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有一個規律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凡是孫楊參加比賽的時候,基本上會在熱搜榜出現「孫楊奪金」的內容。
無論這條熱搜排在第幾名,它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
單從人氣來看,孫楊和周杰倫是屬於同一種存在,不靠流量靠實力,畢竟真正的王者用不著流量強撐。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游泳這一奧運項目的關注,是從孫楊開始的。
孫楊的哭,早已聞名。可能你覺得這是他不夠成熟的表現,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中國泳壇的希望來了。
01、
最近孫楊又奪冠了,在韓國光州進行的2019年游泳世錦賽上,他奪得了男子400米自由式冠軍,且是「四連冠」。
就在我們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表達對大白楊的讚美時,已經被遺忘多時的霍頓,又開始私下裡搞事情了。
如果說以前他的做法讓人噁心,那麼這次除了外界對他表示的噁心,還有他自己給自己帶來的尷尬。
事情的起因無外乎是羨慕嫉妒恨,於是幼稚如霍頓,一來是拒絕和孫楊一起領獎,二來是鼓動季軍也不要參與領獎。
原本他自以為如意算盤打得很妙,三個人的領獎台,兩個人不在,留孫楊在台上唱獨角戲,好不尷尬。
結果不成想耿直的季軍,當場將他拒絕,最後只剩他一人搭台一人唱,一個大寫的尬送給霍頓。
縱觀往屆大賽,這已經不是霍頓第一次找孫楊麻煩,儘管他的無腦行為越來越幼稚,但是孫楊的處理態度顯然越來越成熟。
賽後的採訪環節,孫楊義正辭嚴的回應:「頒獎的時候,我想這是一個非常神聖的時刻。每個人站在上邊是代表自己的國家,即便你心中有千般不願意,但是你必須站上領獎台。因為你可以對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須要對中國尊重。」
我想任何國人在場,聽到這番話,都會忍不住給孫楊掌聲。
因為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擲地有聲的回覆,在外界毫無理由的挑釁之下,不做任人宰割的綿羊。
孫楊的回答很漂亮,他如今的格局和胸襟,恰是強者的體現。
無獨有偶,在去年亞運會800米自由式的頒獎現場,升到一半的國旗突然掉了。奪得冠軍的孫楊,即刻要求組委會重升一次國旗,此舉獲贊無數。
這些年來無論外界對孫楊的認知是什麼,都不可否認是他讓游泳這件有關個人的活動,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或許面對媒體他哭得像個孩子,但是關鍵時刻他又無疑是霸氣的男人。
02、
小時候的孫楊還不知道游泳為何物時,就被游泳培訓班的教練相中了。
他們看著眼前這個比同齡人高很多的大骨架男孩兒,認定他和游泳生來有緣。
就這樣,六歲的孫楊第一次和泳池進行了一場親密接觸。
只不過這次的經歷並不很愉快,一上來就被深水區吞噬的感覺,可能比打針吃藥還可怕。
深水區的水深達1.8米,這對個頭矮小的成年人來說,也會覺得恐懼,而幼小的孫楊,只能將游泳浮板當作減少恐懼的工具。
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和浮板一天天磨合,直到輕鬆將其駕馭。此時,時間已過去三年。
三年以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孫楊開啟了他的冠軍模式,儘管當年他只是一個小學生。
就像我們如今發出驚嘆一樣,他的教練們在那時同樣在驚嘆:他怎麼能游的這麼快!
除了快,讓教練印象深刻的,還有孫楊的哭。
有一次參加接力比賽,孫楊作為全隊的壓軸。儘管他速度快,可奈何落後太多,已是回天無力。
這本不是他的過錯,他卻哭得比誰都傷心。他哭是因為不甘心輸比賽輸了,只要能得第一,他的眼裡就裝不下第二。
所以與其說他愛哭,不如說他想贏。
對勝利的渴望直到今天仍然是孫楊的標籤,他每一次哭都和比賽有關,要麼因為輸,要麼因為贏。
有人指責他得失心太重,或者批評他的性格過於懦弱。
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這些年為了訓練,他究竟付出了多少,或許這些眼淚背後的悲喜,就不難理解了。
03、
孫楊為訓練付出了多少?有一組數字足可證明。
這段話出自孫楊2015年的一條微博:
從7歲開始練,平均一天游3000米,12歲成為專業運動員,平均1天游13000米。從7歲到現在,我一共訓練了至少5000天,地球一圈4萬公里,這樣一算,原來我已經遊了地球一圈多了。
人生最難是堅持,偏偏有些人的毅力之強,令我們不禁害怕。比如孫楊,他游過的距離可能比有的人走過的路還要長。
正因如此,當他說:「世界上最厲害的技能是堅持」時,我相信這是他的肺腑之言。
就像科比那句「你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
孫楊完全可以問:「你見過凌晨5點的游泳館嗎?」
大部分人還在熟睡中,他已經下水了,每天游15000至20000米是常態。
孫楊如今的高不可攀,全是他日復一日用時間和傷病積累出的結果。
小時候在游泳培訓班他就比別人的訓練量大,別人累了倦了,他還可以繼續練。
成為職業運動員後也一樣,他總是那個練得最多的身影,練到指紋被水浸泡到看不見。
孫楊的父親和隊醫,都是硬氣的男人。但是談到孫楊有多拼的話題時,兩個大男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淚來。
2017年,在祝賀兒子奪得「百金」的慶功宴上,孫爸爸至今仍然認為,里約奧運會上的金牌最為來之不易。
當時孫楊在腳傷還沒有完全痊癒的情況下奪金,其中的酸楚做父親的都看在眼裡。
除了父親,最清楚孫楊傷病的莫過於隊醫,他見證了這個90後男孩一次次咬牙堅持的情景。
堅持一詞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以致於這個詞逐漸變得寡淡無味或難以企及。
對多數人而言,因為做不到而不去想它,或者也不過只是想想而已。
04、
曾經,孫楊也被負面信息緊緊包裹。
耍大牌、無證駕駛被拘、與教練鬧矛盾,各路媒體在事實之上的大肆渲染,將孫楊一下子推到風口浪尖。
那陣子有關他的熱議,幾乎和比賽無關。一些鍵盤俠趁機再次將2008年的誤會,舊事重提,這件事也是至今為止被霍頓拿來嘲諷的根由。
此事還得從一種名叫曲美他嗪的抗心肌缺血藥說起。
2008年孫楊被診斷出病毒性心肌炎,曲美他嗪的藥性對他更有利。
當時這個藥物還沒有被禁,直到2014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才將此藥劃定為禁藥。
粗心的中國體育總局並沒有及時更改禁藥名單,以致於孫楊在2014年的大賽上被查出用了違禁藥品。
儘管他在第一時間澄清了此事,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在調查之後,也認可了他的說法,但是這仍然無法讓所有人相信他。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些詆毀本就毫無緣故,它們無比鋒利,刀刀斃命,讓孫楊滿身傷痕。
那段跌入谷底的日子,他只想把自己關起來,就像憑空消失一樣。他甚至想過退役,之後像普通人那樣毫無壓力地游一次泳。
但是骨子裡早已烙印下的堅持,讓他不肯鬆懈,也不能放棄。
如今看來,他的堅持正確無疑。如果缺少他,世界泳壇當然不會黯淡無光,但是中國泳壇一定會。
要知道中國泳壇的金牌榜,甚至可以叫孫楊金牌榜。
他已經集齊了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游項目全部金牌,成為自由式史上達成游泳生涯「金滿貫」的第一人。
倘若不是受到人體極限的束縛,他大概可以在賽場上,不知疲倦的一直游下去。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束縛,我們才會既希望在比賽中次次看見他,又不忍他過度損耗自己的能量。
因為他的身上,幾乎已經被游泳留下來的傷痕占滿了。
05、
儘管孫楊的身體比例,是一個游泳運動員夢寐以求的好身材。但是好身材不等於不費力,甚至要費更多力。
為了讓身體機能發揮至最大化,他需要日夜進行魔鬼式訓練。
於是他身上貼的每一塊膠布,都像勳章一般,標誌著成功之路從來不是輕鬆+愉快。
去年在澳洲訓練時,澳洲的體能訓練師對孫楊能夠完成此次高強度訓練,表示極為不易。
孫楊自己也一度說:訓練太苦,被累到哭,甚至想甩手走人。
在這段集訓里,除了教練之外,沒有人知道他的腳趾骨折後並未痊癒,每天都是打著高分子支架下水。
對於普通人來說,傷筋動骨當然要等到痊癒。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肌體需要日日訓練,否則之前的努力將功虧一簣。
2014年孫楊做了雙腳甲溝炎手術,術後為了能夠趕上參加奧運會,他仍舊投入訓練,結果導致雙腳的大腳趾發生嚴重病變。
也是2014年,拇指受傷的他,繼續選擇忍痛參賽,並奪三枚金牌。
這些不為人知的酸楚,旁人很難得知。因為我們眼見的只是他一次次站在領獎台上,眼裡閃爍著永不黯淡的光芒。
為了奪得金牌,他原本的發色被池水漂得泛黃,身上拔火罐留下的青紫色和戶外訓練被日光曬成「髒髒包」的皮膚,無不是為什麼他能獲得這麼多金牌的最好的證明。
回想近幾年,似乎提到孫楊的新聞,都和訓練相關。曾經那個任性的大白楊,變得更加專注,更加穩定。
面對外界的質疑,他漸漸懂得最好的證明,就是實力。
就像這次應對霍頓的挑釁,他的回答乾脆利落,很有大將風範。
與其浪費時間和對方打口水戰,不如用一個金牌來回擊。畢竟有些道理,只講給懂禮的人。
或許就如孫楊的粉絲所說,我們能做的只有在他勝利時,為他祝賀。在他沒有奪得金牌時,為他加油。
無論何種情況下,記得他曾經的付出和輝煌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