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頭條】這種超寶藏「深色蔬菜」,能改善便秘、補鈣、護眼

2024-10-31     光明網

南方朋友的餐桌或者北方朋友吃烤肉的時候,可能都遇到過這樣一種蔬菜,它顏色非常特別,還有一股奇特的香味,這種蔬菜就是紫蘇。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這種蔬菜不僅美味,營養也非常優秀,如果你能習慣它特殊的香氣,真的很推薦多吃~

紫蘇:自古以來的「東方香草」

紫蘇也叫紅蘇、赤蘇,為唇形科紫蘇屬的植物,紫蘇具有特異的芳香,在我國種植應用有近2000年的歷史。

小知識:

我們都知道「時光荏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詩經》中的《小雅·巧言》有言:「荏染柔木,君子樹之。」「荏染」即「荏苒」,「荏」指的便是紫蘇。紫蘇的生命周期恰如芳草,一歲一枯榮,古人便用「荏苒」來感慨光陰易逝。

紫蘇葉:高營養深色蔬菜

1

膳食纖維

紫蘇葉的膳食纖維含量高達7.3克/100克,這比我們常吃的大白菜、小白菜、芹菜、韭菜等都高很多。吃50克紫蘇葉攝入的膳食纖維可以滿足一般人群每天最低需求量的近15%,充足膳食纖維的攝入對預防便秘和改善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2

紫蘇葉雖然是一種綠葉菜,但它的鈣含量相當可觀,高達230毫克/100克,這含量是高鈣飲品牛奶的2倍多,即便紫蘇葉在吸收率問題上比不過牛奶,但勝在含量高,補鈣還是很推薦的。

3

胡蘿蔔素

相比於富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紫蘇葉的含量更加優秀。它的β-胡蘿蔔素含量為11000微克/100克,是胡蘿蔔的4倍。β-胡蘿蔔素不僅是一種抗氧化劑,還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可預防眼睛乾澀和乾眼症,對皮膚健康也十分有益。

4

散寒安胎可解毒

中醫認為,紫蘇葉味辛性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寬中的功效,可以用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胸悶、腹脹嘔惡等病症。並有安胎的功效,可以用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還能解魚蟹毒,又因為它性溫,因此最適合搭配性寒涼的魚蟹類菜肴食用。

入湯藥時劑量一般在10克~15克,入菜肴時10克左右為佳。但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當慎服;另外,雖然孕婦可食用紫蘇葉,以解毒安胎、減輕貧血,但也應注意不可過量。

5

天然防腐劑

紫蘇也是天然防腐劑,在製作泡菜時放些紫蘇葉或紫蘇杆,能防止泡菜罈子裡出現「起白」的情況。

儲存紫蘇葉有妙招

保存時,乾燥的紫蘇葉需放於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以防香氣散失。

若是新鮮的紫蘇葉,應先曬乾再用保鮮袋裝好;或洗凈晾乾用紙包好放入冰箱;或洗乾淨後在太陽下曬乾,然後放些鹽拌勻,保存在通風的地方。

紫蘇入饌

紫蘇入饌歷史悠久,漢代《七發》中就有「鮮鯉之鱠,秋黃之蘇」的記載。明代《本草綱目》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湯飲之。」也可用鮮紫蘇葉代茶飲,或煮粥,或作為調味香料。

推薦2款紫蘇美食

紫蘇粥

材料:粳米100克,紫蘇葉、紅糖各適量。

做法:粳米煮成稀粥,放入紫蘇汁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和胃。適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胸悶等症。

紫蘇生薑紅棗飲

材料: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

做法:先將紅棗放在清水裡洗凈,然後去掉棗核,再把生薑切成片,鮮紫蘇葉切絲,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里。用大火煮開後再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後把紫蘇葉、生薑、紅棗都撈出來即可食用。

功效:暖胃散寒,行氣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寒的人群服用。

轉自:人民網科普

來源:嶺南大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b1a644f657ced1fbf1e27cfcb98c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