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運動能力的培養,不要早也不要晚,適時最好

2022-02-11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寶寶運動能力的培養,不要早也不要晚,適時最好

公園裡的寶寶最近越來越多了,許是疫情的危機暫過,天氣也日漸轉暖的緣故。

很多同齡的寶寶在一起,就很容易發現,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是不同的,而且即便是年齡相差無幾的寶寶,哪怕差別不過十天半個月,寶寶的運動能力就會完全不同。

有些媽媽看到別的寶寶行走坐臥等,似乎都比自己的孩子強那麼一丟丟,於是直接著急忙慌,開啟各種訓練模式。

其實真的沒有那個必要,只要在合適的時間,對寶寶進行合適的訓練就好。不必急於求成,更不要拔苗助長哦!

1、如何訓練寶寶頸部支撐力和轉頭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剛出生的小寶寶頸部是完全沒有力量的,只能夠軟趴趴地平躺在襁褓之中。

父母可以從新生兒時期就可以對寶寶進行有意識的訓練,比如短暫地俯臥抬頭和豎抱,新生兒控制在半分鐘之內就好。

寶寶滿月之後可以適當地延長時間,最多到1分鐘。

寶寶如果自己有能力,就會主動抬頭,因為外面的世界對他的誘惑是很大的,而直立的視覺刺激比平躺的效果要強很多。

寶寶兩個月之後,就要加強俯臥抬頭的能力,如果有異常信號,要格外關注。寶寶豎抱從3-4月齡就完全沒有問題,而頸部的主動控制最遲會在6月齡搞定。

如果寶寶3個月的時候俯臥抬頭不能達到90度,豎抱時感受不到頸部的力量,父母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2、如何訓練寶寶坐的能力?

通常寶寶從4月齡就可以練習拉坐,就是每天媽媽握住寶寶的雙手手腕,慢慢地把寶寶從平臥拉到坐位,然後慢慢放下,連續幾次。

到寶寶5月齡的時候,可以練習靠坐或者依偎著媽媽坐,可以用沙發靠背,也可以在床上用枕頭來固定寶寶的位置。

剛開始靠坐的時候,寶寶會向前傾或側傾,到5月齡左右就可以挺直腰背,慢慢離開依靠物,自己坐直、坐穩。

到了6月齡後,寶寶靠坐或者獨坐平穩之後,可以在前面放置玩具,讓他自由抓取拿在手中玩耍。這樣更有利於訓練寶寶的腰腹力量。

有些父母會擔心寶寶坐的時間久了,會影響他的脊柱發育。事實上,到了6月齡後,一定要寶寶自己坐,每次坐15分鐘之內就好,寶寶如果累了,就會自己尋找東西依靠,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3、如何訓練寶寶爬行的能力?

到了寶寶7-8月齡的時候,媽媽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爬行的能力。

在最初,寶寶可能完全不知道要如何用力向前爬,很多寶寶是先學會向後爬行,然後才能夠向前爬行的。

如果寶寶不願意爬,可能是他沒有準備好。

想要寶寶爬行,首先,寶寶在俯臥位的時候,能夠用雙手或雙肘自由支撐抬頭抬胸;其次,寶寶在俯臥位的時候,能夠用一隻手支撐身體,另一隻手取前面的玩具;第三,寶寶四肢的肌張力和力量都是足夠的。

這樣寶寶才算是為即將開始的爬行做好了準備,很快就可以爬行了。

4、如何訓練寶寶行走的能力?

9個月齡的寶寶是需要進行行走訓練的。學習行走需要鹽、手、足協調,共同施力才好。

作為父母,要儘量少抱孩子,讓寶寶主動移動自己的身體。從扶物站到獨教站,最終邁開小腳丫前行,是一個非常流暢的過程。

但是寶寶學步車最好不要使用,或者儘可能地少用。看著似乎確保了孩子的安全,也解放了家長的雙手,但實際上的隱形危險還不少。

寶寶學習行走是需要耗費自己的力氣的,甚至通過自己的跌倒再爬起,不斷地重塑自己的能力。而學步車,則完美地規避了寶寶自己的能力,而是藉助於「車」的能力,導致寶寶缺乏真正的鍛鍊,協調能力差,甚至行走變形等問題。

對於寶寶來講,他們是在努力的一天天成長起來的,即便是父母沒有對其成長助力,只要是正常的寶寶,他們也依舊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學會坐、臥、行、跑等。

但是,有了父母正確的助力,不但提升了親子關係,也增加了寶寶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還可以非常有效地縮短寶寶練習運動的時間,更早的成為獨立的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1d32b322afa9cd9f0e25730479ea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