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75 篇 原 創 主 文-
No.1
最近,由多家官媒聯手的「沿著高速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正在徐徐展開,宣傳片為我們梳理了歷年來中國高速公路的歷史性發展:
從1988年建成通車的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到2012年,全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9.6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
從2016年,世界第一高的高速公路橋-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到2017年世界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通車;再到2018年,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截止至2020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約16萬公里,相當於可以環繞地球4圈!這個數字一看嚇一跳,但也在情理之中,眾所周知這只不過是中國堪稱神一樣的發展速度的其中一個代表罷了。
現在公路、鐵路網絡如此發達,旅行者們可太喜聞樂見了,一日行千里是小菜一碟,甚至一日進藏,感受一天四季都是尋常事…
川藏鐵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
最具挑戰性的鐵路建設工程!
以下為總體走向示意圖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常常聽人說,改革開放這40多年來,我大種花家的變化是翻天覆地、日新月異——而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是很多老一輩真真切切所經歷的,他們親眼見證了國家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逆襲過程。
如果說年輕一輩對大海的波瀾壯闊早已習以為常,那麼他們則是跟隨那一道涓涓細流,一路坎坷曲折,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最終納百川之流成大海的同行者!
而最近,作為90後的小編,就有幸認識了一位混跡旅遊圈20年、見證中國旅遊業發展的50後同行者。現在,他正在單車進行一場幾乎所有自駕者都夢想的極致旅程。
廣州汽車摩託運動協會執行會長:袁健雄
No.2
時光倒數43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旅遊業成為啟動改革的突破口,需要擔負從外交事業向經濟產業轉變的重任。然而當時,「旅遊」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依然很陌生,最多只能說是出差途中的「順道游」。
80年代,當人們還在乘坐長途火車進行探親式「旅遊」的時候,有一群人已經環海南島開啟了人生第一次自駕旅行。
步入90年代,中國終於迎來大眾旅遊熱潮,當人們還在自費、各種費心規劃自由行時,有一個人卻因為工作的關係,結識到一群在專業領域上有著出色成就、把旅遊當作主要休息方式的朋友,經常跟著到處在山水之間、度假村之間「蹭游」。
1999年,廣州接待泰國貴賓及泰駐穗總領事的文化交流中,合影里穿白色襯衫的這個大高個(袁健雄),後來憑藉這幾張照片,在泰國過關時暢通無阻。
2000年之後,進藏游的熱潮開始蔓延,當人們還在單人獨行或與朋友結伴走318國道時,有一支32輛華泰吉田120人組成的大型遠程自駕車隊,從北京直奔珠峰,行走11000公里。
2003年非典結束後,受廣東電視台委託,有機構策劃了一次大規模的統一型越野車穿越活動,從廣州出發進藏,30天穿越中西部11個省區,行程15000公里,在沿途省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充分展現了非典後廣東人的精神面貌。
車隊抵達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時,當地舉行了隆重的開城和授予金鑰匙儀式,這種歡迎儀式是繼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之後的第二次,成為所有參與者值得一生銘記的歷史性時刻。
2004年春節,當大多數人的出國游目的地還停留在新馬泰等鄰近國家時,中國第一個自駕越野車團隊進入肯亞自駕,在東非大草原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
2007年,當人們還在進行休閒觀光游時,第一次有旅行團把遊客帶到南極長城站和北極黃河站,開創了中國人南北極旅遊的先河。
2007年2月
中國首個南極旅行探險團抵達長城站
2007年7月
中國首個北極旅行探險團抵達黃河站
2009年,廣州亞運會前一年,一支車隊從廣州出發,穿越中亞5個國家,21座重要城市,用時34天行程12000公里,歷經一路的艱辛磨難,最後回到烏魯木齊,順利完成宣傳亞運會的使命。
亞運會歷史上第一次組織如此大型的宣傳
……以上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再尋常不過,在當時卻是質的突破的經歷和事件,與一個機構和一個人脫不開關係。
那是班敦機構及其創始人袁健雄的高光時刻,也是那些年中國旅遊發展史的橫軸上,值得書寫的歷史性時刻。
對於中國較早一批接觸旅遊的人來說,類似以上的經歷,或許還有很多,而班敦機構和袁健雄,只是其中一個時代的縮影。
No.3
有人說五十年代生人在新中國的成長史上有著太多的特殊性,這一代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見證了新中國的風風雨雨:上山下鄉、返城、體制內工作、下海潮…這些曾經的熱詞,在他們身上一個都沒有漏過,對他們來說,那不是歷史名詞,而是結結實實的人生經歷。
在之後的二十年里,袁健雄真正找到了能讓自己快樂的航行方向,把旅行這件事融入自己的生命,在一次次足跡踏遍海內外各個角落、幫助許許多多人圓夢的同時,拓展生命的寬度。
在聊天的過程中,老袁不願意聊過多以前的事情,因為他說:往事已隨風。而期間他時不時蹦出來的那些帶有歷史色彩的詞彙,小編也似懂非懂,或許,這就是時代的差距吧。
長於新生代的我們,始終無法對隨中國一起成長的老一輩感同身受,只能從那隻言片語中,模模糊糊地感知、拼湊出那個時代不完整的模樣。
也正是因為一路以來見證了太多,當年的公路、汽車條件有多糟糕,再看看今天的大變化,老袁實在太興奮了,也有點不可思議:走遍世界各地,中國發展的速度的確太快了!
2007年的墨脫之路
新219國道的亮相把他的激情重新點燃了起來。
「新219國道,不僅是世界級的景觀大道,更是一條彰顯國家形象的國防戰略大道。
它串連起十多個沿邊口岸,為一帶一路提供與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打破海峽封鎖的國之大道,是培育『國家意識』和『國土意識』的象徵符號。新219國道,給出生五十年代的我多了一個愛國的具象符號!」
新219國道全線大致示意圖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老袁曾懷著看世界的初心仗劍天涯,走過100多個國家。驀然回首,才發現中國擁有世界所有的地形地貌,正如《中國國家地理》主編單之薔所說的「中國是世界上最適合自駕的國家」。
如今看到國家正在建設的這三條沿邊沿海的國道(G219、G331、G228),一下就心癢了,「很好奇正在建設中的它們是個什麼情況,想要先睹為快!」
三條國道大致走向示意圖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如果說66號公路是美國人的精神之路,那麼環中國的這幾條國之大道,也將是中國人的精神之路,激勵著我們去關注國家的變化和建設。」
昨天(4月18日),老司機袁健雄出發了,沿途他將真實記錄這三條國道的沿線公路標識與路況、天氣狀況、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等...再去感受偉大中國最好的時代、最美的風光。
昨天上午
廣州汽摩協會舉行了隆重的發車儀式
更換了越野輪胎的傳祺GS8
紳士秒變猛男
和老袁一起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目前老袁已抵達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徐聞燈樓角,舊名稱為尾角,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建造的燈塔。
燈塔與海南島遙遙相望,是瓊州海峽、南海諸島和北部灣唯一的航標燈,也是渡瓊作戰解放海南第一槍的首發地。
100天的環中國三條國道之旅,或許沒有太多的噱頭,但對與祖國共同成長的老袁來說,卻是一次重新發現自己、重新發現中國之旅。
Ps.在之後的日子裡,小編會根據前線消息給大家播報一手圖文、視頻,敬請期待喲!
路上歡迎隨「袁」偶遇或快樂尾隨
請認準這台傳祺GS8和這個車貼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v4p73gB9wjdwRpvyG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