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件奇石作品還沒有上億元的交易記錄,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的?

2019-06-29     貳哥奇石

近些年藝術品交易市場,書法作品、繪畫作品、古玩、寶玉石等都不乏單件億元成交的錄,而奇石卻鮮有千萬級成交的記錄,億元級成交的更是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奇石說到底就是石頭,是石頭總是不會發光的!這樣的說辭毫無道理可言,寶玉石也是石頭,夜明珠也是石頭就會發光。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奇石單品成交的價格突破不了億元大關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由二個個原因造成的。

精品畫面石欣賞

第一個原因,奇石的藝術性評估是最大的硬傷。國內認可度較高的估價上億的奇石作品石有《東坡肉》、《歲月》、《小雞出殼》、《人之初》、《中華神鷹》、《中國地圖》、《血膽金鰱》七塊頂級奇石,但也只是估價上億元。有人說如果把這七塊奇石拿來拍賣的話估計多半拍賣不出億元的高價,我覺得說這話的人是低估了國內奇石藏家的能力和這幾塊奇石的影響力。這幾方億元奇石中人們對《人之初》與《中華神鷹》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作品《人之初》原先是四大奇石之一後來被《中華神鷹》替代,《中華神鷹》仍然是四大奇石中人們認可度最低的一塊。關於四大奇石的爭議一直都沒有消停過,可見奇石的藝術性和價值真的是不好評估。

精品奇石欣賞

奇石是自然界的產物,生成的條件非常複雜,並且具有偶然性,可以這麼說,奇石是自然界無意識的作品,因此每一塊奇石都具有獨特性。自然界中的奇石符合人們審美情趣的精品奇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這些精品奇石同時也具有不完美的自然特徵,這些不完美的特徵給其藝術性的評估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就造成了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的局面。四大奇石中只有《東坡肉》和《小雞出殼》堪稱完美,而《小雞出殼》傳聞是人工雕刻了的。除了以上七塊頂級奇石被評估價值上億外還有不少奇石被冠名為億元奇石稱號,不過在圈內的認可度並不高,這些億元奇石不過是收藏者的一廂情願罷了。

黃河石精品欣賞

奇石作品不像藝術家的作品從一開始時都是經過相當完美計劃的,藝術家的作品是藝術家通過比較成熟的技藝來表達一種題材,其作品蘊含了藝術家的情感和思想,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是有據可查的。奇石的藝術性在於跟成熟的藝術理念吻合的程度,不僅僅是奇特性和唯美性決定的,比如奇石的圖案比較像名家的名作,那麼這方奇石就會立刻身價百倍。奇石神仙潑墨圖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奇石的藝術性評估體系在完善之前奇石的藝術性評估是最大的硬傷。

精品奇石欣賞

第二個原因,賞石的群眾基礎還不夠廣泛。賞石文化雖然歷史悠久,但是賞石活動在古時候一直是文人墨客、達官權貴的事情,普通的人民群眾則一般不會接觸這樣的事情,一是沒人教,二是沒條件去玩,三是在消費觀念上不認同。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自然美的審美需求也增加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賞玩奇石。雖然喜歡賞石頭的人多了,但是大部分人沒有經過賞石文化的薰陶,他們對觀賞石的價值也沒有足夠的認識,人們群眾對觀賞石的價值特別是奇石價值的認可度還很低。好多人喜歡說這樣一句話,「你喜歡它就是寶貝,不喜歡它就是一塊石頭」,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人們群眾的賞石基礎。

大化石精品欣賞

總的來說人們的賞石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相比較書法作品、繪畫作品、古玩、寶玉石的群眾基礎要相差甚遠。書畫、古玩、寶玉石大部分人仍然不懂,但是他們得到這些東西不論真假都會愛惜的多,說白了就是社會上對這些東西的認可度比較高,容易變現。隨著賞石群眾群體數量的擴大,賞石文化藉助網絡媒體優勢也會逐漸被更多的人們認知,賞石的群眾基礎會越來越深厚和牢固,奇石的價值必然為更多的人認知。

《小雞出殼》原石資料圖片

當然奇石交易還沒有單件過億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上我說的兩個,奇石的藝術價值評估還沒有有力的依據,再者賞石的群眾基礎目前還比較薄弱。各位石友你們是這樣認為的嗎?歡迎留言。

估價8億的金沙彩《錦繡中華》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明: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MB2wBmyVoG_1ZpX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