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90後,雖然出生得晚,但我並沒有錯過港圈黃金時期那些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和歌曲。
我第一次聽Beyond是在上小學三年級,雖然我是廣東人,但其實我們這裡並不講廣東話而是將方言,所以第一次聽粵語不太習慣,也聽不太懂。
但我的鄰居哥哥叔叔他們都很喜歡聽粵語歌,常常會跟著音響哼幾句。因為音響很好,同時又開得很大聲,我第一次被那種重金屬搖滾震撼住了。
他們最愛的就是《真的愛你》、《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因此,我對Beyond和黃家駒的第一印象,就是從他們開始。
耳渲目染之下,我慢慢接受了粵語歌並迷上了聽《海闊天空》,直到現在依然很喜歡。
那時,有很多像我一樣的青少年,被Beyond他們的歌感動了無數次,他們的歌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特別是歌曲給人們帶來積極向上的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的信念,甚至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1983年,普通家庭出生的黃家駒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取名Beyond(超越),意為不斷超越自我。
同年在《吉他》雜誌舉辦的「山葉吉他比賽」上獲得了冠軍,但並沒有唱片公司找他們簽約;
但黃家駒並不氣餒,他想到了開演唱會,便開始打工掙錢籌備。兩年後,終於在港島明愛中心租得場地,以地下樂隊的身份開了第一場演唱會,叫「永遠等待」。
直到1986年,他們才自資發行了首張專輯《再見理想》,其中《再見理想》這首歌,也成為了樂隊的隊歌。
Beyond走過的每一步路,都充滿了艱辛,他們沒有強大的背景,卻會為了理想去堅持,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退縮。
早期的Beyond多是以英文作品為主,但有一點難得可貴,在當時翻唱泛濫的華語樂壇,他們一直堅持原創。在嘗試了藝術搖滾、後朋克、新浪潮、重金屬甚至華麗搖滾這些風格之後,他們開始創作粵語歌曲,如《永遠等待》、《舊日的足跡》便是當時的作品,這是黃家駒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時針漸漸走向了1991年,那時香港還沒有回歸,魔岩三傑還沒有創造紅磡之夜。而Beyond卻首次站上了象徵香港樂壇地位認可的紅磡體育館。
那時,他們已經擁有了《真的愛你》、《大地》、《光輝歲月》和《Amani》這樣優秀的作品。不過,黃家駒和他的Beyond樂隊沒有想到,正是在這次紅磡演唱會上,他們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軌跡。
1991年9月23日,《BEYOND生命接觸演唱會》在連續五場之後火爆結束,在紅磡台下萬千歌迷中,坐著一位從彼岸遠道而來的人——日本經紀公司AMUSE的老闆大里洋吉。那時候他正大肆拓展公司業務,在日本以外簽約潛力搖滾樂隊,才華橫溢的Beyond成為他們開拓香港市場的首選。
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
Beyond當時答應離開香港進軍日本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對香港過度商業化的樂壇早已十分不滿!黃家駒就曾有句名言:「香港只有娛樂圈,沒有樂壇。」
香港樂壇的不尊重原創和過度商業令四子心灰意冷。
Beyond覺得作為一個搖滾樂隊,用心做音樂得不到尊重,總是要上綜藝節目,玩一些與音樂無關的遊戲競技,實在是很無奈。他們希望找到一片更大的天空,讓他們自由翱翔。
這種心態從他們1991年的作品中,已經顯露一二: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緊抱自由
一生經歷彷徨的掙扎 自信可改變未來 問誰又能做到」
——《光輝歲月》
很快,他們就啟程了。
2、一剎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覺,不知不覺己變淡,心裡愛,誰明白我
1992年,Beyond將事業發展重心移至日本,同時結束了與新藝寶長期合作的關係。
就在那個時候黃家駒因為與女友兩地分隔無法維持關係而分手,因此他寫了《喜歡你》這首歌紀念這段戀情。
作為完完全全的新人樂隊,Beyond在日本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來到日本的第一天,樂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房子。日本的物價高,房子小,好不容易找到房子,連窗簾都沒有,黃家駒躺在地上睡了一個晚上,用報紙鋪在窗口上面,外面很冷,擋著陽光。
那時Beyond的生活基本就是在日本錄音,回香港宣傳,然後再回日本錄歌曲的日文版,在日本繼續宣傳。
成為國際化的樂隊一直是 Beyond的夢想,不過由於日本對於音樂製作上的嚴格要求,加上語言不通,還有他們經常要留在日本兩三個月才能回一次香港,最久要半年;而如果沒有工作,因為語言不通社交不廣,他們的生活悶得讓人發慌。為此Beyond頗為消沉了一陣子。
風雨里追趕,霧裡分不清影蹤
來日本到底是對還是錯?自己做出的那些妥協,究竟該還是不該?
背井離鄉初來乍到的境遇讓Beyond失去了本有的活力,本來滴酒不沾的黃貫中開始借酒澆愁,黃家強靠打電子遊戲消磨時間,而黃家駒則在那段寄人籬下的落寞時間裡,寫下了《情人》、《遙望》這樣想家的作品。
「仍是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
問蒼天可會知,心裡的感覺。
隨著歲月無盡愛念,藏在於心裡。
像冰封的眼光,失去了方向。」
——《遙望》
1993年5月底,Beyond從日本返回到了香港,這一年也正值Beyond成立十周年之際。抱著對日本歌壇的迷茫和對香港歌壇的失望,於是黃家駒寫下了這首記錄Beyond十年心路歷程的歌曲《海闊天空》,歌詞承載了黃家駒與樂隊赴日本發展的艱辛與對理想的堅持 ,並收錄在粵語專輯《樂與怒》中 。
《海闊天空》具有Pop Rock的所有特徵,而且富於鬥志,是青春年少澎湃熱血在調音台和效果器後被放大的結果。
這首歌曲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持自己的理想,永遠不放棄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撓、歌中大氣磅礴的力量,尤其是在黃家駒去世之後,這首歌和他一樣不朽於人們的心中,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1993年6月24日,就在《海闊天空》發布不到2個月之後,Beyond在東京富士電視台錄製名為《南原、內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節目時,黃家駒不慎從舞台上跌落成重傷,最後不治身亡。
諷刺的是,當年Beyond正是不願參與無聊的綜藝節目從香港來到日本,卻又因為為了學習、爭取到更多的資源,他們依舊要低順於公司,最後更是為了宣傳自己不得不上日本的綜藝節目,命運就是如此弄人。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海闊天空
在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也促使了名作《海闊天空》的產生。可誰能想到,這也成為他最後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歌。
3、仍然自由自我,永遠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對於這首歌,我自己聽過幾百次,現在會哼唱曲調,也能用蹩腳的粵語「熟練」的演唱。可以說這首歌熟的不能再熟了。
這首標誌著Beyond真正走向成熟的作品卻成為黃家駒的絕唱,這樣殘酷的現實也應和了《海闊天空》中悲愴的宿命感。相信很多人拿起吉他,也是因為Beyond。這首《海闊天空》也成為了吉他必練得曲目之一。
每到冬季,看著鴉白的天空,心中都有很多好聽的歌做備選,然而聽來聽去,始終繞不過那首經典中的經典,海闊天空!
Beyond的海闊天空,黃家駒詞曲唱,不僅是家駒自己的心路歷程和明志之作,也濃縮了樂隊十年的掙扎與吶喊。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很多人都會放棄曾經的理想,但是Beyond不會!堅持理想,堅持原創音樂,是會感到孤獨的,不被人家認可,也是很失落的,但孤獨成習慣了,失落的感覺也就變淡了。我心裡對音樂的熱愛,又有誰能明白我呢。但哪怕只剩下一個人在聽我唱歌,哪怕只有一個最懂我們的人,這一切依然值得。
黃家駒曾經說過:「有音樂,就沒有世界末日。」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開始感受到Beyond的歌曲中透著的人文關懷和強大的生命力,以及黃家駒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Beyond四子背著吉他踏進了非洲大陸,為當時還在獄中的全民偶像曼德拉寫下了《光輝歲月》;黃家駒在火車上僅用了半小時就寫成了《AMANI》,和當地的土著小孩一起生活,教他們唱歌,與他們一起呼籲世界和平...
黃家駒寫的每一首歌,都具有很強烈的黃家駒精神和人文關懷,因而喜歡黃家駒的許多人,不止情懷在此,更是信仰。
雖然黃家駒已經去世二十多年,Beyond樂隊也已經解散了很久,但每年六月份的紀念日,全國各地仍然會舉辦紀念音樂會。
他們的歌依然被世人傳唱,經久不衰。
海闊天空不單單只是一首歌而已,它已超越了音樂的範疇,08年劉翔北京奧運會折翼的那刻,海闊天空響徹鳥巢。它不僅是感動更是情懷。當一首歌被後人在逆境中無數次唱響時,它不僅勵志更有現實意義。
而Beyond他們也已不僅僅是個樂隊,已變成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是一代人的搖滾夢想、是一代人的情懷寄託,更是一段永不隕滅的傳奇。
希望這首歌和黃家駒精神能夠被世人一代代傳唱和傳揚下去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
小銀子壁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vGylm4BMH2_cNUgU_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