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唐一百多年來的唯一一位皇后,何氏的下場很淒涼,比漢獻帝的伏皇后有過之而無不及。
唐朝立國289年,共計21帝,但只有七位皇帝生前立了皇后(不含追封)。其中,自唐德宗貞元二年立王氏為皇后之後,110年間大唐的皇后之位一直空懸,直到乾寧三年,唐昭宗冊立何淑妃為皇后。
何氏是四川人,出身不詳,應該就是一位普通的士族子弟。唐昭宗為壽王時,何氏被選入宮中,被賜給壽王為侍妾。由於長得漂亮,為人聰慧,她深得壽王的寵愛,先後生了二子一女,即長子李裕、九子李柷(唐哀帝)和平原公主。
唐朝從唐玄宗開啟「跑路模式」以來,先後有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唐昭宗四位皇帝重啟祖先的體能訓練計劃,其中唐昭宗最倒霉,他一個人就跑了四次,差點把自己練成鐵人三項運動員。
沒辦法,誰讓晚唐弱得跟豆腐渣似的呢?
本著將幽默進行到底的執著,唐昭宗每跑一次都要改元一次,外人以為他想要以此革故鼎新、洗刷恥辱,到後來才發現,他其實是為了宣示自己還頑強地活著。
光化元年(898年),二次長跑回京的唐昭宗心情很鬱悶,喝了點小酒,上頭了,看著身邊的太監宮女就生氣,拔劍連砍了好幾個,驚得宮中一片哀嚎。
唐昭宗其實是個很有上進心的青年,自即位以來他一直奮發圖強,企圖改變大唐衰敗的趨勢。但歷史嫌貧愛富,拋棄了積重難返的大唐,唐昭宗每做一件事都是適得其反,在他的努力下,朝廷連戰連敗,將唯一能震懾藩鎮的神策軍幾乎折騰光了。
沒了打狗棍,唐昭宗的本尊像越來越具有傀儡的范兒了。所以,唐昭宗很生氣,很鬱悶,都是你們這群死太監,砍死你們,砍死你們……
砍完,唐昭宗醉醺醺地倒頭就睡,這種事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然而,這一次太監們不幹了,神策軍中尉劉季述憤然而起,他聯合幾位同病相憐的宦官頭頭,發動一千多名禁軍囚禁了睡夢中的唐昭宗,並宣布立太子李裕為帝。
晚唐的宦官們幹這種事早就輕車熟路,大臣們也早就見怪不怪,所以當劉季述拿著草擬的詔書讓宰相們簽字時,宰相們龍飛鳳舞,簽下花樣簽名。
等唐昭宗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說話不好使了,頓時勃然大怒,準備跟劉季述等人死扛到底。
劉季述陰沉著臉,正在思考著讓皇帝「上仙」的數十條大法,何皇后急匆匆趕來:「哎呀,軍容使(劉季述的官銜)這麼做不還是為了保護皇帝嘛,請容我勸勸皇帝。」
何皇后的低姿態,避免了一次宮廷血案,在她的勸說下,唐昭宗接受了現實,並被劉季述囚禁於少陽院。
那是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唐昭宗、何皇后,以及公主妃嬪十幾人,在饑寒交迫中度過了一個多月,直到宮中再次爆發兵變,劉季述被殺,唐昭宗一家才重獲自由。
然而,剛剛恢復皇位的唐昭宗並沒有迎來幸福時光,第二年,鳳翔節度使又來「拜見」皇帝,並順手將唐昭宗、何皇后擄走了。
這一次流亡更淒涼,在朱溫的圍攻下,鳳翔城內彈盡糧絕,人相食,一隻老鼠能賣500錢。唐昭宗如同乞丐,自己在後院架一口鍋熬麥粥,喝得渾身無力,走路都費勁。
後來李茂貞實在撐不下去了,被迫將唐昭宗交給了朱溫。為了不與唐昭宗斷線,李茂貞在協議中加塞,強娶了何皇后的女兒平原公主為兒媳。
何皇后雖然不情願,但唐昭宗急於逃出虎口,反勸何皇后說:朕能得以逃生,你又何必擔憂你的女兒呢?
皇帝都活著了這副模樣,何皇后能拿什麼保護女兒呢?她只能與女兒揮淚而別。
唐昭宗以為從此脫離虎口了,豈料朱溫是條惡狼,遠比李茂貞還要兇殘。為了防止李茂貞再度劫持唐昭宗,朱溫搶先下手,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一勞永逸地將這個傀儡掐在了自己的手掌心。
當時何皇后已經懷孕,唐昭宗請求留在華州等皇后產後再走,竟然遭到了朱溫的拒絕。在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驅趕下,唐昭宗一行被迫上路,何皇后在途中產下一子。
早在上路之前,何皇后就哭著對唐昭宗說:「從此我們的命就交給朱溫這個賊了。」為了給新生的孩子一條活路,何皇后一咬牙,將他交給貼身的宦官胡姓宦官,讓他帶著小皇子逃到胡宦官的家鄉婺源。相傳,婺源「明經胡氏」就是唐昭宗的後人。
一切正如何皇后所料,到了洛陽後才五個月,朱溫就公然殺害了唐昭宗,並將何皇后的次子,時年12歲的李柷推上了皇位。從這一刻起,何皇后也成了何太后。
一年後的天祐二年(905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下旨殺害了何太后,還給她加了一個羞辱性的罪名——私通蔣玄暉。
蔣玄暉是誰呢?此人原本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因為投靠了朱溫一夜爆紅,並被朱溫任命為樞密使。
蔣玄暉堪稱朱溫手下的一條惡犬,弒殺唐昭宗、九曲池屠殺九王,都是他親手執行的,可謂惡貫滿盈。
何皇后的丈夫和長子李裕都死在了蔣玄暉的手上,她怎麼可能與這個仇人私通呢?
原來,有人舉報說,李裕死後,何太后曾經向蔣玄暉求情,一旦改朝換代,可否饒我母子一條性命?
後來又有人舉報說,蔣玄暉、張廷范、柳璨三人,夥同何太后在積善宮埋石像,並一起焚香盟誓復興大唐。
向蔣玄暉哀求是有可能的,盟誓這種事怎麼聽都是捕風捉影,他們四人誰都不具備這個能力。即便蔣玄暉等人有這個野心,他們會跟何太后這個內無勢外無援的女人結盟嗎?
何太后是個聰明人,當年唐昭宗在世時,她就認為皇帝連宦官都對付不了,如今唐昭宗死了,對手又換成了朱溫,怎麼抽風似的突然信心爆棚了?
很顯然,這事朱溫的栽贓陷害。可問題是,朱溫為何跟一個女人過不去?他想篡唐,何太后肯定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阻擋,他此舉到底是什麼意圖呢?
答案要從蔣玄暉、張廷范、柳璨的身上找。原來,這三條最忠實的惡犬與主子朱溫之間產生了齟齬。
自從唐昭宗遇害後,朱溫便加快了篡唐的步伐。為了滿足主子的野心,三人不遺餘力,上躥下跳,尤其是柳璨,這位出身河東柳氏豪門的「高貴」知識分子,竟然以符讖為藉口,製造了震驚天下的「白馬驛之禍」,導致三十多位重臣被屠殺,並拋屍黃河。
唐昭宗死了,皇家子弟在「九曲池之變」中集體遇難,擁護大唐的重臣們也在「白馬驛之禍」中被屠殺殆盡,對朱溫來說已經沒了反對的聲音,金燦燦的皇冠唾手可得。
於是朱溫決定向前推進一步,要求唐哀帝給他「加九錫」。
這個標準化的流程是不是太熟悉了?唐哀帝連哼哼都不敢,只有應允的份兒,可沒等他表態,蔣玄暉、張廷范、柳璨卻搶先發言:不好吧,梁王你犯規了。
朱溫被整蒙了,自己的狗咋還咬上主人了呢?
三人異口同聲地說:按照自古以來的程序,您得先封一個大國的王,然後左看看又瞅瞅,再深挖挖,如果沒人反對再加九錫,眼下還有李茂貞和李克用虎視眈眈呢,您是不是心太急了?
客觀講,他們說得沒錯,但朱溫不這麼認為,你們是神馬東西?這種話你們有資格說嗎?忘了自己的身份啦?
蔣玄暉他們想的卻是,我們為了你臉都不要了,不就是求個榮華富貴嘛,現在我們是你的心腹,自然身價也得跟著漲一漲,朝中的大事我們不參與誰還有資格參與?
這倒霉催的,蔣玄暉、張廷范、柳璨本沒有背主之心,僅僅是太把自己當個人就得罪了主子。
唉,這年頭不好混吶,給別人當一回狗就再也沒有當人的機會了,警惕啊警惕!
他們三人沒當回事,大不了改天再給主人媚一個就成了,可有人在一旁卻看得心花怒放。此人就是宣徽副使蔣殷、趙殷衡,蔣玄暉、張廷范的死敵。
於是這倆人在背後下黑手,狀告他們與何太后焚香盟誓。
狗把自己的命當時回事,豈不知在主人眼裡狗命不算命。朱溫眼皮都沒眨一下,一聲令下斬殺了蔣玄暉、柳璨,車裂了張廷范。
柳璨這夥計最「爺們」,被押上刑場時,他把自己痛罵了一遍:「負國賊柳璨,死宜矣。」
蔣玄暉、張廷范、柳璨死不足惜,可憐何太后無辜受牽連,含恨而死,還背了一個不明不白的恥辱罪名。
還是那句話,國破家亡之計沒人能夠倖免,你想躲著鬼,鬼卻隨時能纏上你,躲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