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劉宏冰 通訊員 史笑妍 陳思
「同學們,喝完的牛奶盒不要丟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小養成環保理念。你們看,將它摺疊的四角掀起,用剪刀剪開,清洗乾淨,倒扣著放置,晾乾後再壓扁儲存。」
9月19日上午大課間時間,走進羅山縣第三實驗小學,少先大隊輔導員方麗老師,正拿著一隻空牛奶盒,耐心地給一群「紅領巾」們,示範講解回收預處理流程。
「每天早上,都有學生帶著清洗好的牛奶盒來兌換獎章。學生們已經培養起自覺的環保意識。」方麗老師樂呵呵地說。
「牛奶盒具有很高的回收價值。」同來的羅山縣環保達人黃光玲說,牛奶盒也叫紙基復合包裝,由紙、聚乙烯塑料、鋁箔三種材料復合而成,其中紙張占75%,聚乙烯塑料占20%,鋁箔占5%,可以100%資源回收再利用。
有資料統計,有效回收1噸廢棄牛奶盒,可再生紙漿約650公斤,再生塑料200公斤,再生鋁粉70公斤,相當於種植了11棵樹木,節省1.64噸石油,減少1.94噸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節省6.76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地,環保節能社會價值和意義非常重大。
「以前不知道喝完的牛奶盒可以變廢為寶。回去以後,我要告訴我的家人和小朋友們,讓他們也參與進來,都為守護美麗家園作貢獻。」交了空牛奶盒,領到小小獎章的學生范辰昊興奮地說。
如今,集「盒」行動已經在羅山全縣開展,參與主體也從全縣中小學校覆蓋到社區、家庭和個人,牛奶盒回收數量與日俱增,群眾環保意識也日漸增強。
近年來,羅山縣堅持生態立縣,著力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集「盒」行動只是該縣助力減碳節能行動的一個縮影。
9月18日,首批收集的2.7萬個牛奶盒,在羅山縣生態保護協會的環保志願者和環保小衛士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送上發往河北某地的物流車,踏上了它們的「再生」之旅。
「凡人微光,照亮時代之路。環保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正是這一絲絲微小的力量,匯聚成美麗中國建設的滾滾洪流。」羅山縣委書記余國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