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要「做3事、吃5樣」,為家人祈福納祥,老規矩不能丟

2022-08-06     有點煮意

原標題:明日立秋,要「做3事、吃5樣」,為家人祈福納祥,老規矩不能丟

進入八月後,天氣依舊炎熱,盛夏的餘熱還未散盡,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已款款而來。立秋意味著夏天的結束,秋天的來臨。俗話說:「立秋之日涼風至」,這幾天的降雨確實帶來了一絲涼意,但別忘了現在正處於三伏天中,「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舊要注意防暑。立秋日,皇家有祭祀、迎秋之禮,民間也有許多與飲食有關的食俗,明日立秋,要「做3事、吃5樣」,為家人祈福納祥,老規矩不能丟。

吃5樣

1、咬秋瓜

《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啃秋」是立秋的食俗中的一種,在立秋這一天吃西瓜,祛暑氣解暑熱,意為「啃秋」,相傳在立秋這一天吃西瓜,秋天不生病,也表達了人們「啃下酷暑,迎接秋爽」的美好祈願。

2、吃秋桃

立秋吃秋桃是南方的習俗,立秋前後正是桃子成熟的季節,此時吃桃子,不僅應時應季,香甜多汁的桃子還能潤燥補水。除此之外,「桃」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物,有著生育、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徵意義,因此立秋日吃秋桃寓意吉祥安康。

3、食秋渣

立秋吃「渣」是山東地區的食俗,這是一道用青菜和豆腐渣做成的傳統食物,又稱為「渣腐」。老傳統「吃了立秋渣,不嘔也不拉」。「渣腐」的主要食材是白菜豆腐,俗話說:「青菜豆腐保平安」,因此,民間認為立秋吃「渣」,能預防秋季腸胃不適,身體好了,日子也會過得順遂健康。

4、嘗秋餅

立春有「春卷」,立秋有「秋餅」。為什麼要吃「秋餅」呢?立秋意味著秋季的到來,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圓圓的秋餅不僅象徵著團圓,吃秋餅還意味著人們希望能迎來一個豐收年。除了美好的寓意,用麵粉製作的各種餅是秋冬常吃的食物,能為身體補充能量,因此有立秋嘗「秋餅」的食俗。

5、吞福圓

立秋吞福圓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俗話說「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寓意家人平安,子孫富貴。「福圓」也就是龍眼(桂圓),是夏季的當令水果,除了直接吃,還能用來釀果酒、曬桂圓乾,是很好的溫補水果,現在吃它才可調理秋季的諸多不適。

3件事

1、偷秋

俗話說「八月摸秋不為偷」,是什麼意思呢?「摸秋」也稱為「偷秋」,在舊時,農民種瓜果需要搭棚看守,以免讓人偷瓜摘果,但立秋節氣的當晚,婚後未生育的婦女可以到瓜架、豆棚下,偷偷「摸」走各種瓜豆,摸到的是吉祥,是運氣,也是百姓們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

2、曬秋

立秋處於三伏天中,天氣晴朗炎熱,正是曬各種蔬果的好時期。立秋時,老百姓會將收穫的糧食晾曬在陽台、院子裡,在這個豐收、忙碌的秋天,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更代表一種收穫的喜悅。

3、懸秤稱人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食慾降低,經過了一個夏季,體重不多不少都會減輕一點,因此又有過「苦夏」的說法。到了立秋這天,民間流行「懸秤稱人」,把體重和立夏對比,看看輕了多少,秋天補回來。不過現在大家都不缺營養,如果體重輕了,估計還會偷著樂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78729926f8b55e72000cdf6fd6fe0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