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結果,甚至還會留下遺憾,如果可以,至少不要給遺憾鑽空子的機會。」
《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在熱播中,邀請的30位姐姐都已經是30+,特別是伊能靜、鍾麗緹、寧靜等幾位50+的女性。
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上都不如年輕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雖然基本都到了退休的年齡,可是他們依然不服輸不服老,挑戰自己的同時也想彌補年輕時的遺憾。
但是,對於這個年齡的她們來說,除了身體上帶來的壓力以外,更多的是家庭的束縛和羈絆,也更是一種壓力。
在近一期的播出節目中,伊能靜因為練習過於刻苦,導致嗓子不適,去醫務室調理嗓子。
在醫務室里和女兒米粒視頻通話時,看見米粒在電話那頭哭泣,心生愧疚。
因為孩子和工作無法權衡,只能躲在角落崩潰哭。
她哭著說:「52歲做夢真的太晚了!」
而節目組也配上了相應的字幕說:「不晚,但很不容易。」
對於職場女性而言,當我們走入婚姻和家庭以後,追夢不再是簡單的追夢。
因為,我們身後背負了太多的東西,家庭、孩子。
我們就不再是孑然一身,無所顧忌地向前沖。
我們的心始終牽掛著家,牽掛著家中渴望媽媽陪伴的孩子。
當我們走遠了的時候,他們始終會將我們拉回來。
職場女性太難了,在工作和家庭之間遊走,要了工作卻負了孩子,要了孩子卻沒了自我。
其實,當看到伊能靜表示的那一刻,我也哭了,因為,感同身受。
一邊想要工作賺錢,一邊想要實現自我,一邊想要陪伴孩子。
是的,對於成年後的我們來說,做夢太晚了,但很不容易。
01、成年後,才懂得身不由己
小時候,我們渴望長大;長大後,我們渴望小時候。
成年後的我們,才深切地懂得了什麼叫身不由己。
兒時,我們有很多很多的夢想,渴望快快長大,能夠去實現它。
可是,等到長大了以後,我們早就忘記了兒時的夢想。
小學想考取好的中學,中學時想考取好的高中,高中想考取好大學,以為只要考上了好的大學就能實現兒時的夢想了。
大學四年,我們期待著趕緊畢業找工作,我們摩拳擦掌欲欲躍試,迫不及待地想湧入社會的潮流中,擺脫學業、父母的懷抱,擁抱自由。
從走出校園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被生活鞭打著,直到麻木,忘記了夢想。
畢業後,大部分人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賺錢養活自己。
二十幾歲,沉浸在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中,希望事業能夠有所發展,努力升職加薪才是我們的夢想。
三十幾歲,被現實的生活扇了耳光,吃盡了生活的苦頭,困苦的生活需要有人一起分擔,努力尋覓另一半結婚生子才是我們的夢想。
四十幾歲,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拚命工作努力賺錢才是我們的夢想。
五十幾歲,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家人健康幸福才是我們的夢想。
成年後的我們才真切地體會到,你遭遇的所有問題最終都會繞到錢上。
如果問那些中年人,他們的夢想是什麼,我想一定和錢有關。
你再問問他們兒時的夢想是什麼,我想一定和錢無關。
只有經歷過生活,我們才懂得什麼叫身不由己。
對於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我們想要實現自我價值,除了需要面對錢的問題以外,還需要面對家庭和孩子的束縛。
因為工作忙,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早上出門孩子還沒起床,晚上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加班的話,孩子睡著了,連看她的時間都沒有了。
有時候中午會抽空和女兒視頻,女兒會在電話那頭說:
「媽媽,你早上出門怎麼沒有和我說再見呢?」
「媽媽,你什麼時候下班呢?」
「媽媽,你怎麼都不陪我玩呢?」
當聽到女兒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眼眶中的淚水掉下來。
職場女性,永遠無法做到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唯一能做的就是「斷舍離」。
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去權衡比例,然後調整個人心態坦然接受一切。
那些說已經做到了平衡的職場寶媽,我不相信是真的平衡,一定是做了取捨。
因為,對於職場寶媽而言,沒有真正的平衡。
今天早上坐地鐵,有個30歲左右的女人口中拿著手機喃喃自語,我認真一聽,原來是在念英語。
還有一個職場寶媽,挺著大肚站了一個多小時,只為了上班。
還有女孩翻動著手裡的電子書。
這些,對於在一線城市工作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無論是為了當初的夢想,還是為了一份能夠養活家庭的工作。
成年後的我們,一邊被現實鞭打著向前走,一邊卻又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自己還未實現的夢想。
成年後的我們,活得並不容易。
我們總是想盡辦法演好員工、下屬、領導、妻子、媽媽...
總能演好別人,卻唯獨忘了演好自己。
所以,我們才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想要做一次自己,更是想要去實現深藏內心的那個夢。
無論是伊能靜,還是你,是我,我始終相信我們的夢想的火花沒有熄滅,只是暫時被深埋。
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再晚也值得做。
02、只要有意義的事情,再晚也值得做
每個人小時候都想做成一些事,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是在流水式的生活中,這些聲音被埋藏在了心底。
或許,很多職場寶媽在嚴肅謹慎的職場與鍋碗瓢盆之間來迴旋轉,已然忘卻了自己心中的那個夢。
即便每天身處在細碎的日子裡,也不要忘記給偶爾浮出心底的那個聲音一點回應。
因為,只要有意義的事,再晚去做都值得。
這件事沒有時間限制,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
這件事情,與你成功是否沒有關係,與你能夠實現也沒有關係。
最重要的是,你已經在路上。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想留下遺憾,請盡情犯錯,因為人生不能重來。
或許,實現這個夢的路程很長,也很艱辛,但是不管最終實現與否,只要我們上路了,嘗試過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人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有遺憾,自己對自己的遺憾。
正如我們小時候想當個畫家、舞蹈家,可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繁忙,哪有時間學習畫畫和跳舞。
可是,如果你不開始,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時間,怎麼知道自己能不能實現呢?
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在腦海中告訴自己,年紀大了就不要折騰了,過個平平淡淡的生活就行了。
可是,就是因為年齡漸長,歲月平淡,我們才更不想讓自己默然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更不甘心來這個世上走一遭。
譬如有的寶媽想要火辣是身材,可是永遠只是嘴上說著卻不行動。
而有的寶媽自己暗自下了決定,每天早餐堅持早起跑步,控制飲食,達成了目標。
有的寶媽想學習舞蹈,嘴上一邊說著很想學,一邊又告訴自己年紀大了,不要去折騰了。
而有的寶媽說了以後,第二天就對著視頻開始學習或者報班學習,一復一日地堅持著。
記得以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想了卻又不去行動,那是因為你不是真的很想要。」
對於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你一定克服各種困難,付諸行動,堅持不懈地走近它。
遺憾往往與年齡掛鉤,只有老去,才知道有些東西彌足珍貴。
不要總是說自己太忙,年紀太大。
因為,只要有意義的事情,再晚也值得做。
03、願我們不負時光,勇敢追夢
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恐懼,而是有勇氣的帶著恐懼前行,即使最後一事無成,也無怨無悔。
30+、40+、50+的我們,雖然已經經歷過生活的鞭打,也懂得了歲月的無情。
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多女性渴望完成自己年輕時的夢想,依然想彌補人生中的某些遺憾。
或許,我們不想還沒有開始就認輸,也還沒有開始就承認自己不行。
無論是30+還是50+,作為女性的我們,生活中都不應該只有家庭和孩子,也不應該只局限於家庭和工作。
在三者之外,我們還有自己。
有的人已經忘記了自己,有的人一直沒有忘記過自己,正如52歲的伊能靜一樣。
有些人52歲還在為夢想奮鬥,有些人25歲覺得人間不值得。
有多少52歲的職場媽媽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有多少人在25歲的年紀就已經喪失了做夢的能力和勇氣。
不要在我們還可以做夢和追夢的年齡,放棄追逐夢想的權利。
無論是30+還是50+的女性,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隨著時光流逝,女性越往後走越㤇披荊斬棘,才能維持那些看起來虛幻那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
希望我們都能不負時光,勇敢去闖。
願天下所有的職場媽媽,家庭孩子不是我們前進的阻礙,而是動力。
我們雖然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是一定能夠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自己。
「52歲做夢做嗎?」
「不晚!」
「52歲追夢容易嗎?」
「不容易!」
歲月飛逝,白髮染鬢,昔顏終老去。
願我們不負時光,勇敢做夢、追夢。
- end -
作者:王丹艷,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國外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平台簽約作者。
歡迎關註:職場女性後花園,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