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魯元公主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怨恨不免湧上心頭安之中

2023-12-14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多年以後,魯元公主回憶起自己的父親,怨恨不免湧上心頭安之中

公主甚賢,其姿貌雖非絕麗,而舉止大方,氣象溫雅,靚如秋雲之吐華月,藹如春風之拂名花,實世所罕見也。

在許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漢高祖長女魯元公主都是美貌和氣質的化身。漢朝乃母系政治與父系政治可分庭抗禮之世,諸如呂太后、竇太后等人,都憑藉自己的尊貴身份,過多地干涉了朝政,然而魯元公主終其一生不爭不搶、安於人婦,和前者形成了鮮明對比,也為高祖穩定朝堂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魯元公主之善美,似乎被高祖選擇性忽視了。在高祖心中,公主仿佛只是一個政治工具,需要她的時候,她是漢家尊貴的長公主,而不需要的時候,她就彷佛棄之如敝屣的無足輕重之人。

彭城之戰中高祖丟棄一雙兒女

網上有一個笑話,說的是霸王之所以能夠成為戰神,最應該感謝誰?答案是感謝劉邦,正是因為對手的襯托,才能彰顯出霸王的偉大。

這點在彭城之戰時體現得淋漓盡致,漢軍五十六萬聯軍被西楚三萬遠道而來的援助打到潰敗、追亡逐北、投水斷流,高祖僅靠數十騎的掩護得以突圍,而西楚軍還在不遠處窮追不捨。

就在數十騎狂奔之時,高祖的一雙兒女突然出現在路邊,沒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從混亂的戰場上存活下來的,高祖的本能反應就是帶著他們一起逃命,然而接下來就是高祖的高光時刻之一,丟棄兒女了:

漢王道逢孝惠、魯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二子。

我們實在難以想像兩個不經世事的孩子被親爹推下馬車時的心理感受,包括見慣了大場面的夏侯嬰也震驚了。好在這位從小看著兩個孩子長大的好叔叔於心不忍,重新救起了兩個孩子,甚至寧願違背高祖的命令也要帶著他倆一起逃亡。

雖然高祖的這次舉動,有人在危急時刻的應激反應過度可以解釋,但是在這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原因。

彭城之戰時劉邦只是漢王,並非天下共主,地位和他相當的諸侯少說有幾十個,所以惠帝和魯元此時的身份並不顯赫,充其量是貴族子嗣罷了。

如果此時兩個孩子已經確定了日後的身份,恐怕高祖再恐慌,也不能做出有損國格的拋棄兒女的行為了。

白登之圍後魯元公主險些入匈和親

等到高祖做了皇帝,他似乎更加疏遠了呂后一脈,史書記載他極其偏愛戚夫人,甚至有了更換太子的打算。

嫡長子在高祖眼裡都失去了重要性,那麼女兒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白登之圍後,謀士婁敬提出慎戰思想,希望漢朝終止和匈奴的武力對抗,並且給出了和親的建議。在這條建議中,婁敬重點提出,為了表示誠意,必須派長公主入匈:

"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長公主。

此時,呂后已經榮登為母儀天下的皇后,呂氏家族勢力也空前壯大,有了這兩點做倚仗,她拼了命地反對長公主入匈。

畢竟婁敬的謀劃,全是站在漢人的思路上提出的,是否會得到草原政權的認可還是未知,因此長公主和親的結果只能是猜測而非既定事實,考慮到冒頓單于殺父淫母的殘忍行徑,長公主的下場恐怕不會太好。

漢朝和親的目的是止戰,萬一長公主在匈奴受到了欺辱,等於其背後的大漢受到了欺辱,為了維護國家尊嚴,漢朝仍然無法避免和匈奴開戰。就算漢朝隱忍不出,無視長公主受到的傷害,那麼國家形象和民心所向必將大打折扣。

最終,高祖迫於呂后的壓力,中止了長公主入匈,不過在他的心裡,似乎對這個結果不大滿意。

高祖打擊張敖時絲毫不顧及親情

在代地遭受了巨大挫折後,高祖不免對趙地抱著複雜的感情,於是他來到趙王張敖的勢力範圍內耀武揚威,發泄不滿。

趙國在戰國時期就是民風彪悍、百姓團結的強大國家,有著雄厚的實力,不過張敖本性純厚,面對著高祖的無端指責和謾罵並沒有表現出不滿,而是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

和這位家教優秀、品德優良的名門之後不同,張敖手下的宿老,許多都是跟隨他爹張耳打天下的老臣,絲毫不把當年四處流竄的高祖放在眼裡。在看到自己的王受辱後,他們十分憤怒,打算暗殺高祖。

高祖知曉此事後十分憤怒,打算徹底除掉張敖,一是為了泄憤,二是為了趁機削弱異姓諸侯王的實力。

除了趙王外,張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魯元公主的丈夫、高祖的女婿。

趙地是匈奴進入中原的首選通道,戰略意義十分重要,高祖將關中的精兵係數放置在趙、代兩地(代地是古趙地的一部分),為了拉攏張敖,令其偏向漢朝,高祖用女兒和他進行了政治聯姻。

但是在高祖打擊張敖時,絲毫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是呂后的多次求情,堅決要置張敖於死地,這點和長公主入匈時呂后起到了巨大作用起到了鮮明對比。

這是因為即使張敖被殺,魯元公主仍然身處漢朝控制的區域,可以回歸到高祖身邊,等待再次成為政治工具的機會。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由於父系社會打敗了母系社會,所以父系血脈傳承成為了宗族傳承的重要方式,這也是為何重男輕女思想會出現的根本原因。雖然歷朝歷代都出現過著名的女性政治家,但是她們的影響比起整個社會還是有限,無法徹底扭轉這一偏見。

許多帝王家的女性後代,都不幸地成了政治工具,她們多以聯姻為契機,連接兩個甚至多個大型家族,幫助其打造利益同盟,所以類似魯元公主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不過拋棄政治因素,回歸到人類的本能親情中,我們也會發現高祖對於呂后誕下的這兩個子女並不待見。考慮到從呂后的父親呂太公初始高祖開始,就在他身上進行了政治投機,而且這種投機持續性地貫穿了高祖一生,因此高祖始終無法做到以真心實意對待呂氏,只能將其視作政治夥伴而非知心伴侶,因此註定了兩個無辜的孩子,尤其是女兒身的魯元公主,一輩子無法得到高祖的偏愛了。

參考文獻:

【1】《漢宮春色》

【2】《漢書·紀·高帝紀上》

【3】《史記·七十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c042431000e62cb3ba42c914ce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