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酒的「傷疤」:本地人都說好喝,到了外地卻被人嫌棄

2022-05-19     海天一色的廚房

原標題:河北白酒的「傷疤」:本地人都說好喝,到了外地卻被人嫌棄

河北省橫跨華北、東北兩大地區,地處暖溫帶和濕地的交界處,是我國唯一一個既有高原山地,又有平原、湖泊,以及海濱的省份,自然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

提起河北你想到什麼?外焦里嫩、一口爆汁的驢肉火燒,不齁不甜的蜂蜜麻糖,還是河北衡水的老白乾?河北地區可不僅僅只有美食,這裡還有壯麗的大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的物種資源,以及傳承多年的傳統文化,例如河北魏縣的剪紙文化,以及安新蘆葦畫等。

其實,河北也產出大量的美酒,只是名氣不如茅台、五糧液,要知道河北的省會石家莊可是有著「世界釀酒鼻祖」的稱號。

河北石家莊背靠太行山,滹沱河穿其而過,水美地肥,擁有極好的釀酒條件,擁有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的河北,為何沒有釀出與茅台、五糧液齊名的美酒呢?

究其原因,不是喝杯白酒酒質不好,而是酒廠不會經營。要知道,以前河北省的美酒也是火遍天下,在整個白酒市場上相當有名氣,紅極一時的衡水老白乾更是讓其他省份的白酒黯然失色。

可惜後來白酒市場迎來大變局,很多酒企開始走「營銷」路線,而河北的美酒只想保持初心,做最好的酒,走最傳統的路線,導致現在很多河北的美酒都沒什麼名氣,這真是河北白酒界的大「傷疤」。河北的這些美酒本地人都說好喝,到了外地卻被人嫌棄。

中國有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酒釀得好,就算身處巷子深處,也會有人能聞其味、知其香,不管多遠都會慕名前來品嘗。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逐漸演變成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再好的酒,一直身處巷子深處終究只能落到「鮮為人知」的下場。河北的美酒就是因為甘於平庸,不懂營銷,不去經營自己,最終才會演變成白酒界的「傷疤」

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領略幾款河北比較經典的白酒,看看你都知道幾款,全都知道的絕對是老行家!

1. 劉伶醉

劉伶醉酒源於魏晉,始於金元,酒廠位於河北徐水縣,徐水縣位於美麗富饒的冀中平原,西靠太行山,東臨白洋淀,為釀酒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提供優質的釀酒原料。

劉伶醉酒對於河北酒友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幾十年前名氣直接碾壓茅台,堪稱河北第一名酒先後榮獲「首批中國食品文化遺產」「首批中華老字號」

劉伶醉有著自己獨特的釀酒工藝,釀出的酒也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很有特色,可惜劉伶醉的經營模式太過傳統,在美酒眾多的時代中,沒有任何宣傳的劉伶醉就像被雪藏了一般,現在市場上都很少見到它的身影了,這給河北白酒界造成的一大「傷疤」

2. 迎春酒

說到醬酒,很多人只知道貴州醬酒,殊不知,河北也有一款經典的醬酒,那就是擁有「北方小茅台」之稱的迎春酒。

迎春酒在第三、四、五屆全國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國家優質酒,北派醬酒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麩曲醬酒工藝,迎春酒就會採用這種釀酒技術,出酒率很高。

打開瓶蓋一聞,一股濃郁的糧食香直入鼻腔,喝一口,醬香味很明顯,只是沒有南派醬酒那般濃郁。喝完之後,嘴裡有淡淡的焦香和焦糖香的復合香味。

這款酒也是因為宣傳太少,難以走出河北省,這樣的好酒居然被埋沒,真是可惜!

3. 五合窖

五合窖酒是河北定興縣的特產,精選本地優質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麥為原料,堅持傳統的五糧型釀酒工藝,該酒融合五糧的精華,形成北方特有的五糧濃香型白酒的代表。

該酒聞起來窖香濃郁,酒香舒適迷人,勾人飲用,嘗一口,醇厚協調,味道甘美,喝完之後整個人都十分清爽。

五合窖名氣不大,但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如此美酒到了外地卻被人嫌棄,真是河北白酒界的一大「傷疤」。

從這3款酒的身上不難看出,一款酒想要走得更遠,除了酒質過硬,還要經營好自己,學會「毛遂自薦」,正如現在的社會,人才輩出,如果甘於平庸,不做改變,只會被甩在後面。

在美酒遍地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但依然還有很多酒企不吸取教訓,覺得走傳統路線才是最好的選擇,但實際上已經被時代淘汰了,下面這款酒也是如此。

緣得仿台酒

緣得酒就是典型的南派大曲坤沙醬酒,產自貴州茅台鎮,酒廠距離茅台酒廠300米遠,擁有一樣的地理條件、原料和釀酒工藝,很多酒友都評價緣得酒的口感最接近茅台酒。

選用當地特產的紅纓子糯高粱和小麥為原料,搭配坤沙工藝和「12987」工序,每一個流程都嚴格把控。

打開瓶蓋就能聞到紅纓子糯高粱的獨特香味,還有一股濃郁的醬香味,喝到嘴裡,還有淡淡的焦香、窖香、花果香的復合香味。

這款酒有著95%的飛天口感,在貴州本地倒是很受歡迎,但一出貴州省卻鮮為人知,說它是貴酒醬酒界的「傷疤」也不為過。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b9ab9435f389af4a7b3e77e45cdf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