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九子奪嫡失敗被圈禁的皇子,他們的環境如何?待遇區別大嗎?

2024-01-13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參與九子奪嫡失敗被圈禁的皇子,他們的環境如何?待遇區別大嗎?

前言

古語有云,傳位不規範,皇子兩行淚。清朝入關之後,對明朝多有借鑑,唯有立儲一事,是一點兒也不打算借鑑。

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基本上秉持著傳位於嫡長子、沒了便從宗室找的原則,因此,有明一代,立儲風波都體現在君主與朝臣的爭鬥之間,各皇子反而競爭性不強。

結果,老四胤禛贏得了最終勝利,其支持者老十三胤祥因此成為最大功臣。其他七個人,或多或少作為他的競爭者,都獲得了圈禁的待遇。

不過,雖然同為圈禁,這七位皇帝的居住環境不同,待遇差別也極大。

自從太子胤礽被罷免之後,整個朝堂局勢都焦灼起來,其中最為朝臣所讚賞的皇子便是老八阿哥胤禩。

胤禩雖然非是嫡子,但無論是與自己的兄弟的交情,還是在政事上的才能,都極為不錯。加之他待人體貼、性格溫潤,還贏得了不少朝臣的支持。因此,相較於其他皇子,胤禩是雍正最具競爭力的對手。

因著兩次作對,使得雍正上台之後對其造成了致命打擊。本著「相親相愛」的原則,雍正並未處死胤禩,而是先將他身邊的人都遣走,而後開始孤立他。之後不斷挑他錯處,從精神上折磨他。

一個月後,胤禩喜提圈禁宗人府豪華監禁大禮包。為了表示對他的優待,雍正還貼心地為其築起高牆,另取了「阿其那」的名字。寫作圈禁,實為囚禁。當胤禩在宗人府享受著非人般的待遇時,雍正還將他的罪狀訴諸全國。如此特殊的待遇,讓胤禩被圈禁不過七個月的時間,便因嘔病死在了監獄之中。

因此,雍正即位之後,就將胤禟遣送到西寧。但是胤禟並不安分,經常與曾經交好的皇子來往,越發引得雍正不快,最終與自己的八哥一同被宗人府除名,並押送到京城。

而後,胤禟也迎來了高牆林立的圈禁生活,除了所謂的「下賤飲食」,連一碗湯都無法得到。因為身負三條鎖鏈,又是炎熱夏天,導致胤禟處境越發艱難,於獄中悲慘而死。

與老八的強力競爭型對手不同,這三人都比較隱晦。

老三胤祉為人隱忍,知道無論是從嫡長而言還是才能而言,都有更優選擇,因此更擅長韜光養晦。平日裡雖然與身為太子的老二交好,卻不如老八老九那麼明顯,加之他在康熙面前又表現得淡泊名利,因此即使老二被圈禁,自己也能夠得以保全。

但是胤祉並未被圈禁在宗人府,而是景山亭。與老八相比他的待遇顯然要好上許多,但他沒想到自己是因為如此滑稽的理由獲罪,最終抑鬱身亡。

不過,由於老十天資有限,與其他兄弟相比心思較淺,因此雍正並未將其作為真正的對手。雍正即位之後,礙於他母家的勢力,將其圈禁在宗人府,但待遇還不錯,因此老十還能沒心沒肺的生活下去。最終,老十憑著自己樂觀的心態,熬死了雍正,並在乾隆時期被放了出來。

為此,因著母妃的臨終遺言,雍正只是將胤禵圈禁在了景山壽皇殿。有吃有喝,有家人陪伴,老十四還在圈禁期間喜提兩個女兒,因此表明老十四待遇還不錯。

本來皇權都不用鬥爭,畢竟康熙曾經還兩度立老二胤礽為太子,但架不住康熙命太長,自己兄弟又太強。

雖然胤礽自小就備受寵愛,並且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但老大胤禔總是挑自己錯,加上康熙要求太高,導致太子之位被廢。不過,康熙想來想去,還是最心疼的老二比較好,于是之後又把他立為太子。

由於是被圈禁在自己府中,加之斷絕了人際交往,老二對雍正威脅不大,因此他的圈禁待遇極其好。

但是因為奪儲慾望太過強烈,胤禔一點兒也沒有收斂。不僅表示老二該殺,還讓人相面說自己能當皇帝,最終在老三的告發下,老大因鎮魘老二而被康熙圈禁在府中。

由於府內妻妾俱在,物質待遇不改,老大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圈禁生活中誕下了二十多個子女,直至死亡。

縱觀七子結局,都逃不開被圈禁的命運。但由於老大老二是康熙圈禁,早早地遠離了最終的鬥爭風波,因此不僅被雍正放過還頗受禮遇;而處於風浪中心老八與老九,則遭受到了最慘烈的圈禁生活。

由此可見,一個皇位,竟使得眾兄弟在多年的爭儲風波之中,恩情俱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23fd21e3d9aab664f69cdf30ef346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