師、作家

艾弗拉姆·諾姆·喬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美國語言學家、哲學家、認識科學家、史學家

加里·基莫維奇·卡斯帕羅夫(Garry Kimovich Kasparov),俄羅斯西洋棋棋手,前西洋棋世界冠軍

李世乭,韓國圍棋九段棋手

劉宇昆,美籍華裔科幻作家

談話中提到的書籍

《AI 未來進行式》,李開復、陳楸帆

《悲劇的誕生》,[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本期音樂

solari,坂本龍一

互動方式

如果你對本期話題或本節目有任何想法或問題,請大膽在各收聽平台評論區留言,或者微博吳琦@五七,陳楸帆@陳楸帆,與主播和嘉賓互動。下期節目中,我們將挑選一些問題,由主播吳琦做出回答。

「螺絲在擰緊」將在每個月的某些周四上線,期待下次再一起擰螺絲!

監製:彭倩媛

製作人:胡亞萍

編輯:蔡芷芩 陳梓芸

剪輯:椋生

視覺設計:李政坷 程子萱

節目運營:劉雨萱

原創音樂:徐逍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7970fa0c5c0c3c80fc823705df047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