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到90歲的老人,基本上在70歲的時候,就不再做這些事了!

2024-08-08     醫學原創故事會

年齡大了,人很容易陷入兩個極端,其中一個極端是,破罐子破摔,覺得反正年齡大了,沒幾年活頭了,乾脆能享受一天是一天,所以乾脆隨心所欲;另外一個極端是,無論做什麼都追求極致,生怕做不好明天身體就會垮掉,就拿走路來說,覺得走路有利於身體健康,就每天拚命暴走。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既不能過度放縱自己,也不能過於嚴格要求自己,這樣一個平衡狀態一定要把握好,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張有弛,只有這樣,身體才會更健康。

對於老年人來說,70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坎,古人曰,人生七十古來稀,到了70歲,由於身體已經全面衰老,所以出現形形色色慢性病的機率都會升高,像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癌症、老年痴呆等慢性病都容易找上七十歲的老人,甚至成為老年人長壽路上的絆腳石。

所以,70歲,如何科學地保養身體至關重要。

老張,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雖然已經92歲,但他精神抖擻,氣色很好,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甚至每天還能獨自一人出去散散步,老人的記憶力一直非常好,與人對話的時候,思維敏捷,語言流暢,實話實說,從老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有92歲的樣子。

談及自己的長壽秘訣,老人笑著說,很簡單,我從年輕的時候就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這麼多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就是我長壽的秘訣。

第一,到了70歲,心態上要做到不刻意強求

到了70歲,如果你依然沒看透人生,那你不僅會活得很累,而且身體也會每況愈下,因為良好的心態有利於健康,而糟糕的心態則容易誘發疾病。

到了70歲,心態上一定要做到不刻意強求,要順其自然,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塵世間的各種瑣事給困擾,才能做到心靜如水。

好的心態,良好的情緒,能夠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力,讓內分泌變得更穩定,這對老年人的健康是大為有利的。

第二,到了70歲,不要久坐不動,但也不要過度運動

老年人一定要動一動,只有適當的運動,才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穩定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很多人認為人老了就要靜養,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生命在於運動,這樣的定律對於老人同樣是適用的。

到了70歲,不要久坐不動,但也不要過度運動,因為七十歲的老人,由於存在骨質疏鬆、關節退化、心肺疾病,再加上合併很多基礎疾病,所以過度運動很容易增加身體的負擔,反而不利於健康。

第三,到了70歲,不要暴飲暴食,但也不要過度節食

到了70歲,由於消化能力下降,老年人不應該再暴飲暴食,不然消化系統很容易不堪重負,疾病也更易找上,但也不要過度節食,很多老年人年齡大了不敢進食,甚至連肉都不敢吃,一日三餐都是清一色素食,結果呢,由於營養攝入不均衡,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導致身體免疫力的下降。

第四,到了70歲,不要熬夜,但也不要過度睡眠

到了70歲,老年人一定是不能熬夜的,因為這個年齡,本身睡眠質量就會變差,你還去熬夜,會讓你的生物鐘變得更加紊亂,時間長了,疾病自然容易找上。

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利於保證睡眠質量,當然,這不是建議你過度睡眠,很多人認為睡得越多越好,晚上早點睡,第二天晚點起來,這同樣是不對的,對於老年人來說,最佳的睡眠時間是7個小時,過多或過少都不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55706f070294e3462c83551637fc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