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個致命操作,造成3死21傷:監控拍下恐怖一幕,引人怒罵

2021-02-28   周沖的影像聲色

原標題:男子一個致命操作,造成3死21傷:監控拍下恐怖一幕,引人怒罵

「我要自殺。」

2002年10月30日,男子接到母親的電話。

當時是下午3點左右。

到家後,他發現家門被反鎖,一股石油氣味從門縫傳出。

他立刻報警。

很快,消防車趕到現場,破門而入。

剛準備關上石油氣閥門時,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瞬間,此小區單元變成「火海」。

強烈氣流如猛虎出閘,席捲整棟樓。

圖源:廣州日報

爆發威力非同小可。

那一層樓的木門被震至內陷。

所有的鐵閘都被炸至扯開,或脫離。

圖源:b站《晚吹·罪光燈》

人員傷亡也十分慘重。

發生爆炸時,3名消防員正乘電梯上樓。

電梯剛到中途,就被猛烈氣流沿電梯槽衝下。

電梯急墜,消防員被撞傷。

案發現場,4名消防員被烈焰燒傷。

其他人也被氣流震傷,

或被飛濺的碎片劃傷。

由於火勢嚴重,將火警升為三級。

消防處處長表示:「這是入職36年來最嚴重,最罕見的爆炸案。」

到底有多嚴重呢?

160多名消防員,用了將近2小時才將火撲滅。

最終,這起慘劇造成3死21傷。

圖源:b站《晚吹·罪光燈》

其中一名死者是,報警男子的母親。

真的是她自殺才導致的慘劇嗎?

她為何要自殺?

由於疑點重重,警方一度陷入「困境」。

經過層層審訊,最後在報警男子身上找到「突破口」。

原來,石油氣泄露是人為原因所致。

更令人細思極恐的是,

男子母親不是自殺,

而是他殺!

男子一家6口人,

父母、妻子和2個孩子,

住在香港黃大仙翠竹花園。

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也還算體面。

2002年,其父親80歲,母親70歲。

父親早前是巴士司機,已退休多年。退休後無所事事。

「危機」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出現的。

忙活了大半輩子終於可以閒下來,但他偏不。

大多數時候,

他要麼去賭博,

要麼就和妻子吵架。

3天一小吵,5天一大吵。吵到街知巷聞。

甚至有好幾次,警方還到場調解。但「戰火」仍不停息。

直至案發前一天晚上。

據男子回憶道:

「那晚父母在家吵架,

吵得很激烈。

隨後父親離家外出。」

本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爭吵,沒人放心上。

第二天早上,男子父親回到家後,與母親再起口角。

不久後,男子便收到「母親想自殺」的信息。

當他趕回家後,父親不在場。

直至悲劇發生,仍不見他的蹤影。

警方在審問男子後,懷疑其父作案嫌疑很大。

經過一番追查,發現他於案發當天下午已逃往澳門。

圖源:廣州日報

警方乘勝追擊將他抓捕,

爾後,

他把作案過程以及動機,

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才知道,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

案發當天,他回家後與妻子大吵一架。

正吵得面紅耳赤時,他雙手緊扼妻子頸項,引致窒息。

然後將妻子拖入廚房,割斷石油氣喉。

他表示:

「我只是想嚇唬家裡人,

但想不到會搞得這麼大件事。」

連石油氣喉都割斷,還其名曰:嚇唬家人?

活了大半輩子,難道不知道石油氣是危險物品?

這根本不是嚇唬,而是故意謀殺!

夫妻同甘共苦那麼多年,終究敵不過一次爭吵。

而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那2個無辜的鄰居。

2個鄰居,一個是75歲婆婆,一個是55歲阿姨。

婆婆的女兒說:

「當時媽媽知道外面有消防員,

正在調查泄露石油氣的問題,

她獨自一人在客廳看電視,

不敢出去。」

當時,女兒正在房間睡覺。

不料,隨著一聲巨響,鐵閘被炸飛,一下子壓到婆婆身上。

幸好女兒是在房間裡,才逃過一劫。

另一位55歲阿姨,她剛好是下班回家午休。

她兒子事後回憶說:

「媽媽身上沒有被燒傷,

也沒有明顯的傷痕。

可能是被氣流震死的。」

可見,這起悲劇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

最終,法律判決:謀殺罪名成立。

他將背負著3條人命,被終生監禁。

圖源:b站《晚吹·罪光燈》

判決結果出來後,有人說:

「希望兇手的家人不要拋棄他,

都80歲了太可憐了,

要常去看看他。」

他可憐?

那些無辜的受害者呢?

誰來為她們伸冤?

然而,這僅是悲劇的開始。

案發後第二年清明節,悲劇重現。

55歲阿姨的丈夫,對妻子的離開始終無法釋懷。

最終,

他把自己逼上絕路,

在家中自殺了。

圖源:b站《晚吹·罪光燈》

家庭之間的摩擦,本不該禍及他人。可偏偏還是讓人家破人亡。

你不想活,憑什麼剝奪別人活著的權利?

很多人會好奇,他為什麼要對自己妻子下毒手?

追根溯源,主要有2個原因。

1,和妻子、家庭出現分歧。

報道中提到,他和妻子爭吵,都是因為雞毛蒜皮之事。

比如教育孫子。

他看不慣兒子教育孩子的方式,

兒子也看不慣他教育孩子的方式,

兩人相互嫌棄。

並且兒子會控制不住呵斥他。

更致命的是,連妻子也不與他為伍。

大多數時候,妻子都是站兒子那方。

再加上,兒子給他的家用又少,大概一個月700元左右。

各種小事,都在給他傳達著一個危險「訊號」:

家人要聯手欺負他。

原本一次心平氣和的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來不及了。

當「恨意」堆積到某種程度,就會爆發。

這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他已經被「邊緣化」。

等待他的結果有2種:

與家庭和解;

毀掉所有。

很遺憾,他選擇了後者。

2,自身的「缺陷」。

事後,記者走尋街坊,大家都說他沒什麼異常,只是比較喜歡自誇。

同時他也是自卑的。

自卑的人往往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取安全感。

但在最親的人那裡,他汲取不到安全感。

有時候,兒子罵他,妻子不贊同他。

他就會把事情想得很嚴重。

家人一句無心的話,在他那裡可能會幻想成,這就是針對性的話。

久而久之,他誤讀了家人的行為。

這是思想上的「扭曲」,也是當代社會老年生活的「眾生相」。

據中科院調查數據顯示:

老年抑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疾病。

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抑鬱症發病率高達15%,

且老年抑鬱者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自殺情況。

此案件的兇手80歲,之前沒有案底。

相關專家推測,他本身可能患有未經診斷的精神障礙。

可任何理由,都不該成為殺人的藉口。

一旦為惡開脫,善良就沒有了容身之處。

悲劇已經發生,無法挽回什麼。

但悲劇帶給每一個人的警示,還在持續著。

有句話說:罪人也許會死去,但罪孽卻永遠不會絕跡。

這種罪孽,可能不會龐大、劇烈。

它往往瑣碎、日常,無法引起警醒。

就好像這個案件中的「家庭矛盾」,

毫不誇張地說,

可能每個家庭都會有矛盾。

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那麼,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在家庭中,

遇上被忽略、被誤解的時候,

該怎麼做呢?

1)溝通。

所有事情都要以溝通為前提,敞開去說,辦法總比問題多。

2)理解。

世間最難得的,就是理解。

不管任何一種關係,想要長久,都必須學著相互理解。

就像案件中的父親,他可以給妻子和兒子多點耐心。

反之,妻子和兒子也要看見他的不易和心結。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再者,回到兇手身上。

每當惡性事件發生,總會有些人為兇手「洗白」。

比如案件里的父親;

之前昆明劫持案的兇手;

還有貴州公交墜湖案的司機;

……

不管什麼原因犯罪,只要深究,都能找到誘因,但理由不是罪行的保護傘。

自己窩囊廢,怪上天不公平?這對受害者來說,無比殘忍。

如果每一個被邊緣化的人,都想著報復社會,那誰來保護無辜的你我?

人的一輩子,值得愛的東西很多。

不要因為一句否定,就垂頭喪氣,萬念俱灰。

你要記住:

「一念噁心起,地獄已現前。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誕生。」

作者: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