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籃高手》電影版被吐槽,冤不冤

2023-04-24     青石電影

原標題:《灌籃高手》電影版被吐槽,冤不冤

近段時間,灌籃高手四個字絕對是網絡熱詞。

這個陪伴我們成長的經典IP,在上周登陸內地院線。

隨著湘北五虎時隔27年被重新影視化,無數人的青春DNA至此被觸動。

數據不說謊,人們的觀影熱情體現在一個個數字上。

預售期里,該片輕鬆拿下1.1億預售,一舉刷新進口動畫片紀錄。

到了4月20日的零點首映場裡,更足足有53萬人觀看首映,無數人跟著一起熬夜看《灌籃》。

而上映至今,該片更是接連打破內地進口青春片票房紀錄等12項紀錄,表現極為強勢。

在一片爺青回的呼聲中,《灌籃高手》當前評分足足有9.1分。

但有意思的是,與其他9分作品清一色挨夸不同,《灌籃高手》的風評卻呈現明顯兩極分化。

一邊,是不少觀眾的留言差評。

看過电影後,不少網友直言該片沒有拍出預期,觀感就像青春被喂了:

摧毀了我的童年,打1分都算多

甚至於,還有人給它套上了爛片標籤:

沒那點童年濾鏡就是部大爛片,水軍營銷可花了不少錢,能撈回本麼?

爛片一部,後悔去看了

另一邊,替《灌籃高手》說話的觀眾也很多。

而他們的回擊,也讓評論區成為了一個充滿激辯的輿論場:

怎麼會是爛片?說這些的人八成沒有看過一整部動漫。

宮城回憶錄怎麼了,我就愛看!湘北每個人都值得被拉出來回憶,每個人都是主角!今天就算是木暮視角我也愛看!。

不太懂那些噴灌籃高手電影版的理由,就因為是宮城為主角嗎?難道只有天賦異稟的櫻木和流川楓才配當主角?

那麼,這部讓觀眾們吵開了的《灌籃高手》究竟質感如何呢?

時隔27年重現銀幕的它,到底是營銷情懷的爛片,還是被誤解的9分神作呢?

下面,青石就結合網友們的討論點,跟大家具體聊聊吧。

01、好評原因:情懷保底,但加分的不只情懷

影版《灌籃高手》評分能過9,原因很直觀。

首先,在於作品情懷打下的堅實基礎分。

作為90年代火到現在的人氣IP,《灌籃高手》粉絲群體基數極大,情懷分本身就很值錢。

更何況,粉絲們為這份情懷還足足憋了27年...

自1996年動畫版「完結」後,《灌籃高手》足足有27年未被影視化。

全IP高潮章節山王之戰,也因此始終未能搬上銀幕,成為無數人的意難平。

而如今時隔27年重啟IP,作者井上雄彥倒也沒讓觀眾白等。

這次的他,選擇直接開拍人氣最高的山王之戰。

角色依舊是我們熟悉的那些人,比賽也是我們最想看的,情懷基礎分夠了。

第二個加分點,則在於影版還原度;

有了IP作者井上把控全局,影版劇情的還原度也夠。

貫穿整部電影,山王之戰的不少關鍵畫面都被拍了出來。

比賽過程中,既還原了三井的絕命3+1,也有流川與櫻木最後的世紀擊掌,一個個場面讓人重燃熱血。

而包括櫻木對山王的霸氣宣戰,以及對安西教練的搞笑捏下巴,也都在影版被復刻,讓人看著很是親切。

還原度這一塊,沒看過的小夥伴,確實不用太擔心。

其三,升級的比賽場面;

相比動畫版,這部27年後的影版依託於行業技術升級,也提升不少畫風。

而這,集中體現在山王之戰的細節刻畫。

為讓整場比賽顯得真實,井上雄彥一改此前的2D繪圖方式,而是採用3D技術升級畫質。

為此,他請來10名職業運動員5V5真刀真槍地打一場比賽,讓運動員真人「復刻」山王之戰場景,再以CG捕捉動作後還原回動畫。

這樣的設置,也讓整部作品畫風更貼近現實。

無論是空接、擋拆等籃球動作,還是角色臉上的細節微表情,都讓人看著很真。

儘管影版畫風和27年前的動畫版偏差不小,但還是有不少人對此買帳,給出音畫俱佳的稱讚:

雖然和漫畫有區別,但還是很好,感恩我的青春。

雖然畫風和聲優都不一樣了,但是還是很好看

不只是情懷。對於比賽節奏和角色心理活動結合得很好,並穿插宮城是怎麼一步一步來到決賽的劇情。配樂不多,足夠有感染力。分鏡細節滿滿。

02、差評原因:兩大角色「搞砸」口碑

掃完好評區,下面該聊聊《灌籃高手》的差評原因。

整部《灌籃高手》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兩個角色身上。

第一個角色,湘北控衛宮城良田;

這次影版,井上雄彥在設定上就玩得很絕,直接將湘北五虎存在感最低的控衛宮城升為主角。

2小時電影里,他不僅以宮城為第一視角呈現山王之戰,還在比賽過程中不斷穿插宮城的回憶。

從宮城兒時因哥哥而愛上籃球、到因哥哥離世而叛逆、再到通過籃球自我救贖,宮城的整個成長線在影版里得到完整呈現。

從劇情比例來看,說一聲《宮城良田傳》並不為過。

從故事內核上,這次的井上放棄櫻木和流川這樣籃球天才做主角,而選擇1米68的宮城,顯然是想嘗試「普通人」視角敘述故事。

但在外界習慣櫻木、流川為主角的固有思維下,井上的這份嘗試,卻顯然會招來不小非議。

評論區里,不少人就對「宮城傳」的設定十分不滿:

簡單一句話,我是來追尋青春的 不是幫宮城良田補完人生的

我的青春可不是宮城,很失望

第二個爭議角色,則是無數人的籃球初戀——赤木晴子。

在作品畫質升級下,不少角色的形象相比動畫版差異頗大。

這其中,籃球女神赤木晴子的畫風就有點崩壞了。

在這部影版中,晴子相比過往女神形象偏差不少,讓人看著有些陌生。

雖然,在原漫畫里,全國大賽章節里的晴子顏值就被吐槽過有崩壞趨勢。

但在實際影版呈現中,井上在保留晴子後期漫畫「寫實畫風」之餘,還隱隱加上發福體態,這更讓不少網友直呼濾鏡破碎。

網友對發胖版晴子的吐槽,也隨之不絕於耳:

以前覺得這美女怎麼可能是赤木的妹妹,現在覺得這貨肯定就是赤木的妹妹

還沒看……但是終於讓我相信了赤木晴子是赤木剛憲的妹妹了……

甚至連男籃國手趙繼偉,也加入吐槽陣營,直呼「晴子咋這樣了?」

而除了兩大角色爭議,劇情遺漏也成為被網友熱議的點。

這次的影版確實還原不少山王之戰名場面,但由於漫畫里山王戰足足有長達5個單行本的篇幅,不少名場面也因電影時長而被迫刪減。

包括湘北全隊備戰前一天的觀看錄像,包括山王核心澤北的故事線閃回,均沒有在此呈現。

就連海南、愛和等高中人氣選手的觀戰畫面,也沒有被拍出來,現場氛圍就差了一些。

更令粉絲遺憾的則是,動畫版兩大經典BGM《好像大聲說愛你》和《直到世界的盡頭》在影版的「消失」。

取而代之的,則是兩首全新BGM。

而這樣的操作,也讓影版《灌籃高手》離外界預期的情懷模樣,終究有所偏差。

03、口碑分化內因:作者為「自己而拍」,觀眾情懷期待太高

一邊是一群人瘋狂誇讚,一邊又是一群人各式質疑。

「灌籃高手」的口碑爭議,當前沒有一個定論,顯然是還要持續下去的辯題。

在青石看來,該作品口碑分化的內因,本質上折射的是作者創作初心與觀眾情懷初心的碰撞。

先從作者角度看。

從作者井上雄彥一貫操作來看,這次的影版挨噴其實不難理解。

極具個性的井上,一向在藝術上拒絕迎合市場、堅持做自己。

早年間,他就因不滿TV版《灌籃高手》呈現效果而選擇收回版權。

即便27年來被各種粉絲呼籲,他仍無視改編作品的巨大收益,始終不為所動。

而在另一部作品《浪客行》上,井上則有著類似操作。

在極具個性地全程毛筆作畫下,他以每周繪畫近20頁紙、堅持足足20餘年的頻率堅持更新。

如同作品裡自我修煉的宮本武藏一樣,井上也用畫筆磨練著自我內心。

而由於對於影視改編不放心之下,他也同樣拒絕鬆口授權《浪客行》改編。

而從這次影版《灌籃高手》製作細節來看,儘管井上如今鬆口答應改編,但不難看出,這次的他依舊在堅持自我。

從放棄更有粉絲基礎的櫻木主角線,呈現宮城為主的普通人劇情,

到放棄更被大眾喜歡的兩首神級BGM,轉而呈現全新歌曲,都體現井上對作品的別樣想法。

而為追求山王之戰的真實感,他寧可破壞原有畫風的CG技術、刪減部分情節,更體現了他不妥協的個性。

影版雖然讓不少觀眾情懷滿足了,但似乎更多地,是井上對過去自己的一個交代。

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從觀眾情懷視角,來看這次的口碑分化。

作為火遍全球數十年的人氣IP,《灌籃高手》於粉絲而言,情懷濾鏡實在是太重了。

在粉絲基數實在過大,要拍出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顯然是不可能的。

眾口難調的風評,顯然在《灌籃高手》沒上映前就能猜到。

比如,受限於2小時電影時長,原作里篇幅極大的山王之戰,就肯定沒辦法完全拍出來。

無論作者怎麼調整作品風格,都難免有劇情遺漏和偏差。

再比如外界爭議的主角線,也是橫豎都有不足的無解議題。

若保留櫻木男主視角,情懷分絕對能拉滿,也會滿足不少粉絲。

但這麼做的話,在劇情上等同於重拍27年前的漫畫版,對於一向喜歡挑戰的井上而言,顯然是「沒有新意」的操作。

而若大膽啟用宮城視角,新意絕對是有了。

但同時,宮城劇情線的出現,卻也在粉絲間帶來不小激盪。

在滿足觀眾情懷和滿足自我追求這兩件事上,井上顯然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如何平衡創作者的初心和粉絲的情懷初心,顯然是一門學問。

04、影視IP「難收尾」,不只《灌籃高手》一例

事實上,影版《灌籃高手》面臨的爭議,在絕大多數的經典IP身上都出現過。

不少前作取得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續作上因種種原因而出現偏差。

比《灌籃高手》爭議還大的IP翻拍作品,更是多如牛毛。

二次元里就有很多例子,比如籃球動畫《空中大灌籃》。

1996年,這部由NBA巨星喬丹與兔八哥「跨次元合作」的籃球動漫,以極具新意的操作和引入入勝的劇情打動觀眾。

在狂攬2.3億美元票房、殺入年度全球票房前十,該片至今仍被視為「二三次元合作」的典範。

但在2021年,該IP續作卻拉垮了。

在NBA巨星詹姆斯重啟《大灌籃2》IP後,一度抱團邀請追夢-格林、湯普森、保羅等球星好友參演,將星味拉得很足。

但在25年後的如今,《大灌籃》這樣的IP新意已然不足,設定也趨於套路化,這也讓該作品招致了炒冷飯的批評。

最終,這部續作在投入1.5億預算的情況下,票房僅僅勉強突破1億,片方吃到了賠本買賣。

而該片的評分更是只有6.2分勉強及格分,令不少人大跌眼鏡。

三次元里的例子更多,處處都是經典IP後勁不足的影子。

比如風靡一時的《速度與激情》系列,就因一部更比一部浮誇的設定而逐漸口碑崩塌。

《速激9》里,那開車上太空的新奇劇情,至今仍被傳為「笑談」。

再比如人氣美劇《權游》系列,在前七季收割一片好評之下,該IP卻在第八季遭遇斷崖式口碑崩塌。

無論是鋪墊多時的夜王草草下線,還是龍媽的突兀黑化,都引發無數網友的吐槽。

類似的,包括007、黑客帝國等經典IP也在近年來的重拍里遭致不小非議。

眾口難調,經典IP的延續或翻拍本來就是一個困難的選題。

好在,相比較而言,影版《灌籃高手》待遇其實算好的。

在宮城線遭致非議、晴子變醜的情況下,依舊能維持在9分風評,這整體反映外界對作品的接受度。

口碑或許會有偏差,但至少,9.1分的數據至少說明了整體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遺憾和失望可能會有,但整體上,《灌籃高手》影版還是讓人認可。

因此,青石認為,無論再怎麼討論,影版《灌籃高手》都不該被放進「爛片」範疇。

它與前文那些後續乏力的經典IP,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如果你享受影版帶回來的情懷,不妨繼續刷著相關視頻、聊著相關話題,感受曾讓自己淚目的湘北記憶。

而如果你對影版確實失望,也不妨帶著這份質疑,回看昔日的動畫版,找回對這份最美好情懷的追憶。

而無論評價是好是壞,不妨就讓我們在這一個月進入灌籃宇宙,一起沉醉其中。

青石電影 | 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2ffe0753d16520a4423e26cde27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