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6(不閒聊)
文 | 伊姐(周桂伊) 李艾修
活躍在電影領域的演員出演電視劇,我們通常會用降維打擊去形容評價。
然而最近這段時間,湯唯因為參與的首部古裝劇《大明風華》,被全方位嫌棄、質疑——
掛麵劉海、白面饅頭、行走滷蛋,是網友奉上的關於造型上的譏諷;
台詞功底,又頻頻被批沒有代入感,相當出戲(湯唯原音);
最致命的,演技也變得浮誇尷尬,更有甚者,直接拿她和演技界泥石流大寶貝對比;
前兩天,劇中湯唯替皇上擋箭的一幕,又直竄熱搜,令無數網友再度大跌眼鏡。
還是直觀感受下吧
眾多評價中,最不客氣的,當屬「如果除掉湯唯的戲份,這部劇還是有看點的。」
作為一部對標《甄嬛傳》,最初命名《大明王朝孫若微傳》的大女主戲,女主湯唯卻成了最短的那塊板。
問題出在哪?
很多人率先將造型師拉出來烤,的確,活躍於90年代的香港殿堂級美學大師張叔平近年來車禍造型不少。
但如果將《大明風華》中湯唯的缺陷,簡單粗暴地歸結到裝扮上,欠妥。
橫向對比,同樣的一部劇中,趙韓櫻子典雅,鄧家佳也別有一番小家碧玉風格。
那麼,為什麼偏偏湯唯,就變成了一顆行走的滷蛋?
評價演員塑造的角色的好與壞,有個指標項,形神是否兼備。
毋庸置疑,湯唯有著溫純清澈的秋光瀲灩般的美。
關於她的長相與氣質,有句流傳很廣的評語:「可能是中國大陸女演員裡面,唯一看上去像是念過書的人。」
肇因於此,本將章子怡、舒淇放在考量範圍內的李安,最終一眼即定,讓名不見經傳的湯唯,出演了王佳芝——
「我看到她就知道是她,其實她的表演在所有備選者里並不是最出色的,可是我看到她聽戲時那個眼神的專注,就知道這是王佳芝。」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形,牽制住了五官柔和、「氣質如國文歷史老師」的湯唯——
- 她的身上,缺乏古裝女主那種帶有侵略性的,稜角分明的驚艷感。
簡單看幾個鏡頭。
一是初見的驚艷,湯唯有沒有讓人感到沉魚落雁,少女靈動?大抵只有慌亂。
僥倖逃過一死,對著男主情深意切地告白,被拍得居然有了一種猥瑣感。
以及在心上人注視下,心無旁騖,美而不自知地存在。
看到這樣的湯唯,還會想起她在《色·戒》里,明眸善睞,低頭一笑,那種不動聲色的驚艷嗎?
所以,是時候客觀地認識一下,《色·戒》之外的湯唯了。
之所以對湯唯開腔,是因為《大明風華》並不是這幾年她唯一的滑鐵盧之戰。
拍《三城記》,她挑上幾十公斤的雜貨擔子,可終究流於表面,演技功力一眼便被觀眾看穿。
拍喜劇《北京遇上西雅圖》,這是商業片,重在輕鬆的氛圍下,道出為了孩子拿綠卡而偷偷出國生孩子的沉重生活課題,湯唯前期卻只表現出了一種八九十年代港片喜劇的慌亂氣息。
當肚子一天天大了後,她天天揣著十斤米袋,卻始終未曾傳遞出准媽媽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演許鞍華的《黃金時代》時,湯唯依然是下足了功夫。
讀大量蕭紅的作品,去理解民國四大傳奇女性之一的靈魂——
蕭紅青年時期,是個理想主義者,她有在那個年代義無反顧地私奔的勇氣,失敗之後,仍然渴望將愛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了演好蕭紅後來的落寞生活,湯唯餓了兩天,同時還將自己置身於哈爾濱零下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去感受潦倒。
可惜,她依然沒有體會、展現出蕭紅破而後立的韌骨神韻。
表現不好的地方,湯唯自己也失望、後悔:「有時候她(許鞍華)是失望的,我能看得很清楚,因為我同樣在失望,對自己的失望,對那場戲的表達的失望。」
只是她:「很多時候力不從心。」
同樣,在《地球最後一夜》里,湯唯美則美矣,卷髮紅唇,幽靈遊蕩。但除了美,的確也沒有什麼人物表現力。
遠的不說,最近的《吹哨人》,湯唯完全駕馭不了人物在極端境遇里的複雜性,刻意加重的台詞「你依然是我心裡,當年的小馬哥」,讓觀眾吐槽「都不知道這種類型該用什麼婊來形容」。
《吹哨人》票房慘敗,湯唯的觀眾緣被現實質疑。
在威尼斯採訪中,湯唯乾脆將自己劃撥到了沒有演技的範疇。
真是如此?
湯唯在《色·戒》與《晚秋》兩部作品中的表現,是無可指摘的。
拍《色·戒》,她閱讀了大量民國史料,又專門學粵語、唱蘇州評彈,去貼合角色。
即便如此,李安還是花了大量心血去指導湯唯,讓她成為王佳芝——電影一共拍了118天,其中114天在拍湯唯。
李安說:「我從沒花過那麼多時間去栽培一個演員。」
《晚秋》中,有太多的欲言又止,沉鬱與留白。
曖昧不清、混沌不明的複雜情愫,使得湯唯含蓄、純凈的風格,為觀眾提供了極大的游想空間。
湯唯也因《晚秋》成為韓國三大影視獎項之一百想藝術大賞的影后 她也是韓國三大獎歷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女主角
前者,得益於她本身的體驗鑽研與李安費盡心思的指導。
後者,則由於影片的基調,與湯唯本身的氣質高度重合。
湯唯為什麼慢慢不能再支撐「文藝女神」「演技擔當」「業界清流」的稱謂?
首先,湯唯的人生體驗和專業演技,的確都不能支撐她作為「文藝女神」要承載的容量。
比如蕭紅,孤僻病態、一生悽苦、生活在動盪的時代。湯唯被認為是「最適合詮釋蕭紅的人」,但她安然的臉,無法詮釋這種宿命。
湯唯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國內著名畫家湯余銘,母親施西鳳也曾是一名演員。
父母對她沒有必須成才的要求,平安喜樂便好。
有著家庭的托底,湯唯一直過得順遂,從小的成績也不出類拔萃。
第一次考中戲,文化課沒過落榜,她根本未將之視為打擊,反而安然地回到高中復讀準備高考。
際遇一直好,大二就在賴聲川的話劇《如夢之夢》中飾演五號病人的妻子。
《色·戒》後的那段時期,算是旁人所看見的湯唯人生低谷——
- 演藝事業大受限制,去參加金像獎,卻在內地轉播時,所有相關鏡頭被剪,代言的廣告,也在幾個星期後全線下架。
但即便這樣,當輿論環境形成風暴的時候,湯唯實則已在公司的安排下,到倫敦音樂戲劇藝術學院進修。
《色·戒》之後,湯唯的首部作品《月滿詩尼軒》,男主張學友。
網上曾流傳過一篇主題為「湯唯在倫敦期間境遇苦,靠打工賣唱維生」的文,已被湯唯本人和經紀人澄清。
真實的境遇是,湯唯倫敦進修完成後,又通過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到了香港發展。
李安拜託好友江志強(安樂影視公司總裁 參與過《臥虎藏龍》《英雄》《色·戒》的投資與製作)照顧湯唯——至今,這家公司,只簽了湯唯與桂綸鎂兩位女藝人。
琉璃屋養成了湯唯與眾不同的獨特氣質,卻也抽離了一些需要巨大挫折才能激發的敏銳的人生感知力。
拍文藝片,但真正的文藝不是MV,湯唯都認真對待,盡力沉浸了,但實際無法理解許多世態、無法詮釋出相關的人態。
她身上揮之不去的平和氣質,始終牽制著她與跌宕命運軌跡的激烈對撞。
其次,湯唯強烈的個人氣質,又使得她的美在下沉市場作品裡,其實很吃虧,對於很多商業電影,要求女演員完成角色要素,她的業務能力與盛名相比,不夠在線。
在《命中注定》里,她一板一眼跟演技咖柏林影帝廖凡詮釋CP,出來的效果,像綁匪和人質在戀愛,毫無荷爾蒙的靈動。
沒錯,湯唯不是演員專業出身,同樣也不是周迅那類極具天賦的存在。
湯唯自己的底色是有一點慌亂、笨拙、木訥的,那種愣神的尷尬、手足無措的體態、不自然的反應,《色·戒》不正是最大程度在情慾里挖掘了這個特質,對沖那種激烈,才讓王佳芝這一角色成為經典嗎?
寫到這裡,非常感慨,其實大家都覺得女明星的人生有高光,有追捧,有鮮花掌聲,金錢,富豪的追求,其實女明星的人生,真的就像數十年如一日在鋼絲上行走。
抓住流量和風口會被說現實勢利,守著專業難免被行業挑剔,競爭大,壓力大,勞動強度大,只有一直被成就的可能性小。
湯唯不努力嗎?非常努力,甚至虔誠。
成名多年,湯唯始終沒有開通微博、推特,或者臉書,偶爾為了宣傳電影,才會上上綜藝、訪談。
她很認真地在守護演員和明星之間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也讓大眾對她有著別樣的期待。
可她代表的某種意向,又讓大家對她的專業表演,有了更高期待。
某個意義,湯唯是更適合平面的,她是一種非常靜態的美好。
在《地球最後一夜》里,哪怕周遭是頹毀破敗的殘垣、陰暗潮濕的小徑,她也可以在一片氤氳迷離的氛圍中,成為詩意而浪漫的化身。
但特定光影中的一抹繾綣月光,要流落紅塵,要變成萬金油,就會憑空生出了狼狽。
湯唯是獨特的香,非常不大眾相,非常挑調香的人。能不能等到人生第二個李安,打開她非常隱蔽的密碼,需要運氣。
個人挺喜歡湯唯的,寫這個文,正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再把湯唯捧得那麼高,盛名之下名實難副,捧就成了殺,只會加速她的凋謝。
願她在演藝道路上好運,如果沒有,就祝福她有好的人生,湯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