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里的「無膽」英雄,一干就是15年

2019-09-16     四川政法聲音

56歲的張龍輝,在一個崗位上默默地待了15年。因為多年前做了膽囊切除手術,同事們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無膽英雄」。

張龍輝是四川宜賓長寧縣看守所的監管民警,自2004年任職一直到現在,從事過監巡、管教、內勤、後勤等工作。可以說,看守所內所有崗位他都從事過,最苦最累的活兒他都干過。更重要的是,所有工作從來沒出過差錯。

所謂不平凡,不過是把一件平凡的事反覆做,做到極致。老張就是這樣。



沒有掌聲和鮮花

老張的崗位是看守所監管民警,儘管沒有刑警抓捕罪犯時的驚險與刺激,也沒有派出所民警繁忙而緊張的工作節奏,但他所面對的群體卻很特殊。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有的只有那一份沉重的責任和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

老張自2004年調入看守所,在看守所的15年工作時間裡,從事過值班、收押、提訊、內勤、管教等崗位工作,2008年又接手了大量的、工作量最繁雜、瑣事最多、任務最重的後勤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11年。

11年如一日重複著固有的程序:安排值班人員和被監管人員一日三餐、登記準備病號餐、聯繫進貨渠道、檢查食品衛生、保留食物樣品、發放被監管人員生活用品、檢查水電氣線路設備好壞和監所設施安全、維修監所設施設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平凡的堅守中,確保自己工作安全無事故,實現了監管民警最高的工作目標。



工作中的老張

在他負責後勤工作的11年里,長寧縣看守所沒有發生過人員食物中毒和監所設施設備引起的安全事故,多次被四川省公安廳、宜賓市公安局評為全省、全市優秀監管民警。

對工作幾乎「痴迷」

對於工作,老張幾乎是「痴迷」的,心裡想的、手上做的全是看守所的各種事務,把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排在工作之後。

2017年夏天的一個中午,大夥吃過午飯都回備勤室休息去了,老張一個人留在廚房儲物間清點貨物,抽查各類食品的保質期和質檢情況,突然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幸好外面廚房裡還有一名工作人員在收拾餐具沒有走,聽到儲物室的異樣響聲,才及時發現了老張,把已經不省人事的老張送到醫務室進行搶救。

在他醒過來後,所領導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想讓他回家休息兩天,可他卻笑著說,「革命戰士『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離戰場』,我這是老毛病『眩暈症』犯了,還算不上輕傷,不能離崗,並且還有2間監室的下水道已經堵了大半天了,我得去想法疏通呢!」這樣質樸的話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所領導、民警和醫務人員,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

其實,老張身上的「毛病」不止一二,有著多種病症,但一說起工作他就放不下。多年前,他因病做了膽囊切除手術,同事們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無膽英雄」。

用真情感化嫌疑人

涉嫌交通肇事的嫌疑人魏某某入所已經兩天,對食堂工作人員送進去的飯菜只是扒拉幾下,幾乎是顆粒未進。送飯的工人把情況向老張作了反映,老張及時趕到監室詢問原因,可魏某某隻是用雙手托著兩腮,膽怯地低著頭一言不發。這是一年前的一個場景。

老張找來管教民警了解情況,得知魏某某自入所以來就是這個樣子,常常雙手托腮,低頭不語,問話也不理踩。根據老張多年的監管經驗,魏某某不像那種故意對抗管教的人,肯定另有原因。

老張與管教民警商量後,分別找同監室人員談話了解魏某某入所以來的情況。同時,調取魏某某入所這兩天的監控錄像,觀察他在監內的一舉一動。終於,老張明白魏某某為什麼入所以來顆粒不進,原來是魏某某患有牙疾,不敢吃硬的、辛辣的東西,再加上其性格內向又剛入所的原故,他不願意把實情告知任何人。

看守所根據魏某某的病情,送他到專業牙科醫院就診。老張專門吩附廚房為魏某某準備清淡的、較軟的飯菜,並親自給魏某某送去。起初,魏某某還是不願吃任何東西,只是獨自在監室的角落裡流淚和嘆氣。老張每天乘著送飯的機會,陪魏某某有一句無一句地拉家常,給他做心理疏導。在老張一天天耐心開導下,魏某某終於開口與人交談。

看著魏某某一天天變得開朗起來,飲食起居恢復了正常,壓在老張心中多日的那塊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

「工作不分貴賤,崗位不分高低,干一行愛一行,工作一天,認真一天,不給退休後留下任何遺憾。」老張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refO20BJleJMoPMb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