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勢不可擋

2023-12-13     金投網

原標題:中國造船業勢不可擋

2020年末,韓國頒布了技術出口限制。這些限制是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編制的核心技術清單的一部分,涵蓋了超級貨櫃船等高附加值船舶、液化天然氣船等低溫液化油輪、大型遊輪和使用電力推進系統的船舶。

當然也包括先進的發動機;推進和自動化系統;以及核心船舶材料製造技術。

與此同時,到目前為止韓國造船商基本上已經撤出了他們在中國的工廠——三星重工兩年前關閉了位於浙江省寧波市的工廠,並於今年早些時候出售了位於山東省榮成市的另一家中國工廠。

一系列的動作意味著韓國在學習美國,不想讓中國發展高端造船業。尤其是在全球造船領域,韓國已經被中國大部分超越的情況。

這個大部分超越主要是份額,事諮詢公司Clarksons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全球船舶訂單量為3803萬補償總噸位,如果換算成標準船舶噸位,則為1746艘。中國以2189萬CGT(即995艘)占據了最大份額,而韓國的訂單同比下降39%,至955萬CGT,即201艘。

即便如此,在造船領域尤其是高端領域,我們還是取得了巨大進步,一個是大型遊輪方面,今年首艘愛達·魔都交付,並且第二艘也準備在明年4月總裝,2026年交付給運營商CSSC-Carnival。CSSC-Carnival是其母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郵輪公司的合資企業。

再有一個就是計劃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貨櫃船。該船型還採用方便快捷的換「電池」方案,每15至20年更換一次「電池」,不用擔心綠色燃料價格波動以及加註等問題。

另外就是在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我們也能建造,但高端領域目前還在追趕韓國,這個也是我國高端造船方面幾乎說是唯一的短板,也因為在全球份額上,我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相比韓國有差距。數據顯示,去年,韓國造船廠交付了全球89%的新液化天然氣。

強大的造船能力以至於引來美國的炒作,該國海軍報告說,中國造船廠的產能約為2320萬噸,而美國的產能不足10萬噸,這使得中國造船產能是美國的232倍多。

最終結果是,到2035年,屆時中國將擁有估計475艘海軍艦艇,而美國將擁有305-317艘艦艇。

不難看出顯然是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老生常談,鑒於我們目前取得的成就,美國的這份報告側面也反應出來中國當下的造船能力無人可及,畢竟這也是工業皇冠的明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1876021716df8720086812f159f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