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變革 新動能——2023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2023-12-14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新時代 新變革 新動能——2023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2023年,中國汽車工業迎來70年誕辰。70年,中國汽車贏得三個「全球第一」,實現了從「零基礎」到「領航者」的角色轉變。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新時代賦予中國汽車企業新使命。新階段、新賽點,在深度轉型的陣痛期,燃油車全產業鏈承壓,新舊競爭拉開決戰序幕。與此同時,電動車充電難與能源產業鏈轉型陣痛、鋰價波動與電池產業鏈轉型陣痛衝擊市場和企業。前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這大變局下,中國企業如何繼續摸索與碰撞、顛覆與重啟?12月14日上午,新時代·新變革·新動能——2023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開啟,在這裡,讀懂中國汽車產業的實力、活力和潛力。

大會致辭

季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

季為民表示,根據乘聯會的預測,2023年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有望達到850萬輛這樣的規模,銷售滲透率將提升至36%。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市場走勢要好於預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是一枝獨秀,正在成為引領消費復甦升級的主力軍和先行者。」

季為民坦言,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期,也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汽車產業正不斷向上突破,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過,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難點、短板和挑戰。

一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中國汽車企業在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出口業務正迎來爆髮式增長的同時,也受到了地緣政治、逆全球化以及產業鏈等各方面的挑戰。三是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面臨著用戶體驗、產品技術、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挑戰。四是中國汽車行業面臨著供應鏈的變革,穩定的供應鏈亦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主題演講

「向上、向未來」

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陳士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陳士華指出,1—11月,中國汽車產業的數據很亮眼,但數據背後,大家的感受並不是那麼好。2023年,汽車產業肯定會創出新高,但是企業的經營利潤、經營壓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還存在很多的疑問。

陳士華表示,汽車產業引領了工業經濟的增加,產業政策環境雖然沒有去年好,但國家仍然把拉動汽車產業消費作為經濟的重要抓手。目前,汽車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消費信心不足。

陳士華提到,汽車產業增長還是靠出口拉動,前11個月汽車出口量為441.2萬輛,同比增長接近60%。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大機率能達到120萬輛,雖然量不多,但是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陳士華看來,國內終端市場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重點是三線以下城市,大城市現在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三線以下城市必須把充電樁做好,提前布局,這是未來市場增量的空間。」他說。

談到燃油車時,陳士華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並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盈利模式,傳統燃油車還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車型。他直言,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離開利潤是走不動的。

最後,陳士華表示,希望明年的市場能夠更加健康平穩,能夠不以價格作為競爭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是提高企業產品綜合競爭力,提高品牌力,這才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最大希望。

主題演講 騰易協同 品效雙營

劉曉科 易車總裁

劉曉科表示,目前,汽車銷量還處於承壓階段,雖然內需有微量增長,但整體來看,車市內需仍不足。現在的汽車市場是「以價換量」,而車企面臨的壓力就是被迫全面轉入「價格戰」體系。

根據易車研究院的分析,當前用戶的忠誠度在整體下降,尤其是從2022年開始,燃油車的用戶忠誠度在斷崖式下降。劉曉科坦言,有數據表示,真正有上升的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

劉曉科分析,汽車市場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以價格為主要驅動因素,陷入了比較低效的內卷。同時,經營碎片化、碎裂化,很難進行集中統一的動作。如何擺脫企業低效的內卷和碎片化經營情況?就易車而言,他們提出了「品效雙營」:一方面要重視利用網際網路媒體環境,針對新能源領域重塑品牌。另一方面,要利用數字化經營,提升線索的轉化能力。

圓桌對話

行業巨變與「內卷」時代的新營銷

趙 東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企劃部部長

趙東表示,一汽豐田在數字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從一開始的拉新到後續的潛客培育,內容推送、活動激活,包括各種線上、線下的溝通,能夠讓消費者更加準確地了解豐田品牌和產品,再加上專業的媒體解讀,幫助客戶在選擇方面排除一些干擾。「如何與消費者進行高效互動並讓他們的用車體驗和口碑影響到更多的消費者,這一點非常重要。」他說。

談及價格戰,趙東表示,今年價格戰確實打得非常激烈,對一汽豐田而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衝擊和影響。不過,只有真正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企業才有出路。

劉宇瑞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伙人

自動駕駛會對汽車行業的營銷帶來什麼影響呢?

劉宇瑞表示,汽車行業下半場的一個特徵是智能化競爭,其中,自動駕駛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把握好自動駕駛技術,是能夠極大拉升品牌的聲量的。汽車行業越來越同質化,越來越內卷,車企如果有了自動駕駛功能加持,可以實現價格的差異化。

劉宇瑞指出,在自動駕駛的推廣過程當中,車企需要從合規角度思考怎麼能更好地宣傳產品的價值。「因為消費者本身不是技術界的人士,很難完全掌握車企所描述的自動駕駛到底是什麼等級,我是不是可以放開雙手?什麼情況下需要接管?這樣的情況會帶來一些營銷上的困惑。」他說。

在劉宇瑞看來,車企僅僅強調具有自動駕駛技術,去堆料是沒有用的,應該把握住用戶最真實的用車場景,由此進行包裝和宣傳。「所有的場景如果包裝得非常生動,我相信對於用戶是有非常強的吸引力的。」他表示。

范龍祥 長安汽車集團智慧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什麼是智慧營銷?范龍祥表示,真正的智慧營銷應該是數據、算法、模型的綜合利用來產生智慧的場景,更加精準地與客戶產生互動。

在智慧營銷的背景下,變化的是圍繞用戶需求,在整個買、賣、用、修、服全鏈路的場景下,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加主動、更加溫暖、更加便捷、更加精準的產品和服務,這個「更」字就是我們不斷變化的所有的一切。而不變的是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面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企業都要努力去精準把握用戶的需求,「把握用戶需求」這一點是不變的。

侯春昭 一汽-大眾捷達公關經理

侯春昭表示,捷達獲得用戶認可,兩個關鍵詞不得不提。一是堅守。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裡,捷達是為數不多的還在堅守經濟型市場的品牌。二是堅持。捷達從產品的定義,再到生產的工藝,始終堅持質量至上的理念,為用戶提供一款經濟實用、穩定性高的產品。

圓桌對話

高質量發展引領汽車品牌向上之路

果鐵夫 吉利雷達CMO

吉利雷達是吉利集團旗下的新能源皮卡品牌。談到品牌發展的策略,果鐵夫表示,要跳出傳統工具類皮卡的營銷邏輯,在新能源賽道上做純電皮卡,完全是另外一套邏輯。「一些同仁跟我們說吉利雷達的宣傳與營銷比較擰巴,一會兒看到騎行、衝浪、露營等高端生活方式的營銷,一會兒看到農林牧副漁這樣的特定生產場景的營銷。」果鐵夫對此回應,這兩種營銷場景針對的是新生活和新業態兩類人群,基於對消費者用新能源皮卡的洞察,我們在不斷調整營銷方式。

果鐵夫進一步表示,新生活和新業態兩大人群還會裂變出很多圈層,我們一手要提供產品的解決方案,一手要提供相應的圈層服務方案,還要提供用戶運營的方案。這比做乘用車標準化產品營銷複雜得多。

王璦琿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集團品牌總監

王璦琿表示,近年來比亞迪推出了幾個「顛覆性」的技術,比如DM技術、刀片電池技術、雲輦技術等。他認為,做汽車應該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另外,王璦琿也強調,客戶的需求是比亞迪做汽車很重要的考量點,要讓客戶有好的體驗感,要兼顧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客戶群體,要走到他們心中去,知道他們真正的需求,並且滿足和解決他們的需求,讓他們覺得用車、選車、乘車過程是很舒服的。

方 歡 廣汽合創用戶發展部副總監

方歡表示,合創汽車在Z世代和中國高凈值人群這兩方面都有相應布局。方歡認為,把人、車、廠端布局成一個生態,共享數據並實現車輛的接管、智能充電、自動洗車、自動泊車等功能,雖然現在聽起來很玄,但相信在未來的五年、十年內就可以變成現實。

「合創汽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總結成五個字就是連結全生活,圍繞用戶的吃喝玩樂、醫養住行八方面做好以車為中心的生活連結圈。」方歡表示。

戴 靖 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企業公關高級經理

戴靖表示,今年,奇瑞捷豹路虎在營銷方面努力做了三件事,一是講好品牌故事,二是做好營銷賦能,三是提升服務質量。在講好品牌故事方面,我們每款產品都會針對用戶的用車真實場景講故事,給大家帶來真實體驗。其次是服務,我們發現除了非常優質的產品之外,消費者越來越希望車企能夠提供配套的售前和售後的完善服務。

戴靖表示,Z世代的消費者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移動社交是他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營銷層面,我們今年把更多的廣告投放轉向了線上,這是奇瑞捷豹路虎接近年輕消費者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