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什麼是股票投資心理學?(1月7日)

2020-01-07     鬥牛投資者教育

專業,專注,專心!你們最可愛睿智的鬥牛財經小編上線了,鬥牛財經每天給您分享最好資訊,專注傳遞最有價值的投資信息,幫助更多投資家人。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行為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從一開始它就根植於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各種實踐領域對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心理學發展的根本動力,也為心理學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這從近代各種心理學的應用分支學科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可見一斑。比如,20世紀初期為滿足教育界對診斷和區分智力落後兒童的需要,在法國產生了智力測驗的最早量表—比奈一西蒙量表,在此基礎上後來發展起來了心理測量學,為適應近代教育制度的發展。

20世紀初在美國發展了教育心理學,隨著近代機器化大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用心理學的知識來理解、溝通、組織和激勵企業員工,於是產生了管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滿足銷售產品的需要產生了消費心理學和廣告心理學,特別是60年代以來,企業的營銷觀念從一開始的生產觀念,經歷了營銷觀念、傳統營銷觀念,發展到了大營銷觀念和最近的社會營銷觀念,這時消費心理學和廣告心理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並獲得了長遠發展。

人的行為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和意識的支配下(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進行的。人們的認識、情感、意志、性格、氣質、能力、興趣、愛好以及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現、價值觀甚至行為習慣等等都是制約人們如何行動的內在原因。認識這些因素是理解人的行為的重要一環。當然要認識人的本質,掌握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不能停留於此,不能單純地、封閉地、孤立地研究人和人的心理及行為、應該在實踐活動中,在生活過程中,從人與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中研究人、把握人。人不是抽象意義上的人,而是具體的、活生生的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人與現實環境之間互相作用。

因此人的心理和意識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在頭腦中的反映(能動的反映),即來源於客觀現實,受制於客觀現實。另一方面心理和意識對客觀現實又可以起反作用,即心理意識可以給自然界和社會打上自己的烙印—改造和創造客觀世界。人是實踐的動物,人的實踐和認識的發展總是遵循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的規律在發展、在提高、在進步。要提高實踐活動的效率,就要提高人的認識,提高人的心理活動的素質。每一實踐領域都離不開人,都有研究人的任務,在投資這樣的經濟活動中也是如此。

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證明,不同實踐領域中的人的心理活動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個性。不同實踐領域的不同特性對人的心理活動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樣。正是這種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各種分支學科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也構成了各學科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眾所周知,投資的領域範圍較大,投資的種類也多,但就主體參與的廣泛性及各種投資領域(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外匯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在國內的規模來看,股票市場首屈一指,研究股票投資心理具有典型意義。股票投資心理學是研究股票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科學。它是在投資學和心理學的結合部上產生的一門邊緣性學科。

心理學已經在教育、管理、體育、保健等領域發揮的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對此社會大眾並沒有否認。社會只是希望心理學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促進人民幸福,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心理學不應該辜負社會的期望,為此,應該加強應用研究。股票投資過程是指投資者在個人或他人一定的動機驅使下,投入一定量的資本在自認為適當的時候,來選擇、研究、分析、定位、購買、儲存和賣出股票。可見這個過程從投入資本開始以出售股票結束。

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的行為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投資者的心理活動主要包括認識、情緒、意志,投資者的個性傾向—需要、動機、態度、股民的風險意識、挫折和適應心理,股民的性格、心態、智力等等。這些心理因素都對投資的績效、投資的行為方式有重要作用。股票市場是個社會場所,股民之間的心理和行為必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股民心理活動還包括從眾心理和從眾行為、傳謠信謠心理,心理氣氛、人氣、多空搏殺心理、主力與散戶心理等等股市社會心理現象。

股票投資心理學還面臨著如何使投資學與心理學有機結合起來的問題。要研究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必然要涉及投資學的一般知識。

更多精彩盡在微信:「鬥牛投教」!關注不迷路,點贊加關注再走唄~愛你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nEwgW8BMH2_cNUg3e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