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腿男神「金宇彬被診斷患鼻咽癌震驚眾人,目前由女友申敏兒陪同正在積極抗癌治療中。
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方法和主要治療手段,隨著放療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完善,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相應提高。
因鼻咽癌具有向鄰近組織浸潤生長的特點,照射野常涉及鼻咽、口咽、鼻腔、口腔、部分副鼻竇、頸淋巴結引流區等解剖學部位。鼻咽癌放射治療對口腔組織的損傷是非常嚴重的。
為最大程度地減輕對口腔健康的副作用,每一位鼻咽癌患者都需要配備一位口腔醫生。
有人想患癌,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誰還在乎那幾顆牙?
實際情況是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呢?
在早期反應中,黏膜唾液腺的急性損傷會導致患者口乾,味覺改變、口腔內偽膜形成而導致患者不能進食,營養缺乏,嚴重者不得不中斷放療,影響放療計劃的正常進行;後期反應中的放射性齲齒和放射性頜骨炎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針對這些口腔副作用的防治不知有多重要!根據鼻咽癌放療患者的日常訴求,應對方法整理如下:
患者
醫生,我口很乾怎麼辦?
醫生
放療患者口乾後,可以用冷水、茶或其他無糖無酸的冷飲、漱口水來濕潤口腔。另外,可通過催涎劑的作用使唾液得到一定代償來改善口腔的內環境。
患者
醫生,我的牙全蛀了!
醫生
放射性齲齒牙齒受照劑量、放療後每天刷牙次數是主要影響因素。因此減少放射性齲齒的發生關鍵在於預防。
放療前患者的菌斑控制能力應得到評價,並給予相應的口腔衛生指導,如:正確的刷牙方法、如何使用牙線或軟木製牙籤去除牙間菌斑等。放療後指導患者晨起、進餐後及時用含氟牙膏刷牙,多漱口,少進甜食或進食甜食後及時漱口,囑患者放療後定期到口腔科檢查口腔。上述方法的應用能有效減少放療後齲齒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患者
醫生,我的口腔粘膜腫痛!
醫生
為預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療前,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口腔衛生檢查,磨光尖銳粗糙的牙尖和填充物,去除不良修復體。放療開始時,患者可使用碳酸鹽溶液漱口,該溶液能融解黏液,鬆散食物殘渣。配合漱口水;或使用制黴菌素等預防黴菌的感染,碘甘油塗擦口腔治療局部潰瘍「。
患者
醫生,我口腔骨頭跟針刺樣,劇痛!
醫生
這是放射性頜骨骨髓炎發病初期症狀。為預防放射性骨壞死,放療前應常規潔牙,注意口腔衛生,取出口腔內的金屬義齒,活動義齒需在放療終止一段時間後再使用,以免損傷牙黏膜。放療前拔牙手術與放療至少相隔3周,以利於傷口癒合,高壓氧療可以促進拔牙傷口的癒合。若出現放射性頜骨骨髓炎,應全身抗生素治療,增強營養,局部去除分離死骨。
患者
醫生,我嘴巴張不開了!
醫生
放療前預計會出現張口困難的患者,應記錄其最大張口限度,放療開始後患者需做每日的張口練習,以保持最大張口度和頜動度,若發現開口度減小,可製作開口器,逐漸增加開口器厚度,使開口度逐漸增大,在放療結束後3~6個月,仍應堅持開口訓練並輔佐理療。
患癌是人生大不幸之一,努力與病魔抗爭都是自己的英雄。作為口腔醫生,願獻一己之力,讓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更有尊嚴地活著。
作者 簡介
黃晶晶
修復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