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設計師一起共赴日本,開啟我設計生涯的首次遊學之行!
啟程合影
徐洲敏(老徐)
深圳市正班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師
愛乾淨的我來自廣東汕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我的做人原則。
設計理念:
將點、線、面靈活運用,配合光影營造出溫馨、舒適、震撼的空間。
研習營第一站就是在東京藝術大學聆聽橋本和幸教授的設計課程,通過教授的講解,讓我對日本的人文地理有了大概的了解認識,從而才能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更深入的走進日本,去了解日本的文化、藝術等。
橋本和幸教授在講課
敬畏大自然
何為大自然?大自然就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和變化著的物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世界。
佐川美術館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的原因,我們龐大的建築物非常多。在我們的國家,修建房屋,基本都先會把地剷平,房子建好後再來安排植綠等營造環境。在龐大的建築物面前,大自然顯得很渺小,甚至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存在。
而在日本,人人敬畏自然,敬畏到連一草一木都覺得有神靈存在,同時將敬畏自然在建築上體現出來,這讓我感到非常震驚。
佐川美術館
日本基本每個地區都有一個代表性建築來限定其他建築物的高度,也許是因為這點,所以日本人能巧妙的運用周邊的環境來做設計,他們很多建築物都是利用自然環境,圍繞自然環境來做設計,將建築體融合到周邊的環境中,讓人感覺建築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從建築物上能夠感受到日本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佐川美術館茶室
傳承的力量
在中國,如果是有年代的建築,基本上都會被保護起來,不讓人去破壞,而日本人卻不一樣。
根津美術館裡的一個鳥居
日本的神社,他們每20年左右就會在原有的神社旁邊建一個一模一樣的新神社,然後他們會告訴你這個保存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這也許是我們中國人不太能接受的一種精神。聽了橋本和幸教授的講解,我便理解了這種做法的意義,甚至覺得可以借鑑。他們通過保持更換建築來繼承古代建築,來培養後代人的技藝,培養後代人與自然文化的傳承。
根津美術館長廊
日本的人文精神
放下過去,展望未來。相信來過日本的人都能感受到,當下的日本人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在日本研習的這幾天,我一直感受著日本人帶給我的親切感。無論老少,他們都非常的謙卑禮讓,讓人感到非常的舒心。
猜:拍婚紗照的日本人
茶室,一個狹小的空間,將人類的平等體現的淋漓精緻,不管是日本天皇還是平民百姓,想要進到茶室都得低頭通過,讓人放下心中的一切,以平靜的心進入到茶室,享受茶帶來的醇香,感受生活的美好。
茶室一面
「點、線、面」與光影的奧妙
我個人對線和光影非常感興趣,看到錯綜複雜的線條,總是會去研究其中的規律。我認為設計就是將點、線、面靈活運用,配合光影營造出溫馨、舒適、震撼等各種空間。當然我也把光影歸納為點、線、面。相信大家稍微留點心都能很輕易的發現我們周邊的點、線、面。
銀座一商場內通道
表參道一建築通道
表參道一建築
來到日本,我看到了很多我沒看到過的的點、線、面及光影營造出來的空間。對比國內,我覺得日本的設計大師在運用這些點、線、面及光影營造出來的空間非常的有靈魂。這次研習時間有限,學到的遠遠還不夠,希望可以再次到來,深入探索它的文化、設計的奧妙。
佐川美術館
佐川美術館
佐川美術館
21-21 Desing Sight
MIHO MUSEUM 大廳
MIHO MUSEUM 大廳
這次的日本研習對於我的衝擊非常大,是我設計職業生涯的轉折點,有幸與全國各地的優秀設計師同行,互相學習和交流,感觸良深。希望我們回國後,也能擁有發現的眼睛,探索身邊美好的事物。
今後,砥礪前行,在生活中尋找設計,在設計中品味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6R-am4BMH2_cNUghV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