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路志正去世,享年103歲:7大養生秘訣被公開

2023-02-07     學會之聲

原標題:國醫大師路志正去世,享年103歲:7大養生秘訣被公開

1月27日,國醫大師路志正治喪工作組發出公告:首屆國醫大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央保健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路志正,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20日13時58分於北京仙逝,享年103歲。

路老的生命跨越一個世紀,在中醫界也是德高望重。

那麼,他的養生秘訣是什麼樣的呢?曾經,路老就透露過,最主要的是以下幾點。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做到,尤其是第四點,很多人都忽略了!

1、保持善良

「國醫大師」路志正先生出身中醫世家,他天生聰慧,幼年時代就開始接觸中醫,13歲正式拜師學習中醫,19歲獨立行醫。

過了古稀之年,他依然看診出診,風雨無阻。

精湛的醫術,來自於長期的學習實踐;專業的水準,讓他獲獎無數。

關於養生保健,路志正先生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理論心法。

路志正先生認為,養生的第一秘訣,是善良。

儒家的「仁者壽」,道家的「上善若水」,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與人為善」。

路志正先生經常說:「真誠待人,寬厚仁慈,你就始終處於一種祥和狀態。

人在這樣的狀態下,就像植物沐浴陽光雨露,生命力蓬勃向上,生機勃勃。

2、不急不躁

路志正先生指出,一個人做事,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不急不躁,穩紮穩打是關鍵。

在行醫過程中,他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病人,其中不乏年輕人,因為負擔大,壓力大,總是急躁易怒。

為了美好的明天奮發拼搏,這是可貴的品質,不過不能拼到不遺餘力。

一個人不管是體力、腦力、還是思想、精力都是有限度的,嚴重透支,對健康極為不利。

路志正先生治病,不僅看疾病本身,還善於探究患者背後的精神因素、心理因素。

「現代西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最好的醫生是病人自己,醫生只是病人的助手。

不急不躁,是你內心平靜的象徵;

安步當車,來自從容不迫的心靈。

3、動靜結合

中醫養生最精髓的一句話,就是「陰陽平衡」。不論是動靜結合,形神兼備,說到底都是「陰陽平衡」的拓展。

路志正先生認為,人要想獲得健康,運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必須講究一個度,適宜才是硬道理,過猶不及。

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需要不同的運動方式。

進入老年之後,他利用業餘時間編創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路氏八段錦」,每天堅持活動,張弛有度,大有裨益。

出診的間隙里,他會抓緊時間「活動活動」。

他指出,多出去活動,以外動四極,內養臟氣,才能保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晚飯後,他休息一會,看看電視,然後出去散步。這個習慣,多少年來雷打不動。

他說:「每天工作一天,用腦太多了,所以腦力要和體力結合適當運動。」

4、早晚梳頭

路志正先生有一個習慣:梳頭

每天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他都要認認真真地梳頭,保持10分鐘左右。

他說,這個小動作,具有不錯的養生功效。

人的頭部有很多經絡,梳頭可以有效刺激經絡穴位,可以提神醒腦,調節氣血。

常梳頭還能夠改善頭皮環境,有助於頭髮生長,讓白髮變黑。

人的頭髮黑,看上去就年輕,看上去有精神,心情就會很好。

心情好了,氣血條達,健康也就水到渠成。

路志正先生把這個習慣堅持了多年,他說,梳頭這個習慣,看上去不起眼,卻功能強大,通過刺激頭部經絡,通暢氣血,調養精神。

晚上梳頭,則易於順利入眠。

5、飲食有節

在飲食方面,路志正先生不厭食、不挑食、不偏食,他的標準是:清淡為主,葷素搭配。

他認為,五穀雜糧是健康最好的朋友。

每周他要吃兩次棒子麵發糕,喝兩次麵茶。

食品粗細結合,才能保證營養和健康。

路志正先生最忌諱暴飲暴食,大快朵頤。他說老年人消化能力減弱,要儘量少吃大魚大肉,高油高鹽高糖分的東西,務必少碰。

脾胃是一個人的後天之本,若食無定時,過飢或者過飽,都會對脾胃造成損傷,得不償失。

中醫講,脾胃損傷,則諸病叢生。

所以說,不管養生保健,還是治病救人,路志正先生特別重視對脾胃的保養和調理。

俗話說,十人九胃;俗話也說,病從口入。

很多人的疾病,都跟飲食有關,守住嘴巴,護理好脾胃,是我們每個人的神聖使命,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6、經常閱讀

路志正先生很喜歡讀書,他曾經說過,讀書對於他的健康長壽幫助很大。

因為,讀書可以靜心,靜心能夠忘憂。

沒有煩惱困擾,心靜如水,可鑑天地;物我兩忘,樂此不疲。

這個時候,我們身體的各個系統就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就會遠離疾病侵襲。

鮐背之年,路志正先生依然讀書不輟。

早上看報,通曉天下大事;夜晚讀書,品味世間經典。一天如果不讀書,就會悵然若失。

就像學習中醫典籍一樣,反覆吟讀,直至如流水行雲,出口成誦,形成了自然記憶。

然後,一字一句體會、揣摩其中的涵義,得趣其中,其樂無窮。

7、吃薑泡腳

俗話說,早起姜,賽參湯。

路志正先生有個特殊的習慣,早晨「吃薑」。

他吃的姜,是經過醋泡之後的,生薑里富含姜辣素、姜油,能夠健脾昇陽、調理脾胃,還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延緩身體細胞衰老。

在過去,經常聽老人們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醋呢,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醋泡過的姜,養生效果會翻倍,每天吃幾片醋泡姜,能緩解消化不良和積食等症狀。

他的另一個習慣,恰好與之對應,那就是睡前泡腳。

人腳上經絡縱橫十幾條,睡前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著疏經通絡,安和臟腑,改善睡眠的功效。

我們常說,「睡前泡泡腳,勝服安眠藥」,就是這個道理。

路志正先生還會根據自己身體情況,添加一些中草藥,比如除濕的花椒、排毒的艾蒿、活血的藏紅花、化瘀的益母草等。

有效地預防疾病,實現了延年益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f4a679e19407da6a5a9ce6aa19a8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