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各類「小門」,積極拓展「網上菜場」等數字生活……這場新聞發布會要點都在這裡了

2020-03-09     FM988浙江新聞廣播

今天(3月9日)下午3點,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第34場,主題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出席今天發布會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的有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杭州市副市長柯吉欣,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東勝,還將連線松陽縣縣長李漢勤。


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駱莉莉主持。

首先由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最新疫情情況——

根據新聞發布會議程,先由我通報全省最新疫情情況:3月8日,我省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3例。截至3月8日24時,我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0例),現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計出院1182例,累計死亡1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2220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7人,尚有88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我省自3月2日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以來,除境外輸入病例外,一周無新增本地病例。全省本地病例「零增長」記錄已連續保持16天,至今未有因復工復產導致的病例。疫情「五色圖」已連續8天都是綠色低風險的「一色圖」。從治癒情況看,全省累計出院人數已連續19天超過住院人數,出院患者占全部確診患者的比例達96.3%,仍在院治療的確診患者數減少至44人。

為進一步打好疫情防控戰下半場,今天上午召開的省委常委會強調,要科學精準研判面臨的新情況新變化,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舉措,鞏固和拓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藉此機會,我向大家通報近期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工作情況。

一是強化「點穴式」精密智控。據初步統計,近兩周從省外進入浙江的旅客每天都在百萬人以上。在「三返」大背景下,因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加大。尤其是境外疫情快速蔓延更成為我省防控工作的最大風險點。浙江是僑務大省,經濟外向度高,與許多國家人文經貿往來密切,防疫情「倒灌」的新一波風險考驗也首當其衝。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及時組建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專班,緊扣多個關鍵環節,建立健全一整套機制。在當前,「外防輸入、內防集聚」都絲毫不可鬆勁,必須進一步紮緊織牢精密智控網,確保防控工作更精準高效。而大數據始終是浙江精密智控的法寶。我省堅持關口前移,加強入境入浙人員信息研判,對於經大數據排查出的重點人員,即時列入清單,實時共享信息。凡從省外或境外來浙的,落實首站負責制予以精準查控,並快速摸排密切接觸者。

鑒於疫情防控的新情況,我省對本地或來自省外、境外的重點人員一視同仁,按照國民待遇原則,分類實行集中隔離或居家健康觀察措施。同時,在操作層面儘可能周全,體現柔性和溫情。因為管控是針對「風險」,而不針對特定「人」。但在二級應急響應的情況下,管控仍然是必要手段,是避免疫情擴散的必選項。即使居家健康觀察,親友之間也必須嚴加註意、嚴格督促。這看似增添了麻煩,卻是對彼此最大的保護,也是對包括歸僑和外籍人士在內的所有朋友健康和安全負責。從近來不少國家疫情爆發的教訓看,科學合理的管控符合最大公共利益。

科學管控、精密智控不僅需要大數據,更離不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雖然我省疫情總體上趨穩,仍必須切實把好各類「小門」。從鄉村社區到廠區商區服務區,以及各種公共運輸運輸工具,都要加強衛生防疫管理,堅持「健康碼+體溫檢測」受控准入。截至今天12時,全省累計發放健康碼6964.6萬張。為適應防境外輸入的工作要求,我省加快完善「健康碼」機制,優化境外人員賦碼規則,並建立海外僑胞回國健康信息預申報平台,加強省際聯檢部門協同,為「智網恢恢、疏而不漏」提供技術、管理和服務支撐。

二是以多輪驅動復工復產。自2月9日開始,我省以周為時間單位,對復工復產節奏進行了總體把握,大體分為啟動準備、加快推進、全面展開3個階段,促使企業產能恢復率實現階段性目標。應該說,這一時期的復工復產,以政府推動為主,基本任務是確保風險受控下的生產經營恢復,將暢通人流、物流、商流作為基本抓手。

隨著復工復產的節點任務基本完成,企業的不少共性問題已初步解決,但許多個性問題不斷凸顯,此時再主要由政府強力推動可能事倍功半。我們也關注到網上若干帖子,反映個別地方為了名義上的產能恢復率,簡單化要求企業限期完成用電量任務,導致有工廠機器空轉等行為。不管帖子是否有渲染成分,省委、省政府態度是「零容忍」,在相關信息出現的第一時間即下發通知提出明確要求,一經發現,嚴肅查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都必須實事求是,經得起企業和群眾的評判,也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浙江這麼多年的發展,很關鍵靠的是務實。

進入3月份以來,我省復工復產工作將強化多輪驅動,更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更廣泛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政府的職責是營造環境,進一步狠抓政策補缺和政策落地。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實施政銀企協同「五減」共克時艱行動。通過減稅,落實落細中央和省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全年計劃為企業降本減負2700億元;通過減費,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對中小微企業免徵5個月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通過減租,多措並舉減免企業相關租金,並降低用電用水用氣價格;通過減息,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使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通過減支,確保今年全省各級財政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壓減幅度不低於10%,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和「三公」經費壓減幅度均不低於5%,將合計壓減政府開支230億元,統籌用於疫情防控和穩企業穩發展等方面支出。

三是促進經濟循環全面暢通。復工復產只是經濟恢復正常運行的第一步,假如沒有整個動態循環系統的打通,復工復產也難以持續。有的企業主之所以復工了更睡不著,很大因素在於訂單缺乏保障。所以,需求「三駕馬車」十分重要,這是經濟循環的源頭活水。我省堅持內需外需雙向發力,將著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生態鏈全面暢通。

在外需方面,千方百計穩外貿穩外資,力爭「生產早恢復、訂單不流失、產業鏈不轉移」。現在,不少外貿企業反映訂單履約難、碼頭出貨難、市場拓展難。為此,我省以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貿龍頭企業為重點,全力抓好關聯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企業多元化拓展國際市場,以龍頭企業復產帶動全產業鏈復產。

在內需方面,一手抓有效投資,一手抓擴大消費。大力推進已開工重大項目續建復建,謀劃實施一批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城鄉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領域。同時,啟動實施消費新政,大力發展數字生活新服務,積極拓展「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網上家政」「網上培訓」等新業態,在主要城市構建「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便民生活服務圈。

為促進經濟循環全面暢通,我省進一步完善精密智控指數,將原先的暢通指數調整為恢復指數。新指數分管控指數、恢復指數兩部分。其中,恢復指數設惠企政策落地、企業員工返崗、產業鏈協同、社會秩序恢復4個二級指標。精密智控指數的疊代,意味著政府工作重心的轉換。變「暢通」為「恢復」,標誌著指數在宏觀導向上又繼續拓展了廣度和深度。我們有理由相信,量大面廣的浙商都會重新「忙碌」起來,浙江的經濟循環不僅會回歸常態,還將在抵禦危機、戰勝危機的過程中實現新跨越。

各位媒體朋友們!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乎生計。在戰疫情、抓發展的非常時期,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始終從浙江實際出發,以非常之策應對非常之勢,全力以赴深化精密智控機制建設,全力以赴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奮力奪取我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xGtv3ABgx9BqZZIML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