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藝致:讓我們盡情搖擺

2023-12-21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閒情藝致:讓我們盡情搖擺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沙子

抬頭看天還是從天空往下看,舞動起來,我們都不過想要像大鵬鳥一樣自由又能有掌控感啊。

你看見過天壇嗎?

聽二年級的數學課,課題講怎樣正確觀察事物。講課的開頭老師拿出三張照片,說可能來自小兔子、老虎和長頸鹿眼中的天壇,讓小朋友們分辨拍攝者是誰,隨後老師展示了天壇正面、俯瞰和仰視三種角度的照片。我曾近距離觀察過天壇,但從未想過我看到的天壇,會與兔子、老虎、長頸鹿眼中的有何差別,我隨即想到天壇裡邊的常住民喜鵲,它們大機率和我看到的天壇不是同一個天壇。

觀看因角度而異,也因對象而異。當你站在空蕩蕩的舞台上,你不只是轉換成了被觀察者,更是因為站在那裡,四顧空無所依會讓人迷惘。或者當你跳舞,旋轉之後的停止,控制方向好像最難。舞蹈的迷人之處,或許就是人體在空間中不停變化。以前聽人說,做演員要360度無死角,看看跳舞的演員就懂了為什麼。

孩提時代,你們是否也和他一樣?美國傳奇出版人羅伯特·戈特利布在他的書里這麼寫:「我的收音機從來都不關,隨便放什麼音樂,我都會跟著在房間裡跳舞。可是,儘管我聽到音樂就喜歡動,而且我小巧、敏捷、靈活,卻從未想過要學踢踏舞(或者向我父母提出學)——猶太好男孩應該學彈鋼琴。而且實際上大多數舞蹈,當然包括芭蕾,我都不可能學,因為我是平足,平得不能再平。」

沒有跳舞的身體條件卻特別喜歡跳舞,最終羅伯特·戈特利布喜歡上了芭蕾。多年後他分析自己,「我其實無意要見舞者,也沒興趣打入芭蕾舞界,我只是純粹感激它帶給我的精神享受。」這種純粹欣賞的結果就是他全身心投入地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製作了精美圖書,甚至因此成為芭蕾舞團的董事,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實際行動來支持自己摯愛的舞蹈藝術。

成為舞蹈觀眾不難,成為舞蹈者真的不容易。國際巨星奧黛麗·赫本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芭蕾舞頂尖演員,她的導師瑪麗·蘭伯特卻委婉地表示:「如果她堅持跳芭蕾的話,她可能會成為一位傑出的舞蹈家。當然,也只是可能。」

但在銀幕上,我們看到了舞蹈帶給赫本的那種力量悄悄綻放。她跳舞或是表演,是那麼自由自在,優雅從容。有了跳舞的感覺,就讓身體帶著你去感受無拘無束的空間,這種美好,難道不是人人都想擁有的嗎?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忘記了身體的本能。

看陳翠梅女士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野蠻人入侵》,女主角圓滿刻苦訓練短棍術,每天一次次被師父和眾師兄弟姐妹暴打,師父一邊暴打圓滿,一邊質問「誰在痛」「誰在躲」「誰在挨打」的時候,那個身體的自我開始覺醒,開始回答「我是誰」。

圓滿每天帶著臉上身上的傷痕離開時,街邊總是碰到的那位白髮僧人說,「以為身體是思想的牢籠,其實思想才是身體的牢籠。」這句探討身體和靈魂關係的偈語,給人一種警醒,文明的思想對野蠻天然的身體,或許有時候是一種束縛甚至戕害。奧黛麗·赫本說跳舞能讓人堅強,這部電影的結尾,當圓滿在海邊起舞的時候,身心合一的她或者已經不再糾結「我是誰」「誰是我」了。

無論觀看還是被觀看,無論我們在舞台上還是舞台下,有感覺就盡情搖擺吧,用莊子《逍遙遊》的感覺來說,「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抬頭看天還是從天空往下看,舞動起來,我們都不過想要像大鵬鳥一樣自由又能有掌控感啊。

在城市遊走,卻嚮往自然;

為藝術傾倒,反向生活掘進;

向天而歌,哪怕喉嚨沙啞。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3年12月上旬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07c9b1b7bd14bad37516b0d64e2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