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號法律顧問:李小亮律師(前記者),免費為讀者提供法律諮詢。
點擊關注
2024年第一天,全球都在喜迎新年,但對於納卡人來說卻是悲哀的一天,因為他們所屬的納卡共和國在這一天正式解散,成為今年全球第一個覆滅的國家。
說起納卡共和國,可能很多人都對此比較陌生,紛紛發出疑問,納卡共和國什麼時候誕生的?納卡共和國隸屬於哪個大洲?納卡共和國跟誰接壤?
其實,我們可別小瞧了納卡共和國。
從領土面積的角度說,納卡共和國的地盤有4400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166位,比新加坡、盧森堡、馬爾地夫、巴林等相當一部分國家的面積都大;從人口的角度說,納卡共和國還有12萬居民,同樣比一些聯合國成員國的人口都多。
納卡共和國唯一的弱勢,就是實力不強,沒有國際知名度。
別說加入聯合國體系了,甚至在納卡共和國滅亡之前,都沒有一個聯合國正式成員國承認過它的國家地位,也就只有阿布哈茲共和國、南奧塞梯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這三個准國家才承認納卡共和國的地位。
但是納卡共和國的獨立時間還算比較久遠,於1991年12月10日宣布獨立建國,建國時間比哈薩克、厄利垂亞、帛琉、東帝汶、黑山、南蘇丹這些聯合國正式成員國還早。
可見,納卡共和國從1991年12月10日獨立,到2024年1月1日滅亡,一共只存在了32年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納卡共和國獨立時間很早,為何沒有哈薩克、南蘇丹、東帝汶等比它建國晚的國家「活」的時間長呢?
其實,這跟納卡共和國的「鄰國」亞塞拜然有很大的關係,準確地說應該是亞塞拜然以軍事手段,一手滅掉了納卡共和國。
納卡在歷史上的命運非常坎坷。
早期的納卡地區是亞美尼亞王國的一部分,當亞美尼亞王國滅亡後,又劃入了波斯帝國,直到1813年,俄羅斯打敗了波斯,納卡又被併入到俄羅斯帝國。當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納卡成了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只是該共和國很快就分解成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國。
由於納卡內部的大部分居民都是亞美尼亞人,只有少部分的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為了爭奪納卡大打出手。
最終在蘇聯和土耳其的博弈下,納卡於1923年7月7日在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的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名下的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內部建立自治州。
從此,納卡被納入了亞塞拜然的統治之下,即使是在1936年外高加索聯邦建制被取消,原下轄的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地位納入蘇聯,也沒有改變納卡自治州的地位。
這個時候,納卡內部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消除,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爭奪納卡的野心也沒有消除,只是礙於亞阿同屬於蘇聯內部的「同胞兄弟」,納卡問題被「冷藏」了起來。
但這並不意味著納卡就不會出事。
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蘇聯大廈搖搖欲墜,波羅的海三國脫離蘇聯獨立的意願很強烈,生活在蘇聯亞塞拜然納卡自治州的亞美尼亞族人開始躁動起來,他們不滿亞塞拜然當局在納卡自治州強制推動亞塞拜然化舉措,遂在蘇聯亞美尼亞的暗中支援下發起反亞塞拜然運動。
納卡自治州當局以及當地的主流民意,不斷以各種方式尋求將納卡納入到亞美尼亞版圖。
先是在1987年8月,納卡的亞美尼亞人向蘇聯請願,要求與亞美尼亞統一,有數萬人簽名;而後在1988年2月20日,亞塞拜然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議會投票決定與亞美尼亞統一。
亞塞拜然身為納卡的宗主國,當然不會看著納卡自治州從自己版圖分裂出去。
至此,納卡內部的亞阿兩族,以及亞阿兩國的矛盾激化,於1988年2月爆發納卡戰爭。
為了保住納卡的地盤,亞塞拜然直接廢除了納卡的自治州地位,通過重新調整行政區劃的方式,將納卡改為亞塞拜然的直接控制之下。
納卡自治當局不情願,在蘇聯解體前的1991年12月10日正式宣布獨立,成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不跟亞塞拜然玩了。
當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紛紛獨立,兩國為了納卡地區,直接把納卡內部衝突演變成了亞阿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戰火一直持續到1994年5月12日,亞阿雙方簽訂停火協議才算作罷。
此時,亞塞拜然剛剛從蘇聯獨立,軍事實力、經濟實力都不強,在立出去的趨勢。
所以,亞阿兩國的停火,只是制止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交火衝突,並沒有解決納卡的地位問題。納卡也從亞阿兩國停火的那一刻起,徹底擺脫了亞塞拜然的控制。
與此同時,亞塞拜然還失去了部分與亞美尼亞接壤的領土。
某種程度上說,在這場戰爭中,亞塞拜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就為後續亞塞拜然收復納卡埋下了伏筆。
這個時候亞塞拜然唯一能做的就是韜光養晦。
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在領土面積方面,亞美尼亞只有亞塞拜然的34%;人口方面,亞美尼亞只有亞塞拜然的30%;GDP方面,亞美尼亞只有亞塞拜然的14%;總兵力方面,亞美尼亞只有亞塞拜然的47%;軍費方面,亞美尼亞只有亞塞拜然的23%。
可以說,亞阿兩國的實力懸殊已經顯而易見,標誌著亞塞拜然報仇的時機已經成熟。
再加上土耳其公開支持亞塞拜然對抗亞美尼亞,為其提供軍事和經濟等全方位支持,而俄羅斯雖然是亞美尼亞的盟友,但克宮並不情願因公開支持亞美尼亞而破壞與亞塞拜然的關係。
所以,當亞阿兩國於2020年9月27日納卡爆發衝突後,亞塞拜然大軍與亞美尼亞武裝力量相互猛攻,激烈程度已然達到戰爭級別,亞塞拜然基於國防優勢,給予了亞美尼亞重創,可視為亞塞拜然武裝力量戰鬥力的檢驗。
結果表明,亞美尼亞在亞塞拜然面前完全處於被虐的姿態,不僅人員和裝備損失慘重,原來控制的納卡部分地區也被亞塞拜然奪了去,讓亞塞拜然有了趁機收復納卡共和國的勇氣。
於是在2023年9月19日,亞塞拜然大軍進入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以反恐為名,發起了軍事行動,直接把解散納卡共和國當局為主要目標之一,雖然亞美尼亞譴責亞塞拜然是侵略,但也不敢直接出兵納卡繼續與亞塞拜然惡鬥。
納卡共和國知道亞美尼亞靠不住,僅憑自己的力量又無法阻擋亞塞拜然大軍,因此在亞塞拜然發起行動的一天內,經過俄羅斯駐納卡維和部隊的斡旋,納卡共和國決定停火,解除自己的亞美尼亞族武裝,跟亞塞拜然談判。
這一次,納卡共和國撇開了亞美尼亞,直接投降亞塞拜然,納卡共和國領導人山姆威爾·沙赫拉馬尼揚於9月28日簽署命令,宣布納卡共和國於2024年1月1日停止存在。
至此,失去二三十年的納卡控制權又重新回到了亞塞拜然的懷抱。
今日推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