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一日兩家新股過會,公司基本面預期改善投資者打新熱情不減

2024-11-01     新京報

11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公布上市審核委員會第19次審議會議結果,江蘇林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泰新材」)(首發)獲得通過。林泰新材成為2024年申報的IPO(首次公開募股)企業中首家過會的企業。

此外,北交所上市委員會2024年第20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當日江蘇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工股份」)(首發)獲得通過。此前,天工股份於2024年8月30日IPO首次上會審議,但遭暫緩審議。

一日兩家新股首發獲通過

江蘇林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6月28日申報北交所IPO,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資料顯示,林泰新材公司主營業務為專業從事汽車自動變速器摩擦片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產品為自動變速器濕式紙基摩擦片和對偶片,應用於各種主流汽車自動變速器中。

業績方面,2021-2023年,林泰新材主營收入中來自傳統能源汽車的收入占比高達91%-96%,2024年上半年起,來自新能源汽車的收入占比提升至23%。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毛利率從期初的34%升至46%。

2024年上半年,林泰新材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41.01%,凈利潤2806.61萬元,同比增長85.60%,基本每股收益為0.85元。

北交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包括: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不高(35%)是否能實際控制公司及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汽車行業轉型趨勢對公司持續穩定經營的影響、毛利率大幅增長的合理性等。

另一家過會的天工股份主要從事鈦及鈦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將原材料海綿鈦與其他金屬元素通過配比、熔煉、鍛造及各種精加工工序,製作成產品。

2023年天工股份實現營收10.35億元,歸母凈利潤近1.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億元,同比下降15.39%,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10.54%,基本每股收益為0.241元。

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在審核意見中指出,要求天工股份就盈利實現數未達盈利預測的補償承諾及保障措施以及2024年上半年線材收入下滑的具體原因進一步完善披露。

北交所打新熱情高漲

在發行環節,近期北交所IPO的溫州聚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星科技」)吸引了51.35萬戶投資者打新,有效申購數量534.55億股,凍結資金約3340.96億元,申購倍數1449.11倍,獲配比例為0.07%。

在已完成繳款的戰略配售環節,聚星科技引入得桂(福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廈門冠亞創新壹期半導體投資合夥企業、揚州添宥添創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等10家戰投。本次發行戰略配售股份合計776.6萬股,占本次發行規模的20%(不含超額配售部分股票數量),發行價格為6.25元/股,戰略配售募集資金金額合計4853.75萬元。

聚星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電接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電觸頭和電接觸元件。

與近期北交所打新熱情高漲相對應的是北交所行情的大幅回暖和上市公司業績的改善。9月24日以來,政策「組合拳」持續落地,政策預期轉向,北證A股量價齊升,多重利好共振,市場強勢反轉。

剛剛披露完畢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總體業績保持穩健,第三季度部分邊際改善。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21.8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78.79億元。其中,149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27家公司營收同比增幅超30%,20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214家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83.59%,106家凈利潤同比增長,26家凈利潤同比增幅超50%,13家公司凈利潤過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基本面預期改善正成為市場支撐因素。當前市場有所震盪,但總體維持較強韌性,延續漲勢。往後看,一攬子增量政策在路上,財政部表示將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預期。預計四季度上市公司基本面將會延續邊際好轉,外圍因素對市場或有擾動,但中長期已經不是主要影響因素,國內政策推動的經濟基本面將持續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強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33ddf3b71a9a1cbe030cbf284e4a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