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世界》中創業的年輕人

2023-10-04   觸樂

原標題:在《我的世界》中創業的年輕人

TSC工作室的奕韜和愛希,以及另一位個人開發者Soldier比我早到達成都一兩天。正值《我的世界》開發者大會舉辦前夕,他們抓緊時間和一眾平時只在網上打字交談的開發者們見面、吃飯,相約在成都周邊玩了一圈,還和不少網易的工作人員聊上了天。

他們都很年輕,形象和我之前想像的差不多——奕韜和愛希都又高又瘦,戴著眼鏡;Soldier笑起來和說話的時候很靦腆,網名來源於小時候和朋友一起玩的《洛克王國》。三個人當中,Soldier年齡最小,還在讀大三;奕韜和愛希剛剛從學校畢業,正在合夥組建自己的模組工作室TSC,時不時聊起為工作室招人的問題。

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我的世界》多年的玩家,多年的開發者。同時,他們也正在或者打算藉助自己在遊戲中獲得的資源進行創業。借著一年一度的《我的世界》開發者大會的契機,我和他們聊了聊。

這不僅僅是兩組開發者的故事,也是兩組年輕人在同齡人面對人生選擇時,意外發現自己的道路已然明晰的故事。

偶然的起始

Einst_奕韜這個名字在《我的世界》模組圈子裡並不陌生,早年間,他是遊戲中很多硬核模組的作者。

Einst_奕韜的很多作品都為玩家熟知

這一切都始於七八年前,他正和朋友一起在《我的世界》里樂此不疲地挖土造房子,卻發現朋友怎麼能玩一些他玩不到的東西——沒見過的道具,沒見過的玩法,沒見過的奇特怪物……朋友告訴他,那些都是在貼吧里下載的模組。奕韜感到很好奇,便去找來帖子瀏覽,恰好看見了一個模組教學帖。

「就感覺這種東西很有意思,而且製作過程也不難,看著也挺容易理解的,我就開始嘗試做這些事情。」奕韜說。最開始,他想用雪球模擬出當時手機端還沒有實裝的末影珍珠。看到網上有人做出來了,他就去跟人家討教,就此發現了《我的世界》開發者這個群體的存在,還加入了一個工作室。

說是工作室,奕韜形容當時更像「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自娛自樂」,大家靠自學和討論摸索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主要是編程方面的技巧。玩著玩著,就發現自己已經上手製作了不少東西。

Soldier也經歷過類似的「入坑」契機。當時他才初二,有同學在生日時送了他一本書,《Java從入門到精通》。

不管這個同學的動機是什麼——也許是單純覺得好玩,也許是覺得Java很酷,這都某種意義上改變了Soldier的生活。因為他很快發現,這種程式語言和他在玩的《我的世界》是一樣的。很快,他就開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製作各種伺服器插件。不久,他去申請《我的世界》中國論壇的插件版版主,竟然通過了。六年過去,他仍然在論壇擔任這一職位。

雖然「入坑」都是偶然,後面的發展卻顯出了些許必然的味道。嘗試自製模組後沒多久,奕韜所在的工作室原來的負責人覺得他開發的內容更有前途,就把工作室整個交給了他。他給工作室改名為「TSC」,是「Talented,Simple,Clever」的縮寫,一直延續到現在。愛希則是因為在製作地圖方面嶄露頭角,很快被邀請加入他們。

「那時候就是隨便湊在一起玩……」對奕韜來說,當時大家都處在很純粹的階段,沒有想到把工作室商業化,年齡也還沒到思考這些現實問題的時候。

但工作室還是做出了一些成績。他們的作品以各種形式的硬核生存模組為代表,甚至一度開創了一種潮流。其中最受歡迎的模組下載量達到200萬。工作室成員也沒閒著,一直在免費更新維護,到現在疊代了十幾個版本。

這樣的成績,讓「把《我的世界》開發者作為職業」這件事顯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必然的改變

隨著大家年齡漸長,就像童年總會結束,遊戲也不會一直僅僅是遊戲。關於職業發展的問題,是愛希先提出來的。兩人都上了大學之後,他有一天突然打電話問奕韜,如果以後想往遊戲方向發展,要學什麼東西?

奕韜的建議是「看自己的興趣」。愛希喜歡畫畫的話,完全可以往美術和建模的方向發展。愛希的行動也很迅速,當即在假期去報了個培訓班,學完回來就利用當時《我的世界》提供的一個新接口做了個骨骼模型回來就利用當時《我的世界》提供的一個新接口做了個骨骼模型,讓玩家在模組內可以比較靈活地操作人物。

現在看來,那個模型的視覺效果還比較簡陋,但奕韜原本專注於程序,之前的作品雖然好玩,對畫面的處理確實比較缺乏。而且《我的世界》的畫風原本比較像素化,武器都是紙片。突然出現了一個3D模型,讓人感覺很驚喜。從各個角度講,那個模型都讓奕韜看到了長期合作的可能。

這種可能性最終成為了一個種子,等到他研究生畢業的時候,終於落地生根。

Soldier的特長主要在伺服器這邊。伺服器插件領域更偏技術向,還需要考慮保存數據以及資料庫安全性。可能是因為這一點,他在社群里的形象更像一個導師,別人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都會跑來問他。

提到這一點,Soldier還有點不好意思。他反思自己平時「可能脾氣有點不太好」,有時候覺得講半天對方明白不了,會感覺很急躁。但他覺得幫助別人的過程也確實讓自己學會了很多東西。遇到他會的問題,他可以直接講,遇到不會的,為了不讓對方失望,他也會自己先去查一查,想辦法解決。今年,他還參加了好幾次網易創造營的活動,作為導師給其他開發者答疑。

某種意義上,早早成為《我的世界》開發者也改變了Soldier的人生軌跡。其實剛上大學的時候,Soldier報考的是另外的專業。但離編程遠了,他反而越發明晰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還是想搞計算機。」他下了決心,並且為此轉了專業。

其實讓他高興的不僅是「有趣」,還有那種學有所用的感覺:「如果不是《我的世界》,我學了Java也沒處用。」 甚至,Soldier的英文都是在《我的世界》里學的。 「畢竟早期很多文檔都是外國人做的,程式語言本身也是英文……總之,我真的靠這個遊戲學了很多東西。」

現在,他和另外一個程式設計師還有兩個管理員一起,四個人一起做自己的伺服器項目,也獲得了一定收益。

自己是否會在未來成為《我的世界》全職開發者?Soldier仍然對這個可能性抱有期待。他並不排斥像很多人那樣找一個普通工作,當一名普通程式設計師,但也確實感覺目前的就業形勢不太理想,「怕出去完全找不到工作」。如果去別的遊戲公司應聘,做的內容可能又不完全對口。如果能在《我的世界》中做得更好並且決定創業,顯然再好不過。他希望能在畢業後去上海,和團隊里的另一位程式設計師合夥。

Soldier創作的作品頗受玩家歡迎

但這些對Soldier來說還比較遙遠。他仍然有大學生活可以享受,安心讀書仍然是最優先的事項。

成長的邊界

對奕韜和愛希來說,創業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這讓奕韜的行事風格顯得比同齡人更為成熟,考慮得更多。在飯桌上,他很關心這次大會將在什麼平台直播,會有多少人看到。他使用最廣泛的網名前綴是「Einst」,他的偶像愛因斯坦的縮寫;現在,他和愛希都把名字前綴改成了TSC,「需要讓更多人搜得到我們」。

Einst_奕韜的團隊的遊戲端內主頁

創業是研究生畢業回國後決定的事情。面對種種風險,父母自然持反對態度,奕韜花了很長時間和他們溝通。

「主要是這兩年就業形勢確實比較一般……即使找到了工作,哪怕找到了一個收入還不錯的工作,可能做的事情也不是我喜歡的。」奕韜說,「而且我覺得既然工作室已經有很不錯的作品了,當時我也有180萬粉絲這個很好的基礎,如果徹底拋開去干別的,會覺得浪費了機會。」

哪怕基礎還算夯實,白手起家創業也從來都不容易,而且這些困難都是同齡人無法給予解答的。技術問題,奕韜仍然能夠向身邊的人討教。但開公司、租辦公室、招人、辦手續、進行各種管理……這些事情,沒有人能夠教他。這是個全新的領域,自然給他帶來一定的焦慮,甚至「有點孤獨」。

但這種焦慮同樣也伴隨著獨立和自由。奕韜對一件事情感覺很驕傲:TSC工作室的啟動資金完全來自之前模組的收益,沒有找父母要一分錢,也沒有融資。「我希望儘量不要去依靠他人。」奕韜說。

從《我的世界》中獲得的收益也讓Soldier顯得比同齡人更加自在。「我不需要家裡給我生活費、學費,都是自己交」,他告訴我,「而且周末還能出去旅個游什麼的,沒有什麼壓力」。參加這次大會之前,他特地提前幾天到達成都,在附近玩了一圈,高興地跟我講起參觀熊貓基地的趣事。

Soldier的遊戲端內主頁

開發者大會當天,我在現場看到奕韜和Soldier都在表彰環節登上布置成方塊風格的舞台,領取各自的獎項。他們分別獲得了最佳內容獎和社區貢獻獎。在此之前,奕韜和愛希還上台向所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

我看到和他們差不多的年輕人一個接著一個走上台前,略微緊張但又十分熱情地談論市場,談論產品評估,談論平台的流量支持……這些很專業、很「網際網路」的詞彙一個接一個地蹦出來,似乎和別的類似場合差不多,又似乎不太一樣。《我的世界》好像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力場或者結界一樣的東西,將年輕開發者們籠罩在裡面。他們的確會漸漸接觸一些商業化和市場化的的規則,但又因為背後有各種平台的支持,有整體和諧的社群氛圍的保護,而免去了真正嚴酷的部分,保留了他們身上的那種理想和熱情的氣質。

延伸的未來

在訪談末尾,我問了三個人同一個問題:「假如沒有《我的世界》,你們現在可能在做什麼?」

他們紛紛笑著表示「很難回答」。因為,哪怕他們還未或者剛剛走向社會,《我的世界》已經占據了他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陪伴他們度過了六七年甚至更久的時光,塑造了他們的交際圈子和職業方向。「就像命運的齒輪……早就開始轉動了。」奕韜開玩笑說。他們不知道未曾接觸《我的世界》的自己會做什麼,「多半是個普通打工人」;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他們的生活不會像現在這麼有趣。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獲得收益,在現在的大環境下相當難得。這也許解釋了,儘管奕韜和Soldier多少都講述了自己在面臨人生抉擇時不太確定、略顯焦慮的時刻,我卻並沒有在他們身上看到目前在年輕人群中蔓延的那種真正的迷茫甚至消極。我們已經在足夠多的年輕人身上看到時代性的焦慮和失望,因此,當開發者們非常堅定地告訴我「很早就確定了自己想做什麼」,我同時感到羨慕和安心。在中學時代從玩家變成開發者,在大學選擇與開發相關的專業,到最後轉為全職或者成為真正的程式設計師……因為有了《我的世界》,他們才會在這條道路上遇見,聚在一起,並且一同前行。

儘管肯定也會存在困難,這條道路目前看來足夠寬廣,而且能夠支撐他們走得很遠。這已經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