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調味品、下飯小菜,很多人將其譽為「養生小能手」,此物就是「大蒜」。關於大蒜,社會當中充斥著多種多樣的言論,有的說它可以殺菌,有的說它可以治胃癌,還有的說它可以壯陽;在這裡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吃大蒜是件好事,但吃大蒜並不存在「治病的功效」;理性吃大蒜,合理作為才有「實效」。
大蒜中富含大蒜素等硫化物,所以其自身有獨特的氣味,這樣獨特的味道可以在加工美食的過程中起到「獨特的掩蓋腥味」的作用,讓食物富有獨特的蒜香味道,增強食材的香氣,豐富食材的口感,誘人味蕾。
大蒜有獨特的味道,與菜肴共食可以增強機體的食慾,完善您整個的進餐過程,此乃好事。
一般來說,大家更喜歡吃生蒜,生蒜當中所含的大蒜素相對而言也是最多的,但其對身體的刺激性同樣也是最強的,過量攝入或者經常攝入無疑會刺激我們的胃腸。
因此,吃蒜可以,但不可「盲目進食」。對於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建議每次吃一小瓣蒜就可以了,單日攝入生蒜的量也不建議超過3瓣,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對於存在咽喉疾病、胃腸疾病等問題的特殊人群,少吃或不吃生蒜,避免對身體造成太強的刺激。
大蒜的種類不同,其中所含大蒜素的劑量也不同;合理選擇烹調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其中的大蒜素。
吃大蒜的「最佳方法」是「先將蒜搗碎,然後放置10分鐘左右再去食用」,儘可能讓其中的大蒜素揮發出來,供人體吸收。
大蒜,雖然身材不大,但是氣味挺沖;吃可以,但不能太隨意,注意食用量和食用方式;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靠譜進食任何一種食材,還原那份美好。
註:王思露原創科普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