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哭!求求它再拍一百年

2023-01-25     影探

原標題:燃哭!求求它再拍一百年

春節檔進入第四天。

有部片必須得奉上。

一因後台留言,早已催得發急。

二因往年慣例,這片不能缺席。

畢竟從2014年開始,相約春節檔是觀眾與它的默契。

十年,第九部。

初心不忘,仍能超乎你想像——

「熊出沒·伴我「熊芯」」

2022.01.22

頂級視效

2014年,「熊出沒」系列首部大電影登陸院線。

豆瓣評分7.8,票房2.47億,實績口碑雙豐收。

創作組野心沒有止步於此。

接下來,基本保持一年一部的上映頻率。

雖然背靠IP,卻絕不糊弄,而是部部求新意。

比如2016年,《熊出沒·熊心歸來》,以馬戲團奇遇探討人與自然關係;

再如2018年,《熊出沒·變形記》,主角團意外變小勇闖微觀世界;

又如2022年,《熊出沒·重返地球》,已經衝破地心引力開啟太空之旅;

既在故事上用心,又在製作上賣力。

據統計,已上映的前八部票房總計突破40億,累計觀影人次過億。

國民度自不必提,看「熊出沒」甚至成為歡度新春的儀式之一。

春節檔前,就有許多網友押寶,說最不可能翻車的就是它。

果不其然。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熊出沒·伴我「熊芯」》上映首日便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動畫片單日票房紀錄。

此後穩步發力。

截止發稿前,《熊出沒·伴我「熊芯」》總票房已破4億。

口碑也在持續發酵。

我也速速買了張票,擠進座位爆滿的影院。

看完後,真覺得萬分驚喜,且遠超出預期。

驚喜一:萌!

之前,大部分觀眾,當然也包括我,對熊大熊二的印象還是成年熊,高高壯壯。

這次,嬰兒期的熊大熊二首次登場大熒幕。

小小兩隻,一隻活潑爛漫,一隻乖巧貼心。

大眼睛blingbling,軟軟嘟嘟,看著就好rua~

難得的是,配音和動作設計也非常貼臉。

看得我心都化了。

(悄咪說,如果能出手辦或者掛件我必買)

驚喜二:酷!

當然,只用「酷」來形容《熊出沒·伴我「熊芯」》的視覺效果略顯蒼白。

去年,浩瀚無垠的宇宙星河與荷槍實彈的星際艦隊就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持續發力,玩轉海陸空。

光頭強駕駛客車水上漂,我願稱之為狗熊嶺車神。

熊大魅力不減,越到危急關頭越見真功夫。

看完愛上一頭熊。

各類造型迥異的機器人,接二連三登場。

賣個關子,影片後半段會出現重型機甲,氣勢駭人。

仰視鏡頭很有壓迫感。

觀影效果一絕。

驚喜三:細。

畫面的每一幀都經得起細看。

色彩搭配考究,結構比例舒服。

越是複雜的場面越是精描細繪。

近幾年,「熊出沒」的動物毛髮質感也在穩步提升。

這次,片中有段落水戲,毛髮在水中晃動的效果足見製作組誠意。

這麼肝,不知道創作人員的頭髮還在不在。

當然。

評價一部動畫,不僅要看視效,還要看劇本。

畢竟,不管中外,好製作爛故事的片子太多。

能品出來,「熊出沒」這次認真打磨了劇本。

邏輯完整自洽,層層嵌套反轉。

既要給你驚喜,還要你看得懂。

尺寸拿捏得勁兒。

一流劇本

《熊出沒·伴我「熊芯」》的故事起點依舊是狗熊嶺。

觀眾疑惑多年的熊媽媽露面啦!

一家三口的時光太美好。

熊媽媽帶著熊大熊二過日子的畫面真的好溫馨。

可惜好景不長,一場火災發生了。

森林深處的實驗室著火,熊媽媽奔向火場。

熊大在後面追趕呼喊,但媽媽依舊消失在自己面前。

自此杳無音信。

長兄如父,熊大肩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兩隻熊相依為命。

挨過凍,受過餓,被欺負。

熊大一邊思念著媽媽,卻也因當時媽媽的離開而心生埋怨。

轉眼多年過去。

某天,光頭強帶熊大熊二去振興島參觀機器人研究所。

蘇洛博士攜帶的琥珀石引出這段陳年往事。

因為這塊琥珀石是熊媽媽的貼身舊物。

左為蘇洛博士

琥珀石

熊大熊二認為,「蘇洛」是尋找熊媽媽、弄清當年真相的關鍵人物。

結果反派登場,並帶領機器人隊伍大搞破壞。

還試圖帶走蘇洛,奪取蘇洛手中的關鍵技術。

自此,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正式拉開帷幕。

在尋救蘇洛的過程中,熊大熊二遇到了一隻反派白熊。

熊大覺得這隻白熊像極了媽媽。

熊二反應雖然慢半拍,卻認定這就是媽媽。

但是,這不是白熊嗎?熊媽媽不是棕熊嗎?

而且白熊根本不認識熊大熊二,她有自己的小白熊寶寶。

白熊好像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所以熊媽媽到底在哪?

當年實驗室為什麼會著火?

琥珀石為什麼在蘇洛身上?

蘇洛掌握的技術是什麼?

白熊身上又有什麼秘密?

這些問題的答案交給大家去電影中尋找。

切記,不要把故事想得太套路,太自信會坑了自己。

我就是如此,看的時候完全沒猜對故事走向!

看完後我又復盤了下劇情,真的覺得蠻精妙。

前半段的伏筆,後半段皆有呼應。

所有的疑點,解答得也合情合理。

最牛的是它一點都不晦澀,小朋友也能看得懂。

而且敘事節奏節奏非常抓人。

有笑點:

上一秒反派實力強勁看似能橫掃千軍,下一秒就破功出糗。

上一秒機器人還十分穩重,下一秒就出故障亂扔飛盤蛋糕。

啪唧拍臉上,熊二:真香。

熊二吃貨本色不減,還把「追蹤器」聽成「巧克力」,一口吞。

化身大型「人肉追蹤器」。

上一秒是人工智慧,下一秒是人工智障。

粉色頭機器人給光頭強喂奶瓶,這是哪個人才想出來的點子。

全場爆笑,歡樂值拉滿。

這個機器人不僅有母嬰養護模式,還能切換至大師模式。

一個左勾拳,一個右邊腿,看誰敢偷襲我?

嗯嗯,新生代打星。

笑點之外,也有淚點。

放心,絕不是強行煽情。

而是情緒到那兒,淚就自然下來了。

我邊哭邊告訴自己,在小朋友們面前掉淚不丟人。

而我累積一年的情緒,像終於找到了安放處。

哭過笑過後,覺得自己被治癒了。

溫暖內核

《熊出沒·伴我「熊芯」》其實講了一個非常傳統的命題「母與子」。

古往今來,有太多文字影像敘述與探討這個命題。

它難得的地方在於,讓「母親」的另一面更可見。

母親,偉大也平凡,強大也脆弱。

我們需要的不止是謳歌,還有理解。

片中有一段回憶,熊媽媽剛開始照顧熊大熊二,手忙腳亂。

睡覺時,會把熊大熊二擠下床。

喂養時,會把熊大熊二喂得太撐,把握不好度。

找蜂蜜,會把蜂窩拍在地上,害熊大熊二遭殃,被蜜蜂追著蜇。

沒有誰是天生的母親。

「我也是新手,請多多指教、包容。」

熊媽媽其實是在和熊大熊二一起成長。

她曾經舉著琥珀石告訴孩子們:

「熊大是星星,熊二是月亮,媽媽是石頭,會一直守護你們。」

星星和月亮正好呼應了熊大與熊二胸前白色毛髮的形狀。

被愛滋養過的小孩不會長歪。

熊大熊二的善良與正義就源於此。

儘管在幼時,母與子便分離了,熊大嘴上說怨恨,其實心裡十分想念。

不然不會在見到琥珀石時反應那麼強烈,也不會為了找到媽媽那麼拚命。

熊二坦誠,仍保有強烈的孩子天性;

熊大彆扭,更像是言不由衷的大人。

在熊大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內心感情越濃烈,越是羞於啟齒。

但熊大與熊二都如此深愛著媽媽。

年幼時,你保護我們;

長大了,我們保護你。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危險,母與子都會毫不猶豫地雙向奔赴。

愛可以超越一切。

《熊出沒·伴我「熊芯」》是一部有「愛」的電影。

它讓「愛」可見可感。

它沒有說教味,卻在潛移默化影響著觀眾。

它並不沉重,是歡樂包裹溫柔暖化著人心。

小朋友們能在歡聲笑語中體會母愛的偉大,大朋友們能脫離生活繁瑣被親情療愈。

什麼是成熟標誌?

以前我會說,成熟的標誌是學會接受失去。

現在我會說,成熟的標誌是在失去後還有尋回的勇氣。

《熊出沒·伴我「熊芯」》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祝願:

2023年,要勇敢,要有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789dc7329b96088556bbbfc2b7e18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