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遂寧)鋰電產業大會於10月26-28日在遂寧召開
今天
《遂寧日報》用兩個整版
刊發了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發展紀實
聚焦遂寧鋰電產業發展
一起來了解一下
《遂寧日報》02—03版
原文如下:
2020年,「鋰」匯遂寧。
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遂寧坐標從未如此突出和鮮明——
在遂寧全力打造中國鋰業之都的關鍵期,三件大事不期而遇,重大機遇疊加交匯:中央在成渝地區畫出雙城經濟圈、中國第四增長極呼之欲出,我國正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製造2025到了發展關鍵期……遂寧正從成渝地理中心挺起發展中心的脊樑。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部署,遂寧正在積極穩健地推動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宏觀引領,撬動特色發展。鋰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全市產業「一號工程」,也是舉全市之力推動落實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關鍵性產業。
始於「鋰」想,忠於理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遂寧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彭清華對遂寧發展鋰電產業的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在成渝之心的遂州大地,在這片5300平方公里、370萬人民繁衍生息的發展沃土上,奏響雄渾激昂的「鋰想」奮鬥交響曲。
一幕幕感人記憶令人難忘、催人奮進——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四川裕能「踏雲而來」;四川新鋰想加速建設加快投產;上海凌翼動力、江蘇龍蟠科技落戶遂寧;更多全國鋰電企業紛至沓來,考察遂寧牽手遂寧……不斷擴大的朋友圈,不斷壯大的「鋰」戰友,讓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更加充滿底氣。
遂寧速度、遂寧力度、遂寧溫度、遂寧高度,從「鋰」而來,因「鋰」而生。
時間軸上,遂寧28年的「鋰」想奮進,匯聚了12家鋰電上市公司、39家鋰電企業,成為全國鋰電產業鏈最完善的集中發展區之一,核心區射洪市更是亞洲最大的鋰材料生產基地——我們趕了一個「早集」,在能源技術革命風起雲湧的時代擁抱「風口」、站在雲端。
空間軸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下,遂寧鋰電扛起特色產業發展大旗——我們含著區域的「金鑰匙」,將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等轉化為鋰電產業的發展優勢,發展有「鋰」、「鋰」所當然。
產業軸上,發端於1992年的基礎鋰鹽,通過多年的延鏈、補鏈、強鏈,遂寧已成為全國鋰電產業鏈最完善的集中發展區之一。瞄準千億鋰電產業集群,延長度、拓寬度、聚強度,遂寧正全力構建「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五位一體的鋰電產業大「鏈網」。
時間窗口給予遂寧鋰電一份厚重「大禮」,千億產業行道途中,發起新一輪衝鋒。
從這裡出發,遂寧因「鋰」而精彩!
1
遂寧擔當
從歷史中來,我們篤定前行!
定力,來自沉甸甸的責任
2019年6月,由遂寧提出的《堅持高點定位突出延鏈發展遂寧市加快培育支柱產業打造「中國鋰電之都」》引起省委書記彭清華高度重視。他批示:「遂寧鋰電等特色產業漸呈規模化發展趨勢,要高質量打造符合我省實際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優勢區。」這份批示,為發展中的遂寧鋰電產業指明了方向……
幾天後,市委書記邵革軍主持召開專題研究鋰電及新材料產業發展工作會。會議認為,加快推進鋰電產業發展、打造鋰電之都,是我市基於產業發展趨勢、全省產業布局和遂寧比較優勢得出的科學論證,是廣泛聽取意見作出的重大決策。
這次重大決策,成為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的加速器。
基於發展趨勢——這是遂寧在能源變革時代擁抱全球化的勇氣和魄力。據世界權威機構預測,全球鋰電池市場增長空間廣闊,2020-2030年,全球鋰電池產業整體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年增速將高於16%,到2030年出貨量可達2540GWh,是2020年的10倍以上。
基於產業布局——遂寧鋰電是全省確定的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中先進材料產業的重要一環。2017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支持省內動力電池骨幹企業開發高性能鋰電池等,提升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遂寧建設成渝經濟區重要的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遂寧的鋰電產業規模占四川省比重達25%以上。在全省的新能源大棋局中,遂寧占有重要一席。
基於比較優勢——2019年,遂寧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鋰業之都」稱號。遂寧建成西部地區產業鏈最完善的集中發展區,建有全省唯一的鋰電專業化園區,擁有全國最大的鋰電材料供應商。全市擁有各類鋰電項目56個,投資總額500億元以上,全面投產後年產值規模可達1000億元以上。
定力,來自堅定的意志
這是一長串踏實的足跡……
遂寧定位中國鋰業之都以來,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針對鋰電產業中急需補鏈強鏈的關鍵環節,高密度加大對深圳、江蘇等重點區域的企業(項目)對接拜訪、實地考察、高層互訪力度。幾乎每個月,市委書記邵革軍,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正權都在招商路上,足跡踏遍廣東、福建、江西等鋰電產業集中區,目的只有一個:以最大的誠意招引優秀鋰電企業入遂發展。
「最近市領導每次外出招商,都是圍繞鋰電產業進行的。」多次跟隨市委書記邵革軍外出招商的記者說,「這是遂寧的產業『一號工程』,也是遂寧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緊抓機遇,時不我待。
遂寧「鋰」力度——核心區射洪市曾用幾個80%形容發展鋰電的力度,用80%的時間精力、80%的發展資源推動鋰電產業集群發展,以拓展鋰電產業發展的寬度、延伸鋰電產業鏈條的長度、提高鋰電產業聚集的強度。
遂寧「鋰」速度——在引領區安居區,由湖南湘潭電化投資30億元、占地500畝的四川裕能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從2月底通過「雲招商」正式簽約,到7月2萬噸納米級磷酸鐵鋰一期項目投產,只用了短短4個月時間。1天「雲」簽約、1天完成公司註冊、4天完成4證辦理,刷出了遂寧一流營商環境的新速度。
遂寧「鋰」強度——大項目加快招引、落地、建設、投產。2019年,新落地華昆能源年產2億Wh石墨烯鋰電池、晟德新材料8000噸納米級石墨微球等15個項目。今年,新簽約重慶天輝日產100萬隻圓柱型鋰離子電池、上海凌翼動力年產4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前軀體等億元以上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187.2億元。
遂寧「鋰」溫度——今年國慶假期後上班第一天,江蘇龍蟠科技落戶蓬溪縣,發展高性能鋰電池材料及發動機尾氣處理液項目。為幫助企業儘快投產,蓬溪縣為龍蟠科技「量身定做」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並採用EPC總包模式加快廠房完工進度,為明年6月龍蟠科技投產「保駕護航」。
定力,來自對必勝的篤定
為「鋰」奮鬥,遂寧已有28年。「遂寧的鋰電產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干,靠幾代人奮鬥出來的。」陳福懷在射洪從事鋰電行業已經20多年。從20多歲的一線工人成長為沉穩的跨國公司天齊鋰業主要生產基地的副總經理,陳福懷的奮鬥本色從沒改變。
「技術的蝶變,不斷促成新的產品,變成時代新的動力源。」陳福懷充滿自豪地說。這種自豪只有奮鬥者才有:遂寧鋰電不是無中生有,它有著厚重歷史,是靠一代代遂寧人奮鬥出來的!
銘記歷史,不忘來處。1992年,射洪縣籌建射洪鋰鹽廠,用三年時間在滿目荒涼的亂石灘上興起一座鋰鹽廠,從礦石中提煉碳酸鋰。這被認為是遂寧發展鋰電產業的起點,也是有著業內「鋰鹽航母」稱謂天齊鋰業的發源地。從這裡開始,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有了「源點」和歷史歸屬感。
走進天齊鋰業射洪基地,門口的水塔迎面映入眼帘。斑駁的色彩訴說著滄桑歷程,也見證著遂寧鋰電不斷革新技術、不斷超越自我的奮鬥征程。
「水塔修建於1993年,到現在還在使用。」陳福懷回憶說,90年代修建射洪鋰鹽廠時,周圍是一片亂石灘,城市的水管還沒有鋪設到這裡。生產用水非常不方便,修建水塔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備凈化後的涪江水,再輸送到各生產線上。現在,各種管網鋪設都已經現代化了,但水塔依然繼續發揮著作用。
「從1992年算起,遂寧鋰電產業的發展,至少經歷了三代人的奮鬥。」在陳福懷看來,由射洪鋰鹽廠作為基礎的「鋰」戰友們算是第一代,他們中大部分人已經退休;2004年天齊鋰業入主射洪鋰鹽廠改制以來形成了第二代,他們是射洪鋰電產業集群化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隨著遂寧鋰電產業不斷壯大,又迎來了第三代,新生代鋰電人擅長利用信息化,更能把握新能源最前沿的需求和脈搏。
奮鬥有根、信心滿懷。陳福懷感慨,自己出生農村,父母取名「福懷」,意為希望幸福入懷。正是趕上了遂寧鋰電產業發展的快車,自己收穫了人生的價值和幸福。
2
遂寧優勢
把「命門」握在自己手中!
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優勢明顯。
在中國鋰電產業版圖上,遂寧和廣東深圳、福建寧德、湖南長沙、天津、江蘇常州、安徽合肥、青海、江西宜春一樣,都具有一定規模的鋰電產業集群,而在中國西部,遂寧屬於唯一的全國鋰電產業鏈最完善的集中發展區。
自從今年6月被委託編制《遂寧市鋰電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21-2030)》以來,深圳高工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小兵隔三差五就會從深圳飛來遂寧。「遂寧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具備打造中國鋰業之都的條件。」在高小兵看來,遂寧無論在政策紅利、區域位置、要素成本方面,還是在掌握上遊資源、龍頭企業、環境容量方面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遂寧已經初步形成鋰電產業集群,為打造中國鋰業之都贏得了「先手棋」。
產業最完善的集中發展區優勢——遂寧已形成以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為代表的基礎鋰鹽上游產業,以新鋰想和朗晟科技為代表的中游產業,以綠鑫電源科技、廣東天勁新能源為代表的中下游產業,以金圓環保股份和四川路橋為代表的再生產業,以雲製造科技為代表的配套產業,以四川江淮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鋰電產業逐漸在遂寧成為「閉環」。
聚集優質資源優勢——自2014年天齊鋰業完成對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51%的控股,2018年收購智利SQM公司23.77%的股權後,加上天齊鋰業在國內的布局,它已成為中國和全球領先的集上游鋰資源儲備、開發和中游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龍頭供應商。2018年,以下游商家銷量計算,天齊鋰業是全球第三大電池級碳酸鋰供應商,擁有年產4.5萬噸鋰產品生產能力。射洪市還與青海省格爾木市結為友好市縣,與阿壩州建立鋰資源戰略合作關係,進一步聚集鋰礦資源優勢。
全球最前沿的技術——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全球,天齊鋰業是同時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金屬鋰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其產品豐富且高端的背後,是對世界級前沿技術的支撐,將核心技術的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擁有強大技術優勢的,還有12家上市公司。「在國內,我們是唯一可以既供應寧德時代又供應比亞迪的磷酸鐵鋰企業。」在四川裕能總經理趙懷球看來,母公司湘潭電化是一家有60多年發展史的鋰電企業,有著強大的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在磷酸鐵鋰方面有著核心競爭力。不僅如此,作為配套企業的之江高新,在生產電解液關鍵材料二氧戊環方面占領行業絕對優勢。
為了讓鋰電企業「身懷絕技」,遂寧還加大力度創建科技平台,擴大校企「聯姻」。與四川大學簽訂合作共建「四川美豐高分子材料產業研究中心」,與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合作成立「鋰資源綜合開發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成鋰資源與鋰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機構。
遂寧先後與重慶大學新材料研究院、成都工業學院等高校加強溝通對接和互動往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與四川華泰電氣有限公司達成推進新能源充電設備標準體系建設試點共識,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遂寧布局建設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打造國家級鋰電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同時健全行業質檢中心等公共創新服務平台。
今年7月,遂寧在成都舉行鋰電及新材料產業(成都)飛地研發基地授牌儀式。盛屯(四川)新材料研究院、天齊鋰業研發中心、四川新鋰想中試基地授牌為遂寧鋰電及新材料產業(成都)飛地研發基地。同時,10億元鋰電產業發展基金正在積極籌集中。
3
遂寧魅力
你來,多大的風雨我都來接你!
因「鋰」精彩,因「鋰」魅力無限,遂寧的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
梳理遂寧鋰電的朋友圈,我們發現了很多趣事——
自2014年天齊鋰業間接控股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51%股權,隨後收購全球最大鋰生產商智利礦業化工(SQM)23.77%的股份後,遂寧將鋰電朋友圈拓展到全球。
隨著遂寧先後與甘孜州、阿壩州、青海格爾木市建立鋰資源戰略合作關係,盛屯集團參與建設川內最豐富最具開採條件的金川縣李家溝鋰輝礦場,與華友鈷業、金川科技形成鋰資源合作關係,讓遂寧在鋰資源朋友圈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遂寧先後吸引綠鑫電源科技、四川新鋰想、四川朗晟科技、湖南湘潭電化、重慶天輝、廣東天勁、美豐鋰電池隔膜、普利科技BMS等一批企業前來投資,圍繞鋰電中游產業發展的朋友圈更有底氣。
遂寧先後引進和培育綠然集團、四川江淮發展純電動客車、物流車、新能源輕卡等項目,依託中國鐵塔、盛新鋰能等企業發展鋰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再生產業,讓遂寧鋰電下游朋友圈逐漸壯大。
遂寧鋰電的朋友圈遠不止於此。隨著寧德時代落戶宜賓,在國家戰略增長第四極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一個由遂寧的天齊鋰業、宜賓的寧德時代、重慶的比亞迪汽車帶動構成的鋰電「金三角」朋友圈或將成為美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我國構建雙循環的當下,產業要突飛猛進,更需兼容並包,擴大朋友圈、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多贏。「當前,成渝兩地加快打造世界級、萬億級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為遂寧鋰電產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正如市委書記邵革軍所說,誠邀各位企業家赴遂參觀考察、投資興業,遂寧將全力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和發展環境,助力企業在遂發展壯大,實現企地互利合作、共贏發展。
「遂寧是一個攻玉的地方。你在大城市挖石頭,可以到遂寧來攻玉。」市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杜廷國常常這樣告訴鋰電產業圈的朋友,遂寧不僅歡迎重量級的鋰電朋友,也歡迎鋰電行業的藍籌股、績優股和潛力股。只要條件適合的鋰電團隊,都可以來遂寧發展,通過地企合作、共同培育,鑄造自己的「遂寧時代」「遂寧現代」。
求「鋰」若渴——遂寧告訴朋友圈,只要符合條件的鋰電朋友來投資,環境容量納入首先考慮。「你來,多大的風雨我都來接你!」
求才若渴——遂寧為鋰電人才開出10條優惠政策,無論是「引、育、用、留」,都可以享受到特殊人才政策。
求智若渴——遂寧搭建起龐大的校(院)企地三方合作朋友圈,國外的哈佛大學、深圳等沿海地區的鋰電研究機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西南財大等都是圈內的資深朋友。
高度重視鋰電朋友圈,一個由天齊鋰業等鋰電龍頭企業聯合倡導的「鋰產業聯盟」即將成立,圈內朋友共建共享,加快川渝鋰產業快速集群式發展,共同擁抱世界新能源變革帶來的巨大紅利。
4
遂寧路徑
謀局「世界鋰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自2021年開始,以一個五年期,做大做強中國鋰都。紮根遂寧、依託成渝、立足中國,按照「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五位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全域推進中國鋰業之都,在2025年實現千億鋰電產業集群。
優化空間布局,在原有的射洪為核心區、安居為引領區基礎上,升級為全域打造,形成具有遂寧特色的「三園一鎮、全域配套」鋰電產業空間格局。
新布局中,射洪鋰電產業園定位於中國鋰業之都核心區,重點發展鋰電池材料市場,突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布局固態電池和鋰電池拆解,形成產業閉環;安居鋰電產業園定位於中國鋰業之都引領區,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電芯-pack等,布局高端動力鋰電池應用及儲能用鋰電池和小動力電池;蓬溪新材料產業園定位於中國鋰業之都拓展區,重點布局電解液、正極、負極、隔膜等鋰電池關鍵材料環節;遂寧高新區定位於「鋰電小鎮」,主要發展「電動遂寧、綠色遂寧」示範中心及鋰電池研發製造高地;遂寧經開區、大英縣和船山區作為中國鋰業之都配套區,發展鋰電關鍵輔材、生產配套等。
以兩個五年期,衝刺「世界鋰都」「亞歐大陸鋰電產業核心基地」。在成功打造中國鋰都基礎上,依託成都、重慶兩地亞歐大陸物流運輸集散中心優勢,將鋰電產品供應亞歐大陸國家,讓遂寧作為「世界鋰都」,大幅度提升全球知名度。
這是新一輪的衝鋒號,我們只爭朝夕——
院士來了,海歸博士來了,外籍專家來了,遂寧籍碩士研究生欣然返鄉——2019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被遂寧市人民政府聘為鋰業發展顧問,為遂寧建設中國鋰業之都提供智力支持;師從世界頂級鋰電專家、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JeffDahn教授的博士後研究員周復博士來了,帶著世界前沿的鋰電理論和技術,助力遂寧打造中國鋰業之都;看好中國鋰業之都的美好前景,今年10月,10多名返鄉大學生加入四川裕能團隊,拼搏在鋰電「戰場」一線。
國慶剛過,江蘇龍蟠科技就到遂寧簽約,四川新鋰想不眠不休加快量產工藝的穩定,四川鐵塔積極謀劃5G中的鋰電應用,華泰電氣正在加快鋰電終端應用產業研究,2020年中國(遂寧)鋰電產業大會和鋰產業聯盟正在積極籌備中。
為了中國鋰業之都,出發!為了世界鋰都,前進!
遂寧鋰電產業大事記
1995年
射洪鋰鹽廠建成投產,是當時國內僅有的3家鋰鹽生產企業之一,由國有明珠電力公司代縣國資經營。
2004年
遂寧成功引進成都天齊鋰業(集團)有限公司入主射洪鋰業,實現由「國有」到「民營」的產權改革。射洪鋰業更名天齊鋰業,開啟了一場影響世界鋰行業格局的「風暴」。
2010年
市委、市政府堅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扶持發展思路,培育天齊鋰業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開始了鋰電產業資本運營第一步。
2013年
遂寧規劃建設全省唯一以鋰電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園區,並成功取得原四川省環保廳區域環評批覆。
2014年
遂寧助力天齊鋰業收購泰利森鋰業51%股權,擁有其位於澳大利亞的格林布希鋰輝石礦藏,同年收購西藏礦業持有的扎布耶鋰業20%股權,為全市的鋰資源提供了保障,垂直整合了鋰產業鏈。
2016年
遂寧與深圳盛屯集團、廣東威華股份2家上市公司達成投資協議,在射洪開工建設年產3萬噸正極材料和年產1000噸金屬鋰項目。
2017年
射洪鋰電產業園被國內最權威的鋰電行業諮詢機構——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評為「2017年最佳投資環境鋰電產業集群」。
2018年
天齊鋰業收購智利SQM23.77%股份,啟動安居區2萬噸碳酸鋰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提出構建「一區兩園」(即建設全省鋰電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示範區、射洪鋰電產業園、安居鋰電產業園)鋰電產業發展格局構想。
2019年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彭清華關於抓好「遂寧鋰電」等區域特色產業發展,高質量打造符合我省實際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優勢區的重要批示要求和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大會精神,遂寧把鋰電產業作為全市產業發展的「一號工程」重點推進,全力打造「中國鋰電之都」。10月10日—12日,成功召開2019年中國(遂寧)鋰業大會,遂寧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鋰業之都」稱號。
2020年
深入貫徹省委關於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和全國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等部署安排,編制《遂寧市鋰電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支持天齊鋰業等龍頭企業圍繞「立足川渝、走向世界」定位發起成立「鋰產業聯盟」,籌備召開2020年中國(遂寧)鋰電產業大會。
來源:全媒體記者 蔡志凌
編輯:廖 慧 王 瑞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
終審:李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