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故事:小房子也值得
自90年代中葉拆遷搬到這裡,我和家人就一直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算來已經二十多年了。或許有人會問,現在條件都越來越好了,為什麼不搬到大一點的房子去呢?除了我上班比較方便之外,當然就是為孩子上學考慮了。
說來也有些小慶幸。這裡教育資源很豐富,在徐匯乃至上海都是教育資源比較好的地區。為了下一代,就算家裡小一點也可以接受。
但隨著兒子慢慢長大,他越來越需要獨立的學習何生活空間,所以家裡的空間改造勢在必行。很多人會問:不是很多學校可以住校嗎?讓孩子住校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實際上,市區的中學宿舍不會很多,一般來說會優先供給住得遠的學生。對於我們家來說,學校就在家對面,這麼近住校就不是很有必要。
自從我結婚那年家裡裝修過,之後就一直沒有動過了。所以,這次我是下定決心給家裡來一個大改造。
戶型:三室一廳
面積:50㎡
位置:上海市百色路
設計:趙雷 · ELMejor爵殿設計
造價:30萬
改造前的家
我的需求:
改造前,我的家原本戶型是兩室一廳,我和妻子,家裡的老人各睡一間房,在客廳了隔了一小塊地方給兒子住。大家也看到了,我家的雜物比較多,各個角落可以說是堆積如山。另外,我的書也比較多,在狹小的空間裡要翻找也很難。
所以,我這次改造的訴求主要是兩個:一是給我兒子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二是給我的藏書打造充足的收納空間。
黑色為改造中牆體改動的部分
改造後戶型圖
餐廚 整個房型是一字型的,也就是上海人老說的「條頭糕」戶型。一進門就是廚房了,這裡的空間小,而且狹長,其實更像是連結兩個臥室的過道。怎麼辦呢?只好不要客廳了。我們規劃把餐廳的位置也放在這裡,為了不占用過多空間,設計師建議採用摺疊餐桌,拉出來可以供6個人吃飯。
不用的時候,摺疊餐桌可以放下,收到牆邊,就好像不存在。但我還是喜歡把它當成一個小的裝飾架來用。上面擱上一瓶花,感覺小小的家裡都變得精緻起來了。
家裡的廚房原來是一字型的,使用的是有多少有一點點不方便,你想呀!做菜的各個環節都在一條直線上進行,很容易相互干擾。這次趙設計師特別做了一點點L型廚房的樣子出來。
廚房雖然不大,但醞釀出一家四口的飯菜已經綽綽有餘。L型有主要的操作面,也有輔助操作面,相對來說動線是比較舒服的。開始我也擔心會不會空間不夠,但設計師說,只要面寬做到400-450mm,夠放一個微波爐,再多意義也不大,這樣操作起來也是沒問題的。
兒童房 原來孩子是睡在客廳里的,隱私性就別提了,家裡一有動靜,孩子也沒辦法靜下心好好學習。現在他已經升入中學學習了,急需一個安靜獨立的居住環境,否則會很影響學習。
開始我是想做一個榻榻米,但是空間太小,孩子睡覺貼著牆壁也會感覺太冷,上海也有黃梅天,肯定會潮濕得不得了。趙設計師就給了我一個解決方案:用軟木。我也不太懂什麼是軟木,設計師說軟木有點類似於我們儲藏葡萄酒的軟木塞,有較好的防潮性和吸音性。樓道燈光照射進來,也不會感覺太暗。
軟木板上牆施工也不複雜,這個房間基本一天就搞定了。孩子以後可以在牆上掛一些自己的畫作、獎狀、裝飾品。對於他來說,可能也比較好玩。
南邊,是主臥室,也是我和太太的個人空間。這裡集合了「臥室」、「書房」、「洗衣房」,還有「衣帽間」的功能,怎麼樣?完全想不到吧!在這個20㎡不到的小空間裡,竟然隱藏了一個衣帽間!不得不說,真正算是空間利用到極致了。
主臥 主臥大概是15㎡,空間不大,但是功能很多。從裡到外,可以說是循序漸進,小而不亂。
很多朋友來看過後,都很喜歡我家的整體配色,這主要也是設計師的功勞。他在這次設計中,配色、用光帶來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最為用心的了。因為小房型往往牽涉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如何看起來空間大?我們最終採用中性色、冷色較多,除了自然採光外,搭配偏冷一些的照明,儘量避免暖光。
床頭牆面上的小壁燈,床邊小小的一方梳妝檯,圓形的梳妝鏡,都顯得很精緻,而且不會過多占用空間。
從細節處看看臥室的軟裝,整體溫馨簡約大氣。我們很多舊家具都處理掉了,換了全新的淺木色調家具,搭配淺淺的藍綠色牆面,臥室看起來很溫馨。
我的書是比較多的,也喜歡收集一些歷史典籍、連環畫之類的,原來書就是散落在家裡各處,這次特別提出要有一個收納書的空間。趙設計師利用原來的陽台的承重柱,做了一排方格櫃。開放式書牆收納空間大,而且有一個高低的落差,看上去也十分美觀。
上海有比較長的潮濕季節,所以開放式的書櫃設計也讓家裡變得容易打掃,封閉式的書櫃反而容易返潮發霉。平時在家裡自己擦擦弄弄也是一種樂趣。
衣帽間 要在這麼小的空間裡再造出一個衣帽間,似乎有些為難設計師了,但是家再小,也抵不過老婆對美的嚮往。做衣帽間,我們借用了一點點原來衛生間的面積。
考慮到儘量節省空間,衣帽間我們用了摺疊門,可以不用考慮床邊的通過距離。一推開,就是一個步入式衣帽間。裡面還有一面可摺疊的穿衣鏡,可謂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裡面空間實際上並不十分狹小,左右兩邊做了平行的櫃體,一個人單獨在裡面換衣足夠了。
陽台 把陽台包入室內,打造一個可以洗衣、曬衣的空間。設計師原先是想在這裡也做吊頂的,說是可以把梁給拉平,但我考慮到我家的層高不夠高,如果再做吊頂會讓空間很侷促,所以最終還是「我行我素」了一下,這也是我和趙設計師唯一有分歧的地方。洗衣區的牆面使用了白色帶有魚骨紋的牆磚,感覺這個磚就是為我家量身定做的。
衛生間 借了 一部分空間給衣帽間,衛生間就變小了,現在只有3平米左右。淋浴房太大也沒什麼意義,我們借用一個小角落,做了一個鑽石型的小淋浴房。另外,白色的方磚上牆,搭配富有動感的幾何花紋地磚,讓小衛生間也不至於太過單調。
北面功能房 整套房的北面是原來老人的臥室,現在我們又納入了會客的功能,所以我更願意稱呼它為「功能房」。平時家裡客人來得不多,偶有幾位老友,在這裡聊天喝茶基本是夠的。
外面的小隔間,是不是感覺挺私密的?靠門處還放了一張可摺疊桌,在這裡我也能辦公。
再往裡面走,就是老人的臥室了,做了榻榻米。主要考慮是可以多一些收納的地方,打掃起來也比較方便。老人房間布置比較簡單,住在北臥室,也比較安靜不受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