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新棋局:完成5G布局 殺入數智化賽道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中國廣電新棋局:完成5G布局 殺入數智化賽道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初步完成向5G運營商的角色轉型後,中國廣電正朝著更多元化的目標邁進。

11月29日,天眼查平台顯示,中國廣電旗下的子公司中廣寬頻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寬頻」)已於11月23日完成更名,更名後為中廣數智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數智」),法人代表為問永剛。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其最大股東,對其持股比例為35%。

同時,《中國經營報》記者查閱發現,中廣寬頻的主要變更信息還包括經營範圍。中廣數智新增了5G通信技術服務、人工智慧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家用電器研發、家用電器零配件銷售、家用電器銷售、日用家電零售、工業網際網路數據服務、區塊鏈技術相關軟體和服務等多項內容。

對於此次更名,記者也向中國廣電方面進行了確認。除了已公布的相關信息之外,對方表示,未有更多相關信息可以透露。但在業內,中國廣電的這一動作則被視為此前公開的數智化戰略的一環。記者注意到,在今年4月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就曾表示,作為媒體、信息、科技融合的中央大型文化企業,中國廣電正切實擔負起數智化社會建設主力軍的企業使命。

「從企業發展而言,中國廣電進入向數智化賽道是大勢所趨。」廣電產業分析師吳純勇向記者表示,數智化業務是當前科技企業都在涉足的一大方向,尤其是中國廣電這類業務綜合且多元的中大型科技企業,探索創新數智化業務才能保證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此次更名也可視作一次行業趨勢性的新嘗試。

廣電數智化之路

回顧中廣寬頻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中國廣電的數智化重任落子其身上,也屬有跡可循。

公開信息顯示,中廣寬頻成立於2018年10月,其最初由中國廣電控股子公司中國有線、重慶有線、山東廣電網絡、上海東方有線、雲廣互聯等聯合註冊設立,最初定位為廣電行業內全國性寬頻綜合業務運營公司,主要為全國廣電網絡運營商寬頻業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2020年,中廣寬頻首次與各省網進行合作探討,意圖將廣電5G應用平台與寬頻電視等相關業態服務進行應用推廣。而在當年末,負責承擔廣電全國5G承載光纜幹線網絡運維工作的中國有線退出中廣寬頻的股東身份,同時也將其所持股權移交給中國廣電。

中國廣電集團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退出,已經表明集團意圖將中廣寬頻的身份由次級子公司變為直接控股,其目的應是將其作為集團旗下踐行新業務戰略的主體,便於直接管理且高效執行集團戰略。

而這一新戰略,也在中廣寬頻隨後的業務變化中逐漸清晰。2020年11月,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首度提出對「加快廣電新基建和5G應用、打造廣電5G應用平台」的意見。隨後,中廣寬頻的經營範圍發生變更,主要增加「廣播電視節目製作」。

據悉,中廣寬頻彼時正在著手廣電5G應用平台的相關工作,該應用平台主要依託有線、提升有線、服務有線,可為有線網提供應用,涉及到了融合跨端、內容建立、寬頻電視等業務方向。

對此,吳純勇認為,中廣寬頻作為廣電旗下業務創新的運營主體,在彼時已經顯露。廣電5G應用平台包括融合跨端、內容建立、寬頻電視等業務,是廣電探索新型數字化業務的試驗田,而從其後的演變來看,這些也是數智化轉型的基礎業務。

在吳純勇看來,進入2023年後,隨著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浪潮匯聚,中國廣電也進一步認識到,應抓住於各行業開啟的數字化轉型機遇,服務開拓更廣泛的政企市場,這使得中廣寬頻有了新的任務與角色。

據悉,中廣數智目前已推出寬頻全流量、流量交換、分布式數據中心、雲網協同、智算雲、中國廣電雲電腦等平台型業務,聚合業內領先的數字化應用,將積極布局包括大視頻、物聯網、大數據、大模型、數智化服務在內的廣電5G融合標準化開放性平台。

運營商整體轉型

伴隨中國廣電的入局,運營商整體開啟數智化轉型的大勢,也已進一步明朗。記者注意到,不獨中國廣電,過去三年來,三大電信運營商此前已相繼新成立或將旗下子公司更名為數智業務公司,意圖拓展新業務領域。

2021年2月7日,中國聯通率先成立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數科」),在原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聯通雲數據有限公司、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聯通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註冊資本89.4億元。

中國聯通方面介紹,聯通數科將不斷提升為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生態環境、智慧文旅、數字國企、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的服務能力,致力於成為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專家。

同年8月,中國移動也授權中國移動設計院成立了「中移數智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億元。記者從中國移動方面獲悉,中移數智的定位是中國移動集團全公司數智化轉型諮詢責任主體,負責打造中國移動特色AaaS的數智化轉型方法論和諮詢服務體系,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數智科技諮詢及服務公司,其業務主要包括數智化轉型諮詢和數智化解決方案兩大類。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彼時表示,信息通信業正邁入數智化發展新階段,公司將加速數智化轉型落地。同年,他宣布明確集團未來將以「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發展主線。

其後,中國電信也開始行動。2022年3月,成立於1996年的中國電信集團系統集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電信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註冊資本由5.42億元增至30億元,增幅超453%,同時,經營範圍也新增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智能車載設備銷售等。

而在中國廣電成立中廣數智後,我國四大運營商已全部成立數智化業務子公司。Omdia電信戰略高級首席分析師楊光表示,近年來,為了突破業績瓶頸,電信運營商一直都在強調增加第二曲線業務收入,後者主要依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行業應用等新型市場,這些領域也是當前企業數字化的主要方向。

「尤其是在5G全面商用後,運營商需要儘快收回此前建網投入的高成本。」楊光表示,這使得當前運營商在創新數智化業務領域達成一致共識,並且都格外積極。

新階段的蛻變

作為最後一個進入數智化賽道的運營商,中國廣電顯然也要面對更多的競爭壓力。在三大運營商都積極搶占數智化市場的背景下,中廣數智的前景,也需要面對更多層面的考驗。

楊光認為,網際網路廠商的壯大,以及新興技術的出現,使得電信市場相比過去多了很多強有力的競爭者,這令傳統色彩較為濃厚的運營商近年來的創新意願和危機意識非常強烈,也願意在新技術領域積極嘗試且付出投入,這是運營商進入數智化賽道的優勢。但是,由於研發能力和打造產品的能力相比網際網路廠商仍有欠缺,因此,運營商數智化業務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功,還有待觀察。

而在吳純勇看來,區別於三家在傳統電信市場深耕已久的運營商,中國廣電在打造數智化業務上顯然也需要避免同質化的思路,創新更多不同的新玩法與產品,才能具備更大的競爭力。

「從目前來看,媒體與視頻業務會是廣電系的一大優勢。」吳純勇表示,數智化未來的競爭力更多體現在新技術與傳統業務融合,而由於手握廣播電視網絡與5G行動網路優勢,且在文化傳播領域具備製作與渠道優勢,廣電數智化應該更多在此方面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宋起柱曾公開表示,中國廣電將深化數智網絡和宣傳文化融合,全面賦能「五位一體」發展。推進TMT領域各類要素聚集,發展「網絡﹢視聽」新業態,積極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各行各業加強數字化信息化應用能力建設。

而為了強化競爭能力,中國廣電也在更新戰略版圖,打造一體化的運營策略。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廣電對旗下的多家專業子公司進行調整,包括中廣行動網路有限公司正式啟動註銷,同時中廣資本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也更名為中廣極視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此外,中廣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也已被直接納入中國廣電旗下。

種種動作標誌著中國廣電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吳純勇表示,數智化戰略將是中國廣電邁入新階段後的一步棋,但不會是唯一的一步,隨著業務層面的創新,中國廣電還存在更多可能的探索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55e77d9eaa51d179a107aedc6f31c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