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CT輔助診斷產品首張NMPA三類證出爐 賦能肝臟診療一體化

2024-08-12     新民晚報

圖說:由商湯醫療研發的肝臟局灶性病變CT圖像輔助檢測軟體正式獲批NMPA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受訪者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消息顯示,由商湯醫療研發的肝臟局灶性病變CT圖像輔助檢測軟體正式獲批NMPA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該產品基於深度學習技術,可幫助醫生實現對近10種肝臟局灶性病變的精準檢測分析,經過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開展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結果證明,人工智慧可以有效幫助醫生提升診斷精度和效率。

據悉,這是首張針對肝臟CT局灶性病變輔助診斷的NMPA三類證。

肝癌防治,亟需打造「AI護城河」

肝癌是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一大疾病。據統計,我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50%,2022年我國肝癌新發患者為36.77萬例,居所有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人數達31.65萬例,僅次於肺癌,位居第二。

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其病變的發生常常難以察覺,一旦出現疼痛等症狀時,往往已處於晚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因此,肝癌的早篩、早診、早治成為改善患者生存情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

隨著診療技術和健康理念的發展,如今人們對微小肝癌的精準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肝臟影像學診斷需要多個動態CT圖像對照,肝臟本身是柔性器官會隨著人體的運動而運動,使得病灶精準檢測和多期相比對的難度大、閱片負擔重。

在傳統肝癌影像診斷中,人工影像閱片結果高度依賴影像醫師的個人經驗,這對影像科醫生的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但我國影像科醫生培養周期較長、高水平人才缺口較大,在這一現狀下,引入AI技術賦能肝癌防治成為了破局的關鍵。

頂刊成果賦能肝臟診療一體化

商湯醫療已與多家醫療機構及高校合作展開一系列AI技術在肝臟診療方面的前沿應用研究,實現精準的病灶檢測、疾病分類、器官分割。目前已在全球頂級會議及SCI期刊上發表20餘篇科研論文,多篇科研成果被收錄於AI領域重量級國際期刊。

基於上述研究成果,商湯醫療已推出肝臟診療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賦能肝臟CT、MR多模態影像輔助診斷、手術規劃等環節,獨創肝臟診療一體化流程,實現對肝癌的篩查、診斷、治療全鏈路覆蓋,大幅提升醫生診療精度和效率,守護患者肝臟健康。

在篩查和診斷環節,AI能夠自動配准多期影像並提供聯動閱片,輔助醫生快速識別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細胞癌、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等多類型病灶,並提供精準定量評估,便於醫生快速掌握病灶體積、位置等基本特徵。同時還支持對肝臟整體背景進行智能分析,提示脂肪肝、肝硬化等瀰漫性病變,為醫生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診斷完成後,AI可基於CT影像快速實現肝內病灶、血管及腹部多器官的三維重建,幫助醫生直觀評估病灶與血管、器官的毗鄰關係,並基於三維重建模型輔助醫生開展智能手術規劃,能夠在幾分鐘內完成切除手術和穿刺消融手術兩大類手術方案的規劃模擬。

其中針對切除手術,除了曲面切除術式外,還支持基於流域的精準肝切除術式規劃,助力醫生制定更為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大幅提升了手術規劃的精度。系統提供的切除預覽和分析功能,通過對殘肝體積和殘肝血流流域的量化分析,輔助醫生識別手術風險,客觀評估手術效果。

記者了解到,相關AI智能應用已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投入使用,輔助醫生開展肝癌診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3afdc0d97849e35ec2a106d5c76e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