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醫 | 我們的約定

2023-11-18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醫 | 我們的約定

開欄語

一封信,一個故事,一段情,講述不一樣的醫患故事。用我們放心、順心、貼心、動心的服務,撫慰病痛,燃點希望。人文省中醫,為您的生命與心靈護航。

在廣東省中醫院建院90周年之際,醫院醫務工作者用生動的筆觸,書寫下醫患雙方攜手維護生命、彼此用心、雙向治癒的故事,彙集成這本《大醫精誠 大愛無聲——廣東省中醫院醫患故事集》。

這些展示著醫患本源、攜手相助、知遇感恩的醫學人文故事,將成為傳遞正能量的載體,架設起醫患和諧的橋樑,譜寫「大醫精誠」的新篇章!

面對李叔和他的家人,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他們相互愛著彼此,相互考慮著對方。記得有人說過:能治好的盡力治好,不能治好的盡力照顧好。既要照顧好病人也要照顧好家屬,讓病人和家屬將各自的心打開,他們是彼此的陪伴,是彼此的希望!

沉默的李叔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在病區每間病房梭巡,這是我來到這家醫院進修的第一天。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看著進進出出的患者,我心裡很是膽怯,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此時我恰好走進了李叔的房間。房間只有李叔一個人,他靜靜地躺在床上,兩眼看著門口站著的我, 一句話也沒有說。我禮貌地打了一聲招呼,但他並沒有理睬我,我尷尬地默默離開了病房。那時的李叔精神疲倦,身形消瘦。

隔了一天我又來到李叔的房間,這次李叔的女兒在。因為都是北方人,大家聊起來多了一份親近感。原來李叔以前在部隊待了20多年,轉業退休後,本該過著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愜意晚年生活,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打斷了原本的平靜。李叔罹患腸癌,為了更好地治療,他來到兒女工作的城市看病,從此開啟了他的抗癌之路,往返於黑龍江老家與深圳之間。原本這次治療結束後李叔就打算回老家了,可是複查病情惡化了,治療效果不太理想,李叔的狀態也隨之變差,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

此後,只要我當班,我每天都會到李叔房間。去的次數太多了,李叔不再像之前一樣排斥我,慢慢開始跟我交流。

「謝謝你姑娘,每天都來看我,我想跟你說件事。」有一天,李叔愁容滿面地說。

我一聽李叔主動要跟我講事情了, 瞬間來了興致:「李叔,您說。」

「姑娘,我知道你是個善良的孩子。你每天都來看我, 跟我講話,即便我沒跟你說過幾句話,但我知道你是關心我的。我現在什麼也幹不了,就是個廢人。我不想治療了,我想出院回老家。」

「李叔,您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李叔沉默了幾秒說:「自從生病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家裡的拖油瓶, 一直給孩子們添麻煩。我這次病情加重,可能是治不好了。

哪天我不在了,老伴沒了主心骨,孩子們沒了父親,以後這個家該怎麼辦呢?」

「李叔,如果咱們堅持治療,繼續向前走,您會慢慢變好的!」「我不怕死,年輕的時候在部隊,各種苦都受過,再苦再累我都不怕。」

「那李叔您害怕什麼呢?」「姑娘你還小,你不懂老人家那種對家的思念。我害怕孤獨,害怕見不到老伴,害怕不能落葉歸根!我想出院回老家,不想治療了,但是孩子們不同意。」

「李叔,我完全能夠理解您,我既是一名腫瘤科的醫護人員,也曾是一名腫瘤患者的家屬,我能理解您對家鄉對親人的渴望!」

愛的分歧點

我找到了李叔沉默寡言的原因。李叔想回老家,想落葉歸根,不想再給兒女添麻煩;兒女想讓李叔留在深圳治療,哪怕有一絲希望也不想放棄治療。這就成了李叔與家人的分歧點!其實李叔與子女都相互愛著彼此,相互考慮著對方。

我把李叔的想法告訴了他女兒, 一起找到了李叔的主管醫生。醫生告知李叔治療一段時間後若病情好轉穩定,可以出院回趟老家,但不能太勞累,後期還是要繼續回來治療。最終李叔的兒女決定讓李叔在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出院回趟老家。

半個月後,李叔如願出院了!他已經幾個月沒見到老伴了,李叔高興得像個孩子。臨走前還特意找我道別。這時,鋼鐵硬漢般的李叔突然有點哽咽了:「姑娘,謝謝你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此別也許是一輩子了!」

「不會的李叔,等你病好了,我休假去東北看你。聽說東北的燒烤很好吃,我都沒吃過呢!您要帶我去吃東北大燒烤、鐵鍋燉大鵝,我們再來一壺小酒!讓別人羨慕我們!」

李叔被我的話逗笑了,從此我與李叔便有了這樣一個只屬於我們的約定!

生命即故事

我跟李叔的故事到這本該結束了。一個月後我也從進修的醫院回到了工作單位。直到一天,我收到一條微信好友添加,是李叔的女兒。她說李叔從老家回來深圳繼續治療了:「入院時他在找你,沒見到你有點失望呢!」

在視頻聊天中,我再次見到李叔。「上次回家見了好多親朋好友和老戰友,很開心,此生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這次來深圳治療,老伴也陪著一起過來了。現在我可以安心地治療了,姑娘謝謝你!」這一次視頻對話,他的精神狀態很好,人也健談了許多。

吉姆·洛爾曾說過:「生命即故事,故事即生命。」我們聆聽故事,就是進入一個人的生命。只有生命才能進入生命,只有靈魂才能與靈魂交流。

在腫瘤科,腫瘤患者不僅是身體的痛,更有著心靈的痛。我們尊重每一位患者及家屬的故事。敘事護理是敘事醫學的一部分。敘的是事,敘的是情,敘的是態度,敘的也是希望。

作者:寇隋靜,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內三科主管護師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ff9b396347399515ddb6dde522eb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