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條炒股經驗,讓他成功了80年

2023-02-27   錢耳朵

原標題:這3條炒股經驗,讓他成功了80年

讀了《2023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全文樸質無華,講的都是常識,但感觸良多,勇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給大家分享3點。

(1)巴菲特: 市場並不有效,經常貴的離譜,或便宜的離譜

(1)巴菲特: 市場並不有效,經常貴的離譜,或便宜的離譜

勇哥深感認同。美國已經是價值投資的聖地了,但在巴菲特眼中依然「離譜」;老爺子看A股,恐怕就是看動物園了。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賺到錢,就是 往往在貴的離譜的時候才追高買入,到了便宜的離譜的時候又割肉賣掉,高買低賣,最終虧錢。價值兌現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那就要長期持有。

(2)巴菲特說:令人滿意的業績來自於十幾個正確的決策,大約每五年一個。

(2)巴菲特說:令人滿意的業績來自於十幾個正確的決策,大約每五年一個。

在巴菲特80年的投資經歷中,真正讓他賺到大錢的只有十幾個正確的投資,平均5年才出手一次;其它時候他在幹什麼呢? 等待機會,忍受波動

這對我們的啟示是:投資不需要關心每天的波動,抓這機會抓那機會;而是要做好研究,抓到確定性的大機會,重倉押注,然後耐心等待價值兌現。

(3)巴菲特說:我依靠的是美國順風,雖然它有時會停滯不前,但它的動力總會回來的。

(3)巴菲特說:我依靠的是美國順風,雖然它有時會停滯不前,但它的動力總會回來的。

堅定不移地相信美國國運,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原因,這也是勇哥學到的Z重要的一課。

近2年,A股有所回調,基民們情緒低迷。 拉長10年,滬深300的年化收益有4.83%;中證500的年化收益有6.20%;萬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年化收益有11.40%。從複利的角度,這個收益依然吊打其它大類資產。

1、滬深300和中證500,哪個機會大?

前些天有人問,滬深300和中證500,哪個機會大?仔細琢磨了下這個問題,發現挺有趣的。

結論最後告訴大家,先分析過程。

(1)歷史收益、風險對比

從近10年的收益看,中證500更勝一籌,中證500近10年累計收益有78.51%,滬深300僅有57.50%。

但中證500的年化波動和最大回撤顯著高於滬深300,說明, 中證500的高收益是因為承擔了高風險

如果將收益和風險綜合起來考慮,誰更勝一籌呢?看2個指標:夏普比例、卡瑪指標。

夏普比率=(年化收益率—無風險利率)/ 組合年化波動率,衡量的是, 基金每承受單位波動能獲得多少超額收益

卡瑪比率 = 區間年化收益/區間最大回撤,衡量的是, 基金每承受單位最大回撤能獲得多少收益

這2個指標都是用來評估基金的性價比的,只是角度不同。

從波動率的角度看,中證500的性價比更勝一籌,近10年中證500的夏普比率為0.25%,滬深300的夏普比率只有0.18。這說明, 中證500雖然波動大,但是這個波動是「值得的」,能帶來更高的超額收益

從最大回撤的角度,滬深300要更勝一籌,滬深300的卡瑪比率比中證500略高。說明, 如果你非常厭惡損失的的話,滬深300可能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2)風格對比

滬深300和中證500最大的區別是2個。

1)滬深300成分股的平均市值為1649億, 代表大盤;中證500成分股的平均市值只有259億, 代表中盤

2)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成分行業幾乎相同,只是權重不同。

滬深300中, 金融和日常消費占的權重更大,這2個屬於偏價值一些。中證500中, 材料和醫療占的權重更大,這2個板塊偏成長一些。

綜合來說,相對於中證500而言, 滬深300代表代表大盤,並且偏價值

(3)投資價值對比

比較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投資價值,有2種思路:

一種是看「指數本身」,另一種是看「行業」。

1)對數對比

從估值看,滬深300的PE位於近5年29.19%的百分位;中證500位於近5年54.66%的百分位。

滬深300的估值更有吸引力

從基本面看,近3年中證500的凈利潤持續下滑, 不如滬深300穩健

綜合來說,滬深300的優勢更大。

當然, 如果你想博「困境反轉」,中證500的想像力肯定更大;但是這種思路的投機性比較強,不推薦。

2)行業對比

從估值看,金融板塊低估,日常消費板塊高估,材料和醫療保健板塊估值大體合理。

所以,從成分行業的估值看,滬深300和中證500的估值半斤八兩,差不多。

從基本面看,2022年三季度日常消費板塊迎來了「復甦」;材料板塊告別了前期的高增長,有陷入衰退之象。

同樣,滬深300的基本面更勝一籌。

綜上3部分的分析, 目前滬深300的確定性和性價比相對更高

2、板塊分析

(1)白酒:

今天3902隻股票下跌,但酒類指數漲了1.28%。「當你不知道買什麼的時候,就買白酒吧。」是今天白酒行情真實的反映。

白酒的業績穩定,確定性高,在市場大跌的時候,投資者可能對經濟沒信心,對成長賽道沒信心,但對白酒一定有信心。銷售數據也能證明這一點, 今年春節期間,酒、飲料及茶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18.7%,白酒的復甦確實比較強。

目前中證白酒的PE位於近5年55.69%的百分位,估值合理, 站在長期的角度,有一定的配置價值

(2)煤炭:

煤炭板塊今天漲了0.7%。

煤炭近2年的業績非常好,分紅也高。並且,上周五內蒙古煤礦塌方,很多煤企停產檢查,短期煤價可能會有所上漲。

但是注意,從中長期看,煤礦出事不算好事,事情如果鬧大了的話, 煤企會在輿論的聲討下加大對煤礦安全的投入,就會增加成本,是利空。

此外, 煤炭已經在周期高點了,盈利有下滑的趨勢,券商一致預期顯示,2023、2024年券商板塊的凈利潤不樂觀,2023年預計下跌2.18%,2024年預計僅僅增長4.46%。

所以 煤炭板塊潛在的上漲空間估計不大,配置的價值不高

(3)半導體:

今天半導體板塊跌了2.05%,主要是情緒性下跌。

據不具名IC渠道商透露,目前半導體行業進貨周期是0.6-0.7個月,但銷出去要0.8-0.9個月, 進貨比出貨快,說明「去庫存」的狀況不及預期。另外,中美關係也是影響半導體下跌的因素,目前中美又有點懟上的意思,萬一老美又使么蛾子,中國半導體產業又要遭殃了。

但是,正如之前勇哥所說,中國半導體有自己的周期,跟全球的庫存周期關聯不大,所以對全球「去庫存」慢不要過於擔心;而且,從國內披露的季報看,半導體行業業績還不錯,例如拓荊KJ,2022年凈利同比增438.09%。所以,業績這塊無須過於驚慌。

我們需要擔心的是, 在美國、荷蘭、韓國等的聯合「封殺」下,中國半導體的高端製程能發展起來嗎?這個問題很難有答案。

勇哥作為一個追求確定性的投資人,不會碰半導體。

(4)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板塊最近又跌跌不休。

主因是,前期市場炒預期,認為網際網路板塊的業績不錯;但是中國網際網路板塊的盈利一直沒有真正修復,例如阿里出了三季報,阿里雲營收僅增長4%,說明阿里的長期業績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所以,沖高之後,跌是必然的。

從長期看, 網際網路的業務模式雖然優秀,行業已經捲起來了,視頻號和抖音爭流量;抖音和美團搶外賣,整個行業盈利何時企穩尚未可知,不建議大倉位投資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